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docx
《【党课讲稿】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课讲稿】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擘画蓝图。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战略部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意义
2、黄河流域,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的福祉,而且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有利于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重要区域。从早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后来的夏商周三代文明,黄河流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繁荣。这里不仅孕育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3、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仅是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具体而言,通过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深入挖掘和整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黄河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为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推动流域内文化的繁荣与兴盛。例如,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都是黄河上游多元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地区不仅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与黄河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绘就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绚丽图景。这种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模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支撑和动
4、力源泉,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二)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黄河流域横跨中国西、中、东部,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有利于优化流域内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措施,为加快黄河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流域内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例如,位于黄河中部的山西省吕梁市,近年来大力推进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不仅守住了流域水土安全生态红线,还进一步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尤其是在能源转型、能源革命、能源发展三方面不断探索突破,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逐渐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吕梁实际、具有吕梁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充分体现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三)有利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直接关系到全国乃
6、至全球的生态安全。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维护全国生态安全。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流域内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益借鉴与示范。通过加强流域内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作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水量补给区和“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有效提升区域内的生态质量;还注重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
7、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为例,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若尔盖县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在,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若尔盖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等绿色产业,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了典范。由此,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有利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取得的显著成就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被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周年。这些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8、高质量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这不仅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写照。这一系列的积极变化,为后续依托全面深化改革之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生态修复成果斐然,绿色屏障愈显牢固五年来,我们党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涵盖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及荒漠化治理等,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在水土保持领域,山西省、甘肃省等省份采取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显著缓解了水土流失问题。具体而言,山西省在黄土高原区域实施的生态修复工程,成功提升了植
9、被覆盖率,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问题;甘肃省通过梯田建设和生态涵养林等举措,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为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在湿地保护与恢复方面,黄河下游的山东省、河南省等省份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黄河滩区等湿地的修复工作,不仅显著增加了湿地面积,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区域,鸟类种群数量呈现回升趋势,珍稀鸟类栖息地面积逐步扩大,增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水资源调蓄和防洪减灾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此外,在沙漠化防治方面,黄河上游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通过实施沙化土地封禁和生态恢复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沙漠化的扩展态势,为中下游地区的水源涵养和生
10、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水资源管理效率提升,利用效益显著增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益在过去五年得到了大幅提高。一方面,我们党推动实施了一系列节水工程,如在农业领域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显著减少了传统灌溉方式下的水资源的浪费。例如,山东省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使得全省的用水总量在近五年内持续下降,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关数据显示,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从2019年的0.554提高到2020年的0.566,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望达到058以上,农业节水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黄河流域水质显
11、著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其中,2023年黄河干流全线已连续两年达到II类水质。与此同时,黄河流域各省市通过积极开展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和节水改造项目,水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率都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水库调度、河道治理等措施,确保了黄河干流及支流的生态基流,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态功能的恢复。例如,河南省、山东省等地针对流域内的重点工业企业实施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建设污水处理厂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有效减轻了水体污染。(三)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进,双赢局面逐步实现黄河流域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五年来,黄河流域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新
12、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流域各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同时,黄河流域的传统工业基地积极推进煤炭、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产业。例如,陕西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逐步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除此之外,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河流域的许多地区不仅大力推广绿色农业,发展有机农产品和生态农业示范区,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
13、局面面临的挑战黄河流域自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平原四大地貌单元,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既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不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一)水资源短缺困局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却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
14、任务。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更是仅为408立方米/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且低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标准人均500立方米/年。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上游地区水资源短缺,而下游地区则面临水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影响,黄河的径流量也在逐年减少。例如,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分配河套灌区引黄用水指标为31.5亿立方米,但近三年河套灌区夏灌需水量在18亿至19亿立方米,存在巨大的用水缺口。宁夏回族自治区同样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2023年度黄河流域转入枯水年,宁夏分配的黄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开创 黄河流域 生态 保护 质量 发展 新局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5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