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知识.docx
《国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知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防知识国防知识,即国防建设所必须的国防、军事知识。学习现代国防知识,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增强广大民兵的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投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我国的国土及国土防卫我们伟大祖国位于地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邻国众多的国家。一、我国的陆地国土与边防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状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全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我国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东西相距约5200公里。南起南沙
2、群岛的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处,南北长达5500公里。我国和周边邻国有漫长的边界线,陆地边界线全长2万多公里,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5个。二、我国的海洋国土与海防我国的大陆海岸线绵垣南北,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仓河,长达1.8万多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毗邻的海域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组成,有众多的主权属于ZG的岛屿分布在这个区域之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有5000多个。(一)我国的领海主权。我国ZF1958年9月4日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和1992年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毗邻区法对我国
3、领海制度作了以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ZG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彭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对领海的主权包括领海的水域、上空、底床及底土。3、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航船,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ZF许可,不得进入ZG领海和领海上空;一切外国非军用航船,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领海上空。任何外国船舶在ZG领海航行,必须遵守ZG有关法令,对违法者,ZGZF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二)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防观念。主要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坚决维护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
4、。二是捍卫所属岛屿。岛屿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地处海防最前哨,军事价值极其重要。三是珍惜领海资源。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基地,涉及国家的渔业和能源利益。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海水养殖产量、大陆架石油储量、天然气储量都十分丰富,这些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四是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海洋是交通运输通道,涉及国家的航海和贸易,解决国内南北运输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五是保卫祖国神圣领海不受侵犯。三、我国的领空(一)我国的领空主权。领空是指一国的陆地、领海上空。任何主权国家都有权制定使用飞机和其他航空器的规定,有权禁止或根据条约原则允许外国航空器在本国飞行,有权防御和采取保卫国家领空的各种措
5、施。我国领空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受我国主权管辖,除条约规定者外,外国不得侵犯。我国一向坚决维护国际法公认的规定行使领空主权,反对外国飞机非法越境。(二)树立新的国防观念。防空是指对来自空中或外层空间的飞行器进行斗争的措施和行动,包括建立各种防空体系,进行反空中侦察、反空袭作战,实施对空隐蔽、伪装、防护和消除空袭后果等。未来空袭作战趋势和反空袭作战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空袭兵器种类多、性能好、突击手段多样化、综合化。二是航空兵器威力大、精度高,增大了杀伤破坏性。三是红外线、激光夜视设备运用于战场,使空袭兵器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一般不受气象条件限制。四是航空兵器广泛彩用隐身技术,使空中威
6、胁隐蔽性和突然性增强。五是空袭兵器速度快,受空袭威胁的范围扩大。面对新的挑战,我国制定了高科技规划,形成国土防空、要地防空、野战防空、地域防空相结合,“高、中、低”和“远、近”程相结合的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的防空火力网,以保卫祖国领空,保卫我国SHZY现代化建设不受外来侵略。(三)加强人民防空工作。人民防空又称国民防空、地方防空等,简称人防和民防。它的任务是根据现代战争特点,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与敌人的空中袭击作斗争,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避免或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潜力。为加强对人防工作的领导,各级都设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人民防空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贯彻和监督执行国家关于人民防
7、空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定人防建设规划和有关规定;2、组织实施人防工程、通信、警报的建设与管理;3、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预案;4、组织、训练防空专监队伍;5、训练人防干部和技术人员,组织人防科学研究。6、对公民进行防空教育;7、管理人防经费物资;8、战时组织指挥人民群众进行防空袭斗争,消除空袭后果和配合城市防空、要地防空作战,并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第二节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ZF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发展趋势,结合我国SHZY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把长期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
8、导思想,转变到本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轨道上来。一、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适应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需要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使国家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是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世界战略格局、战争与和平的发展太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程度,是确定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最重要依据。依据“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指导思想,Dzy、Zy军委果断作出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顺应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的要求。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深代改革、扩大开放和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ZG要集中精力搞建设,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大局,一切建设都要服从这个大
9、局。国防建设自然也不例外,这是因为:(一)服从大局是坚持我军宗旨的需要。(二)服从大局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国防建设的进程和国防实力的增强,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搞好国防建设。服从大局是国防建设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大仗暂时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下,节省部分开支集中用于经济建设,将来经济上去了,就可以拿出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国防建设就有了更大的后劲。三、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是我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战争一时打不起来的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立足于和平时期建设现代化国防,
10、既符合我国SHZY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可以使我们着眼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搞好国防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战争的客观要求与我国国防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矛盾,尽快缩短我国武装力量同先进国家的差距,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提高我国国防建设水平。第三节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国防领导体制是D和国家领导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的组织体系,包括D和国家最高军事决策和领导机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武装力量指挥机构等。我国现行的国防领导体制是在ZG共产D领导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元首、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履行的,它对国防问题的法规、政
11、策、指示、命令,SH所有组织及全体成员都必须服从,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一、我国国防领导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Zy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Zy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Zy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有权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二、我国国防领导的最高行政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gwy,即Zy人民ZF,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gwy负责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通常gwy对国防建设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是通过国防部实现的。国防部是Zy人民ZF的军事部门,负责掌管国防事务。三、我
12、国国防领导的最高军事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Zy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Zy军事委员会是ZG共产D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简称Zy军委。Zy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在Zy军委的组成上,D的Zy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国家Zy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完全一致,即相同的人员,不同的两个机构、两块牌子。Zy军委从D内来说,是DZy的一个部门,从国家政权角度看,是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Zy军委的办事机构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四、我国的国防后备力量领导体制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Dzy、gwy、Zy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地方D委、人民Z
13、F和军事系统的双重领导体制。这一双重领导制度是加强我国国防后备建设的根本保证。(一)D和ZF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民兵和预备役人员既是民,又是兵,其平时的组织管理、军政训练、战备执勤,战时的动员、参战支前等,都要在地方D委、ZF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加强地方D委、ZF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是在坚持D和国家对武装力量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下,通过以下制度实现的:1、设立人民武装部。为了加强地方D委、ZF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在县以上ZF设立人民武装部(或军事部)。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为本地区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是同级地方D委的军事部,兼同级人民ZF的兵役机关。乡(镇)人民武装部既是同级地方
14、D委的军事部,又是乡(镇)ZF的兵役机构。这样就从体制上保证了地方D委、ZF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2、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和国防动员委员会。为了使人民武装担负起维护地方秩序及兵役动员的任务,加强D对人民武装建设的领导,并取得各级人民ZF、人民团体对人民武装工作的有力协助,在各级D委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各级地方人民武装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Zy军事委员会对人民武装工作建设的方针、指示,结合当地情况,拟定实施落实计划,并组织协调和领导各方面,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解决民兵预备役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各个时期人民武装建设任务的完成。为了加强对国家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
15、,Dzy、gwyZy军委设立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是主管全国国防动员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3、实行领导干部兼任制度。领导干部兼任制度是指地方D委书记兼任同级军事机构领导职务。省军区、军分区和各级人民武装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地方D委的制度。4、建立“议军”制度。“议军”制度是地方各级D委和ZF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本地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制度,一般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实施。在通常情况下,省、地、县(市、区)D委和ZF,每年召开一两次,着重研究解决有关军事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做出决议。(二)军事系统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军事系统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体现在领导体制和实际工作两个方面。为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防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