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docx
《县委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县委书记在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各位委员、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是我们推动昌黎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在座的各位委员、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宏伟蓝图已绘就,扬帆起航正当时。我们一定要永葆干事创业的激情、奋发有为的状态,牢固树立“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的导向,工作向末端聚焦、责任向末端延伸、压力向末端传导,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下面,我就如何抓好末端落实,讲三点意见。一、认清末端落实缺位的危害后果,树牢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末”在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是一个
2、指事字,是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加一横的指事符号。其中“木”是树,横为梢。可见,“末”从一开始就相对于“本”而言的。我们所说的抓落实的“末端”,就是指上级决策变为实践的最后环节。而末端落实的好坏,直接决定工作成效的优劣,末端挂了“空挡”、掉了“链子”,再好的战略决策都会流于形式。首先,从全局来讲,末端落实缺位,影响的是工作,阻碍的是发展。末端是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而这“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公里”,也是“最难的一公里”。很多工作,如果末端落实不到位,都留有“尾巴”,就相当于每项工作都埋下地雷,留下隐患。长此以往,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风险就会越来越大,总有爆发的一天,最终结果就是
3、用更大的代价来解决遗留问题。这方面,我们有过很多教训。比如,在城建遗留问题上,有很多项目就是因为当年在末端和细节上考虑欠周全,而留下了大隐患,以至于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人力、财力去解决。再比如,在信访维稳工作上,这些年在上面耗费了巨大心血,但一直收效甚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初信初访的不重视,总觉得“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将初信初访判断为“轻事”“缓事”,甚至觉得某些问题是小事、不算事,缺乏必要的同情心、热心和耐心,很多事情一开始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拖再拖,埋下了祸根,最终成为大问题。“小火”引发“大火”,小事闹成大事,这些都是末端落实不到位引发的连锁反应。如果有太多的工作都是这样,就没
4、有办法谈发展,也根本谈不上发展。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大量存在,而这种坏作风也是政治上的“传染病”,会给我们的“政治肌体”造成巨大伤害。如果一个科股长不抓落实,这个科室就会越来越低效,执行力不足;如果一个单位领导不抓落实,这个单位就会越来越散漫,缺少凝聚力,风气不正;如果一个县领导不抓落实,分管的系统和领域就会越来越懈怠,缺少竞争,自甘落后。长此以往,人心就会涣散,激情就会减退,信念就会崩塌,队伍就会松散,士气就会低落,影响的不仅是全县的干部队伍形象,更是对良好政治生态的极大破坏。其次,从个人来讲,末端落实缺位,影响的是形象,折损的是前途。会抓落实是能力,抓好落实是水平。工作落实的成效,
5、既是一个人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现实表现,更是党员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尺。落实得好、落实得快,这样的人一定有效率、有魄力、有能力、有成果;不愿落实、推诿扯皮,甚至偷奸耍滑,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事无成,也谈不上成功和价值。特别是从当前来讲,全省上下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凭实绩用干部,以成效论英雄。现在来讲,落实成效已经直接关系个人的政治前途。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怀疑任何一位领导的眼光和智商。心思在没在、工作干没干、成效好不好,领导都会看在眼里,心里都很清楚。落实得好,印象就好,肯定和信任就会与日俱增;落实得差,印象就差,久而久之就会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委书记 县委 十三 四次 全会 第二次 全体会议 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