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碳达峰工作方案.docx
《新时代碳达峰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碳达峰工作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碳达峰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有序做好我区碳达峰工作,根据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对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关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2、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奋力开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确保全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严格控制煤炭消费,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初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2.3%以上,完成市下
3、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任务,为全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初步建立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全区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到2030年,完成市下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三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一)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以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新型都市工业体系,推动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有序实现碳达峰。1 .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
4、业,构建新型都市工业体系。推动节能降碳改造升级,鼓励先进成熟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应用,退出落后或低效等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实施技术装备迭代升级改造。全面落实“工赋泉城”行动,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调整优化工业用能结构,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等节能技术,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重点用能设备电能替代,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全生命周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国网供电公司历下
5、供电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推进石化行业节能低碳改造。大力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合理控制新增炼油生产能力,持续推进“减油增化”,加快向高端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推动用能电气化改造,有序推进蒸汽驱动透平向电力驱动转变。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蒸汽、余热余压等高效利用,推动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实现石化企业资源、能源与社会共享,实现区域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和改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对石化等重点领域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实施重点行业常态化监管和预警机制
6、,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减量替代要求,严格履行窗口指导、提级审批。加快存量项目提升改造,实施主要产品能效对标,有节能潜力的尽快改造提升,加快提档升级步伐。(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清洁能源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1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东新热电有限公司1.5万千瓦煤电机组退出。禁止新增煤电项目,不再新建自备燃煤机组。积极探索炼化行业余热资源利用,利用章丘余
7、热长输管网、外热入济余热,打造“一网多源、余热优先”的新型供热系统。加快全区天然气的发展利用,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先保障民生用气,拓展天然气在热电等行业的替代应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 .大力发展太阳能。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重点推进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建设,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积极推动建筑与光伏系统一体化(BIPV)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太阳能热利用的普及应用,鼓励发展太阳能耦合多种热源在建筑供暖、生活热水中的应用。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万千瓦。(区政府
8、办公室、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国网供电公司历下供电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网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增强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能力。因地制宜推广“虚拟电厂”模式,调动区域负荷侧调节响应能力,提高用户参与调峰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储能项目,支持共享储能设施建设运营,提高新型储能调峰能力。坚持储能优先,实现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全区新增公共(含专用)充电站10个,充电设施300个。(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
9、、区自然资源局、国网供电公司历下供电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行动。全面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提升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1 .推动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集约高效拓展空间,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更新改造,加快推进“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将低碳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输等城市建设全过程,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应用,积极推行绿色建造。稳步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建材,促进建材循环利用。增强城市气候韧性,深化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积极创建
10、绿色社区、近零碳社区。(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区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区市政工程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快提升建筑和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全面落实新建建筑、基础设施等节能标准,稳步提升节能降碳水平。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积极发展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大力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提升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83%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负责)3
11、 .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新建城市居住建筑及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全面安装使用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在城区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建筑推广应用蓄冷蓄热、虚拟电网等技术,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光热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以商业楼宇集聚区为重点,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站供热供冷一体化建设,促进电力负荷移峰填谷,不断提高工业余热供暖规模,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系统。逐步建立以电力为主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推广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及高效节能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等,实施建筑供暖、空调、电梯、照明等系统能效提升改造。以社区、公共机构及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大力推进太阳能路灯建设。到
12、2025年,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公共机构、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到2030年,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商务局、区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国网供电公司历下供电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4 .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绿化、山体公园等生态项目建设,开展山体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提升生态功能和碳汇能力。构建城市“绿肺,大力推广植被防护,在道路、河道沿线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到202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以上,山体公园达到15座。(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务局、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
13、责)(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1 .推动产业园区绿色循环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园区综合能源试点建设,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鼓励应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模式,全面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供水与排水、污水收集与处理、再生水回用系统。(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水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严格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利用处置,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
14、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多个环节减量化、资源化。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区城市管理局、区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历下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3 .健全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废旧资源回收网络建设,探索生产、回收与处置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鼓励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升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业化水平,鼓励企业实行规模化运营。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鼓励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碳达峰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