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农商银行养老金融的实践与思考.docx
《眉山农商银行养老金融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眉山农商银行养老金融的实践与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眉山农商银行养老金融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我国正处于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老龄群体的国家。近年,我国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明确了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眉山农商银行发展养老普惠金融,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也是服务民生工程、服务“国之大者”的责任,更是满足老年客群金融需求、推动自身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关键词农商银行;养老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支持金融机构发展,开发多样化养老金融产
2、品推进养老普惠金融发展,首次出现“养老普惠金融”概念。我国养老普惠金融与养老金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在养老金制度保障之下,老年人在个人养老财富的积累、管理以及日常生活消费等方面,亟需金融服务的辅助与支持。同时,随着社会对养老机构、护理医院、老年用品、康复辅助设备、智能健康养老以及老年文化旅游等普惠型养老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针对养老产业及其企业的特点和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包括融资、投资、资产管理和现金管理在内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也迅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结合普惠金融的理念,养老普惠金融是在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提供满足广大老年人群多样化需求的金融服务。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金融领域,养老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在需求端,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消费服务需求将带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相应产生较大的投融资需求;在供给端,养老金融是金融机构新的业务增长点,商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鼓励银行提供更加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探索多元化的抵质押贷款方式,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融资需求。2022年8月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发布,进一步细化金融支持措施,通过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延期还本付息等手段,提升养老服务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可能性。同年,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陆续出台,激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
4、更多适合养老需求的金融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2024年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了银发经济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了金融机构在发展养老金融业务、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以及促进养老金融服务与健康管理、照护服务等方面融合的作用。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为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老龄人口规模庞大。养老金融的核心是老年人群,我国正处于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近2亿,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周岁以上人口超过4亿,成为拥有世界最大老龄群体的国家。人口老龄
5、化将对宏观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养老金融需求也将迎来新的高潮。养老金融需求旺盛。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进程持续提速,将形成潜力巨大的养老产业和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91万亿元,2022年突破10万亿元,预计2030年可达20万亿元,老年市场、养老产业将以9.74%、11.48%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普惠性、数字化金融服务需求增强以及养老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健全的投融资服务支持。养老普惠金融的实践成效眉山农商银行是在东坡区、彭山区农信社的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完成农改商的蜕变后,资本得以充实、
6、风险防线更加稳固、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在经营管理能力、内控机制建设、资产质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2024年6月末,资产、存款、贷款总额分别达到549亿元、490亿元、298亿元,成为区域内存贷规模最大、服务渠道最广、服务客户最多、对区域经济贡献力度最强的地方金融机构。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眉山农商银行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的责任担当,落实各项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参与养老金融服务,助力提高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参与养老金金融,客群基础初具规模。自2011年起全力支持眉山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先后投入机具设备、支持平台建设等资金近2800万元,免费为东坡
7、区、彭山区辖内120万城乡居民开立社保卡75万张,社保卡激活率94%,提供保费征缴、各项补贴代发、领取及转存等多项金融业务,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广泛覆盖。同时,积极围绕区域特点和老年客群需求,布局营业网点67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106个、助农取款点257个,覆盖全辖16个乡镇、8个街道,以“银行网点+金融服务站+金融便民点”的物理渠道,保障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便利性,成为城乡老年客户享受金融服务的便捷渠道。6月末,眉山农商银行个人客户数达112.15万户,其中,50岁以上的客户占比约65%,为发展养老金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推进适老化服务,服务质效有效提升。一是优化适老金融
8、产品。积极扩大社保卡使用范围,让广大老年朋友能够便捷地体验社保卡提供的“一站式”民生服务。储蓄业务采取更亲民策略,起始存款金额低于同行标准,并推出差异化优惠的存款利率。在信贷服务方面,对部分贷款产品进行优化,将客户年龄上限放宽至65岁,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贷款需求。二是完善适老服务设施。充分尊重老年客群依赖实体网点的习惯,保留和改进人工服务,并对67个网点进行优化布局,设置无障碍通道、爱心窗口、老年座椅等,提供热水、轮椅、放大镜、老花镜、雨伞等便民服务,为老年客群提供便利、舒适的金融服务体验。三是助力缩小“数字鸿沟”。针对老年用户的需求,推出手机银行老年版,简化界面、放大字号、调整按键尺寸、改善
9、颜色对比,全方位从视觉清晰度、听觉提示、触觉操作等方面提升使用体验,确保老年客户能够轻松享受到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柜面操作系统推行免填单服务,增加现场影像和撼指纹确认环节,解决老年客群写字难的痛点。四是营造敬老服务氛围。针对老年客群业务办理实际,制定完善特殊客户金融服务工作实施细则“爱心窗口”管理办法特殊群体和适老化服务工作指引适老服务规范老年客户服务话术等,定期组织开展适老业务学习培训I,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演练等方式,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适老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针对行动不便、身体不适等特殊老年客群,积极组建流动金融服务队,为老年客群上门办理开卡、激活、挂失、密码重置等业务,及时
10、有效解决老年客户的燃眉之急。五是守护客户资金安全。重视老年客群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发挥网点覆盖优势,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防诈反诈专题宣讲,向老年客群普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的常用手法和防范技巧,借助村社干部等“关键人”,通过村社微信群、村社活动等将金融知识带到老年客户身边。持续重点关注中老年人大额转账行为,与公安部门合作构建防骗反诈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守护老年客户资金安全。提供融资保障,支持涉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作用,将养老医疗、养老科技、家政服务、助老食堂等涉老服务相关产业企业列入信贷支持重点,配套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税电指数贷、眉州质量贷等信贷产品,针对辖内现有16户养
11、老机构进行走访对接,了解其金融服务需求,为2家养老机构提供信贷支持,现已发放涉老服务产业有关贷款2510万yGo面临的发展瓶颈及问题战略规划布局相对滞后。养老金融服务贯穿零售、公司、渠道、运营、科技等多个业务线。从同业的实践经验来看,众多全国性商业银行凭借全牌照优势,积极布局养老金融,构建了明确的养老金融发展战略,并设立了专门的业务机构,有效整合产品与资源。例如,建设银行采取“1314”发展战略,组建了包含27个成员的养老金融领导小组,推动养老金融服务的战略部署与执行;中国银行设立了养老金融中心,全面负责“3+1”养老金融业务的统筹发展;光大银行则推出了养老金融”12345”工程,为不同年龄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眉山 银行 养老 金融 实践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