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战略决战.docx
《第19课 战略决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战略决战.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9课战略决战1 .三大战役从地理方位来看,从北到南依次是(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A.B.c.D.2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D军队主力展开战略决战是从哪个战役开始的(A)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提示:辽沈战役发起的时间是1948年9月;淮海战役发起的时间是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发起的时间是1948年11月;渡江战役发起的时间是1949年4月。3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C)A.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B.人民群众用小车参加淮海战役C.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D.人民群众就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首要条件4 .下列哪一
2、座城市是在解放战争中和平解放的(B)A.沈阳B.北平c.天津D.大连提示:由于ZG共产D的争取,北平国民D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5 .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解放的最大城市是(C)A.济南B.郑州C.徐州D.开封提示: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所以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解放的最大城市是徐州。6 .下列事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A)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A.B.C.D,提示: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是在1948年9月;发动淮海战役是在1948年11月初;发动平津战役是在1948年11月底;发动渡江战役是在1949年4月。7 .
3、国民D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A)A.三大战役以后B.渡江战役后C.南京解放以后D.全国大陆解放后提示: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D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D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8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头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值得”指的是ZG人民解放军(C)A.粉碎了国民D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9 .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锦州的解放纪念碑时,都不禁会想到194
4、8年使锦州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八)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提示:锦州战役是辽沈战役的一部分。10 .辽沈战役首先攻占的城市是(D)A.沈阳B.长春C.四平D.锦州11 .你知道著名的三大战役为什么突破点首选在东北战场吗?答:解放军兵力上具有优势;东北敌军孤立分散;东北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歼灭东北敌军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和华东的作战。12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这句充满信心的预言是谁说的?结合下表说说“能够打败他”的理由。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民工543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只筹粮9.6亿斤挑子2
5、0.6万副答:毛泽东。解放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1)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2)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3)人民群众大力支前,这就能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13 .阅读下列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中歌颂了什么战役?答:毛泽东。1949年4月,ZG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2)诗中的“大江”指哪条江?“百万雄师过大江”发生在何时?结果如何?答:诗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9课 战略决战 19 战略 决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