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公务员云南省申论模拟119.docx
《2019年国家公务员云南省申论模拟1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国家公务员云南省申论模拟119.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9年国家公务员云南省申论模拟119(总分:0.98,做题时间:150分钟)申论1.给定资料1 .“教育”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2014年,我国继续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
2、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o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3、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2 .截至2015年6月22日,共Ill所“211”高校公布了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在对待高考加分的态度上,这些高校呈现出3类态度。据统计,共30所高校完全承认各地高考加分政策,57所高校至少在投档阶段承认高考加
4、分,28所高校在专业录取方面未作表态,另外一些大学则态度暖昧。每年的高考加分政策特别引人瞩目,每一次的改革呼吁都是一种诉求和进步。加分政策在起始阶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鼓励和引导作用。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走偏,引发了“加分腐败”与“加分教育”的负面影响。基于素质教育考虑,一些特长生和社会性项目加分确实很有必要。如果能够公平进行,此政策无可厚非。然而,操作过程中的漏洞和软肋却使得一些腐败现象频现。无论是全国性的加分项目还是地方性的加分项目,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加分教育的考试经济,加分腐败的利益链条,加剧了高考招录的不公平现象。2014年12月,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颁发。这份由
5、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出台的文件是高考加分瘦身的风向标。可以说,高考加分瘦身是大势所趋。目前,一些省加分瘦身有了具体行动,一些省仍有保留,出于一些历史因素或具体实情,暂且逐步瘦身可以理解,但应该有时间表,采取暖昧态度对待,每年涛声依旧就不应当了。2015年的调研发现,各省市加分人数占比差距较大,占比最多的省份,其考生获得加分几率是最小的110倍;加分人数集中在少数省市,尤其是重庆、河北;四成地方性加分项目为社会管理的手段,地方性加分项目清理空间较大;名列排行榜前五名的省市应当引起社会关注,只有这5个省市的加分人数占比超过10%,5个省市报名人数占总报名人数
6、的20.7%,但加分人数却占了总加分人数的70.4%3 .2015年6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O万人,累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亿多人次。”张德江委员长用“可喜成绩”,形容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情况。“职业教育为国家和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张德江在报告中还晒出了这样一份成
7、绩单,“19年来,职业院校共培养超过L3亿名毕业生,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特别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技术技能人才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但是,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职业教育仍然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张德江指出,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些问题助长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张德江还指出,当前存在唯学历倾向,一些职业教育机构追求学历“升格”,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不利于就业结构优化和缓解生
8、产一线紧缺技能型劳动者的矛盾。有些地方不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布局职业教育,依然是按行政区划来设置和管理。一些职业院校对产业发展、市场人才需求研究不够,盲目扩大规模、盲目招生,造成不良后果。“近年来政府和有关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张德江在报告中指出,“国家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一些地方反映,目前仍缺乏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一些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能力有限,仅能维持正常运转,无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达不到国家办学基本标准。”张德江还说道,特别是县级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有些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落后水平,缺乏专业教师,没有配套的实训设备,学生参加
9、实训锻炼、顶岗实习的机会很少。此外,执法检查组发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职业学校的校舍面积、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等基础条件亟需改善;一些新建职业院校负债较重。“教师队伍建设仍是当前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张德江明确指出,当前,编制不足、有编不补,职业院校生师比在各类教育中是最高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多,专业技术课教师紧缺,“双师型”教师尤为不足,仅占职业教育教师总数的25.2%。“教师来源单一,新人职教师大多是学历高、技能低的高校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张德江建议,加强统筹规划,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
10、化结构和布局,及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县级可以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但不必县县都办职业学校,集中力量在一些中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地区办好职业教育,增强其辐射和带动效应。”4 .2015年高考、中考成绩陆续公布,旌阳教育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德阳中学文、理科重本上线427人,文、理科本科上线1165人,龚嘉然同学以672分夺得德阳市理科第一名;辖区中考A级学生2093人,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真幸福啊,一个农村小学的硬件水平超越了不少城市学校,在全国也堪称一流。”近日,日本九州大学艺术工学府建筑博士范懿慕名来到孝泉民族小学,观摩这个获
11、得美国建筑实录杂志最佳公共建筑奖和“四川省优质工程”的建筑时对学习的环境赞叹不已。不只是孝泉民族小学,走进同样位于农村的孝泉中学、黄许镇中、天元烛光小学等学校,一样会让人惊叹。在旌阳区,让每个孩子沐浴教育公平的阳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从2014年起,为改变以往幼儿园报名的前一天家长就通宵达旦地排队“抢学位”的局面,旌阳区区属幼儿园探索实行网上预约报名,“像预订火车票一样的操作,坐在家里,鼠标一点,选择心仪的幼儿园,以最快的速度注册,轻松就搞定了。”说起报名的变化家住市区米市坝的张女士有些兴奋。为切实推进教育公平,旌阳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家长代表召开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案听证会,广泛听
12、取意见并达成共识:适时调整“学区”,将优质高中入学指标按规定分配到农村初中,让每个乡里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严格执行“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学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区有4121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均享受到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区委、区政府对老百姓的庄重承诺。旌阳区全面落实教育助学民生工程,教育助学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新生入学的全覆盖。深入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三年来,补助资金累计达1.03亿元,惠及25.17万人次。为了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有质量、公平的教育,旌阳区为平坝乡镇、平坝村小、丘陵乡镇和丘陵村小教师按月发放15
13、0至250元不等的定额生活补助,近年来累计发放补助1684.215万元;2015年旌阳区安排资金46万元,用于“区管校用”城乡轮岗交流教师的考核和奖励;城市到农村任教教师还享受每天10元至20元不等的交通补贴;旌阳区先后投入1030.9万元,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10843.27平方米,212个农村教师家庭住进新房。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高校办学条件和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大众化进程稳步推进。“数据表明,我国现在已经是
14、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说。但与此同时,从整体质量、水平和贡献来看,我国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高校的治理结构和能力现状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存在差距。因此,张大良认为,应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分析差距原因,不断破解难题,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特别是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和高校发展方式,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当前应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国家公务员 云南省 申论 模拟 119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