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79.docx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7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79.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79(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二、给定资料1 .最近几年,山东省齐河县菜庄村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全村一共400多户,2003年村里还有一半多农民在种田,现在只有100多户种了。菜庄村农民老刘说:“不是嫌弃种地,主要是种地收益太低。一年下来,一亩地满打满算能净赚千把块钱,这还是好年景,要是稍微出点岔子,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老刘算账说,种一亩小麦的平均农资成本是500元至600元,收入大约1100元。种一亩玉米的平均农资成本是500元至600元,收入大约1300元。这两季加起来,纯收入也就是1200元至1400元。“如果把人工成本计算进去
2、,就挣不了多少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近三分之一年龄已超过50岁,其所占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44个百分点。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在农村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男多女少”,妇女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懂得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农民不足三分之统计显示,2012年年底,全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已超过2.63亿人。他们当中40岁以下的占60%,平均年龄37岁。这些人从乡村流向城市后,传统村落开始萎缩,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将来,在农村“谁来种地”已成为绕
3、不过的紧迫问题。2 .近年来,我国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逐年下降,农业在相当多的农户那里已经只是收入增长中的“副业”,“怎么种地”的问题已难以回避,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呼之欲出。农业部数据显示,北方一年两熟地区户均耕种50亩至60亩,南方一年一熟地区户均耕种100亩至120亩,就有规模效益。然而,我国人多地少,绝大多数农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规模细小且高度分散,生产效率不高,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为了增加收入,多数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陈主任指出,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7917元的纯收入中,来自耕地经营的比重仅占2
4、6.6%。种地,对于相当多数的农户而言,正在变成“鸡肋”。粮食安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保住18亿亩耕地,最重要的是“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最基本的是“保证有人种这18亿亩地”。不可否认,造成当前“农民荒”的背后有着诸多原因。比如,种田收益率低,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滞后,文化生活匮乏,等等。但在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虽然如今很多农民子弟都摘下了“文盲”的帽子,很多人却又戴上了“农盲”的标识,农村缺乏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对此,我国有三农问题专家曾不无担忧地说,新型农
5、民搞农业的少了,这是一个大问题,不仅会影响粮食安全,也会加速农村社会的凋敝。农民的职业是什么?就是种地。未来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靠专门的职业民去种地。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的经典定义,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而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是,新型职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还是投资者、经营者、决策者,同时也是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承担者。”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Z说,要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让更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扎根农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
6、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要想引导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成为职业农民,还要为其创造优惠的发展环境,要通过增加种粮补贴、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完善社会管理和农村金融体系,确保他们的收入要高于外出打工,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留在农村发展。”Z说。3. “目前有11名出资人,是合作社股东,也是管理层。”据春华合作社发起人欧春华介绍,社里还有20名技术管理人员、25名固定工人,农忙时还会聘用临时工人。为调动各方积极性,春华合作社向企业化管理方向转变,实行绩效激励。“拿管理人员来说,一般由四十岁以上的村民组组长担任,合作社8400多亩农田由他们
7、分别划片管理,负责从年头到年尾的生产、播种、除草等田间管理,除了每亩有48元基本工资外,亩产小麦900斤以上、亩产水稻600斤以上,超出部分便可以拿绩效工资。”欧春华说,工人工资按照耕种面积和农活轻重计算,像施肥、收割等较为繁重的农活日工资在130元150元,播种、喷除草剂等较清闲的农活日工资在60元80元。一年算下来,大约有180天以上在田间地头劳作,收入也能有万把块钱。“在生产用工方面,根据地势、水源条件,设定生产效率标准,用工效率低下的,每亩盈利部分合作社拿走一半,用工效率高的,奖励每亩收益的5%。”合作社财务总监、主任管理员高宝山介绍绩效工资管理运行流程时说。农业商品化过程必然会采取企
8、业化方式来经营管理。现代农业发展,亟需大批职业农民。“未来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靠专门的职业农民去种地。”X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将来需要的是把务农作为职业的农民,就像医生以看病、教师以教书为职业一样。运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采用钢架大棚种植,推广标准化技术。如今,东厦镇佳洲岛果蔬基地已然是现代农业园区。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云霄县东厦镇实施土地整理工程,通过农业信贷、购买补助等途径扶持发展大棚等设施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机具。同时,引进绿州等“农字号”企业和现代农业技术,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东州公司在东厦镇租地近3000亩,建专属蔬菜基地;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在东厦镇建起1000
9、多亩果蔬基地;绿州公司在佳洲岛租地1800多亩,2000名农民被聘为农业工人。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的合作,东厦农业种植模式已完成转变。此前,东厦农民一年两季稻一季蔬菜,产值低且抵御风险能力弱;如今,“稻稻菜”转为“稻菜菜”,不仅产量大,而且通过企业引进的品种适销对路,种多少就能卖多少。现在,东厦蔬菜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打开了,农民的腰包自然越来越鼓。在讨论家庭农场经营土地规模时,上海松江区农委表示,农场经营的土地规模,既要让一户家庭能够耕种得过来,也要保证他们以此规模能获得比较体面的收入。在家庭农场创立之初,松江区一位官员表示,“家庭农场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收入得比他们打工的收入高一倍,
10、否则没人干”。据了解,上海松江区农村的耕作水平较高,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按照户均23个劳动力,并在农忙时雇一个工的情况下。单个家庭最多可以耕种300亩土地。另一方面,从土地经营收入方面考虑,上海农民夫妻一年的务工收入4万5万元,要使家庭农场获得体面的收入,家庭农场的人均收入要达到8万10万元的话,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就要在80亩以上。基于以上考虑,松江区确定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在80亩150亩之间。松江区农委表示,“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只能靠专业化、规模化才能效益最大化,所以我们要发展家庭农场”。4.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度出现了“职业农民”的字眼,进入2013年,“家庭农场”又成为中
11、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词。追溯起来,张小弟可能是最早的家庭农场主之一。1997年,他所在的范家村全部农田都种了涵养林,于是张小弟在邻村承包了160亩农田,开始规模化种植。时值上世纪90年代末,毗邻上海大都会的农村,首当其冲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冲击,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都离开土地,到工厂打工。登记在他们名下的土地,或者弃耕,或者流转,到1999年,松江区大量农田无人耕种,为村集体所掌握。本地愿意种田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随着老一代农民因高龄失去劳动能力,更多的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承包租金便宜得“几乎白给”。黄浦江畔土地肥沃,租金低廉,吸引了大批张小弟这样的种田人。目前,张小弟拥有三台拖拉机和两台收割机,耕种
12、自家农田之余,也为周边区域的家庭农场提供农机服务。2012年,张小弟种的水稻平均亩产1250斤,每亩纯收入700元800元。同时他的农机共为其他800亩耕地提供了服务,每亩农田收入40元50元。两项收入相加,夫妻二人年纯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劳累一年,一亩地收入不过2000元,扣去成本,所剩元几。”回忆起过去的传统耕种,云霄县东厦镇洲渡村的村民方木明十分感慨。“现在,一年收入2万元以上。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没想到种地还能赚这么多钱。”比较土地流转前后的日子,老方感到很幸福。和该镇许多农民一样,老方的幸福,源自土地流转。原先,老方两口子守着两亩多地。前些年,听说云霄东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要建蔬
13、菜基地,老方就把土地转租给东州。除了租金收入,老两口还在基地打工。如今,老方已是基地技术负责人,月收入2000多元;老伴一年打工300多天,一天收入40元。4月,春满大地,油菜花开。2013年4月10日,在滁州市全椒县襄河镇,老欧站在田头,远眺着由他负责的七八百亩良田。“我平时主要负责田间管理,安排生产运作,农忙时添加人手等活儿。”老欧加入全椒县春华集约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有三年,是11名出资人之一,日常收入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一年下来有两三万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种地还能赚这么多钱。“我手下还有两名长期固定工人,他们每人每年都能拿到一两万元。”他说。“合作社固定人员现在都办理了
14、养老、医疗、工伤意外等保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年过六旬的邱塘村东庄、西庄村民组水电工老张笑呵呵地说,他做水电工多年,工作热情不输于年轻小伙。挣着工资,领着社保,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就成了“上班族”,这是合作社农民“职业化”的写照。5. “现代农业科技对提高产量贡献不小。”全椒县农委农经科王科长说,像春华合作社,有大中型拖拉机10台,烘干设备2套,电动抽水机15台等生产设备,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小麦亩产可以达到800斤,水稻亩产能达到1200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点中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个难题的要害。”社科院有关专家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懂得如何增加土地的资本投入,还会应用新技术成
15、果,提高土地利用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效益,这应当是将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努力方向。“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经营模式,让乡亲们钱袋子鼓了起来。但在农民转型路上,仅靠合作社、企业单打独斗尚显单薄。水涨船高的土地租金让欧春华觉得吃不消,去年每亩320元,今年就涨到了480元,上升50%。”还有一些外来资本出高价租地,不搞精耕细作,而是粗放耕作,没几年卷铺盖走人时,农田已变得草害丛生,抗药性强,被破坏了”。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系统谋划、政策跟进。在国外,对于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一般政府都会从经费投入和政策方面倾斜,确保职业农民教育的优先发展。经费来源普遍以政
16、府资金投入为主渠道,保证农民教育培训需求。也会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职业农民教育,不仅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有政府对职业农民教育的“埋单机制”。法国实现农民按需培训,农民可以自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不仅免费还发给补贴,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美国农民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德国农民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也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6. 今年62岁的老梁。在中山一直有名气,因为他种了20多年的水稻,多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他喜欢种地,自己改装机器,自得其乐。虽然年届六旬,依然精力充沛。不过,这位昔日的种粮大户,如今却不能再如往常一样笑得那么灿烂,“这很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季春稻。”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国家公务员 申论 模拟 试卷 979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8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