2025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
《2025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5年巴彦淖尔市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4年工作回顾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带来的巨大政治关怀和宝贵发展机遇,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办好两件大事、落细落实“六个工程”、努力建设“五高五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力量持续积蓄。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
2、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和8%左右。重大项目投资完成456.7亿元,增长H.9%。预计引进区外到位资金260亿元、增长33%,实际使用外资3亿元、增长54.4%,各项经济指标持续上扬。“六个工程”成果丰硕。政策落地工程收获满满,争取各类资金287.6亿元,策划开工重大项目100个。超额完成风光治沙工程年度任务,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390.6万亩、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81%。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和21个城镇供热温暖工程项目全面完工。19.45万户经营主体全部建立信用档案,12项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指标
3、全区名列前茅。实施科技“突围”攻关项目IO项,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0.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培育新品种21个,华蒙肉羊和玉米水肥协同减膜增效技术及装备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积极融入自贸区创建,全国首创AGV无人驾驶运输通道全线贯通,口岸过货量突破4000万吨、占全区1/3;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40亿元、占全区近1/4,稳居全区第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粮食产量达到58.7亿斤,小麦、玉米、向日葵、马铃薯刷新全区单产纪录,肉奶产量分别增长7.6%、16.4%。建设高标准农田136.5万亩,治理盐碱地12.2万亩,承办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典型经验做法向全国展示推广
4、。“天赋河套”品牌带动力持续彰显,600余种优质农产品借助京蒙协作平台“出塞进京”,价值70亿元的农产品远销海外。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户,联邦制药氨节西林、西部铜材电解铜、晶澳光伏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巴彦油田原油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国内首条可掺氢包临高压长输管道竣工投用。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1033.8万千瓦,苏计沙地光伏治沙基地加快建设,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初具规模。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冶金化工、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4%、23%、12%、6%o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两新”政策显效发力,完成设备更新7.9亿元,以旧换新拉动消费11.9亿元。“渡阴山”入选全国
5、十大自驾旅游线路,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6.6%和91.9%,增速居全区首位。深化改革成效明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领域126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123项高频事项办理流程精简优化,便民服务“一码通”上线推广,22个“一件事”办理效率提高67%,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97%。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3.4亿元,新设市场主体3.4万户。深化国企改革“突围”行动,优化重组5家市属国企,通过自己干、合伙干、入股干,业务拓展至13个省区,预计营业总收入达到44.1亿元、增长61.5%,利润总额实现2.66亿元、增长4倍,2000万元经营性收入用于支持公益事业和民生保障。五原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
6、用地入市案例成为全国典型。杭锦后旗“河套灌区创新盐碱地改良利用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案例。绿色家底日益厚实。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走深走实,6个全国示范林场加快建设,“磴口模式”治沙群体荣获自治区“北疆楷模”称号,承办全国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专题座谈会。乌梁素海湖区水质保持整体V类局部IV类,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入选国家第二批山水工程典型案例。“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主体完工,新建水肥一体化IOl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46亿立方米,承办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现场会。探索“3个模式、10种办法”破解草原过牧问题,全市草
7、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环境空气质量连续7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化肥、农药亩均用量持续下降。民生保障更加有力。70%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30项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利用衔接资金4.55亿元实施产业化项目226个,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发放救助补助资金6.83亿元,惠及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20万人次。获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入选国家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24670套保交楼全部交付,改造老旧小区98个。高铁巴彦淖尔站建成投运,G0616甘其毛都至海流图段、横贯河套腹地的海望路全线通车,新建农村牧区公路611公里,公路投资居全区首位。巴彦淖尔职业
8、技术学院获批筹建,建成中小学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4020个,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落成开诊,13家医院与阜外、安贞等30余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好大一棵树、乌梁素海等原创作品接连亮相,摄影书画展、非遗岩刻展、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异彩纷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1个集体和2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乌拉特中旗“金石交”民族团结创业模式被国家民委作为典型宣传推广,”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浸润人心,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国防动员、预备役建设、双拥共建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形势总体平稳,宗教和
9、顺、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持续加强理论武装,贯通开展政府系统党纪学习教育、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改错、改机制、改布局、改作风,深化拓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五大行动”成效,有效纠治“三多三少三慢”、“慢粗虚”等问题,如期完成各类督察检查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八五”普法深入实施,“五经普”取得阶段性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过紧日子,市本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压减2.9亿元,综合压减率5%。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42件、政协委员提案205件。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
10、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组织都有新气象,统计调查、外事侨务、地震气象、贸促供销等事业都有新进步。各位代表,困难中的成绩来之不易,压力下的收获弥足珍贵。一年来,我们争取到国家试点项目28个、举办国家级会议13场、获得国家级荣誉142项,极大地提振了干部群众推动发展的信心和干劲。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巴彦淖尔发展的同志
11、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奋进之路无坦途,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优质不优价,工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发展的质量、结构、效益还需优化提升。二是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项目少,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三是过境资源落地加工、转化增值不够,”酒肉穿肠过”的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人口和消费外流的趋势仍较为明显。五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还需改善。六是政府系统一些干部精算意识不够,争先创优劲头不足,运用市场化手段、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
12、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差距,尽心竭力改进政府工作。二、2025年重点工作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强大政治引领,努力在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深化“六个工程”、推进“六个行动”、建设“五高五区”上取得更大进步,全力服务自治区闯新路进中游,奋力谱写巴彦淖尔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
13、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些目标是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在高基数基础上的高增长,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苦干实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奋楫争先、晋位升级。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坚持投资消费双向发力,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培育更多发展新动能。落实重大项目谋划行动。用足用好国务院意见及配套文件,聚焦“两重”、“两新”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着眼补短板、增后劲,加强前瞻性研究,谋划一批牵引性重大项
14、目,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着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早落实、快见效。落实领导包联、专班推进、集中审批工作机制,抓实项目前期,统筹做好要素资源配置,力争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10亿元以上,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十五五”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等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和硕、河套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华恒氨基酸、金猫炭黑等延链补链项目。开通包银高铁,让巴彦淖尔人民迈入“高铁时代”。实施临哈铁路扩能改造、G0616乌拉山至海流图段等项目,完成交通投资50亿元以上。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效。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引进区外到位资金增长
15、10%以上。发挥链长统筹和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现有企业延长产业链、追加投资,实现“老树发新芽”。“无中生有”招引项目,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矿产资源等要素,想方设法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链配套项目引进来,实现“新枝开新花”。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围落实“两新”政策,开展多领域惠民促消费活动,促进健康、家政、托育等服务消费,提振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启动运营摩尔城,提升黄河湾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品质,扩大“陕坝味道”、“乌拉特”、“乌盖蒙餐”等餐饮品牌影响力,切实让消费市场活跃起来、红火起来。大力发展
16、银发经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增加护老、适老、助老服务供给,打造银发消费特色品牌。(二)坚持科教人才互促共融,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兴科技、育人才、办教育,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国家农高区为牵引,实施生物育种、新材料等领域科技“突围”项目,新建博士工作站10家、科技小院10家,让更多科研成果在农高区发源、技术在田间地头集成、产品在工厂车间转化、高新企业在园区集聚,推动农高区产值突破200亿元。支持河套学院在高效农业、节水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设立国家绒毛质量检测中心巴彦淖尔实验室。抓好商标品牌战略工程,力争有效发明专利
17、达到300件以上、注册商标突破3万件。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激励保障机制,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加强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培育创新人才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挖掘用好本土能工巧匠,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引导在外英才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献计出力,汇聚各方力量助力家乡发展。实施“技能强企”、“河套工匠”培养计划,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让更多“千里马”在巴彦淖尔竞相驰骋、创新创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加强学风建设,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
18、让更多孩子通过努力超越自我迈向更加理想的大学。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书香校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加强体育锻炼,让孩子们长的壮壮的、练的棒棒的,少一些“小眼镜”、“小胖墩”。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提升教师培训质效,招聘教师500人以上,锻造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设立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巴彦淖尔市中学,建成临河五中分校、明珠路幼儿园,新增学位1770个。建设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院,支持河套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医本科类专业。(三)坚持扬优势补短板并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两个基地、四个集群”,抓企业、强产业、建集群,推动新
19、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努力把经济体量做大、家底攒足。以工业化、商业化思维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小麦扩量提质,建成单产提升示范区180万亩、吨粮田31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治理盐碱化耕地30.2万亩。加强“菜篮子”稳产保供,新改扩建设施农业2.8万亩以上、农业示范园区103个、智慧化牧场38个,全市肉类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牛奶产量达到140万吨,让“中国碗”盛放更多“河套粮”。扎实推进种业振兴,抓好巴麦13号、二狼山白绒山羊、河套大耳猪等优势特色品种保护利用。筹建内蒙古小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 巴彦淖尔 市政府 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6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