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不要过度包装.docx
《写材料不要过度包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材料不要过度包装.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写材料不要过度包装清明过后,新茶上市。随着销售行情看涨,市场监管部门对茶叶过度包装问题的查处力度也不断加大。近日,我在网上看到多起官方通报的典型案例,并由此注意到2021年以来国家标准委先后发布了食品和化妆品、生鲜食用农产品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我的文章多数是就着浓茶写出来的,这让我不由自主地从茶叶的过度包装联想到文章的过度包装。在市场流通中,包装具有保护和美化商品、方便储运、引导消费等作用。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为了迎合一些消费者好面子、爱攀比的心理,许多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考究、越来越复杂,不仅远远超出了包装的应有功能,甚至喧宾夺主、梗贵于珠,异化成为一种盲目追求豪华包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2、,既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又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助长了不正之风。正因为如此,国家专门出台限制性规定,明确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要求即为过度包装,必须予以纠治。文章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也需要适度包装。精心排版、规范格式,优化结构、凸显内容,美化标题、润色文字,都是包装文章的常用方法。也许有人会说,好文章应当是天生丽质,无需包装。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天生丽质的文章只是极少数,多数文章需要反复修改、适度包装,这就如同先天不足后天补,所谓“人靠衣装”便是如此。当然,高明的包装可以做到非常自然,如同没有经过包装。然而,我们看到的不少文章,空有一副精致的外表、一堆华丽的辞藻,既没有真材实料,又没
3、有真情实感,更没有真知灼见。这样的文章,同样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如果是学生作文,一味在文字包装上下功夫还情有可原。问题是不少以推行政令、推动工作为目的的机关文稿,也是重形不重实、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不少机关写手还沉迷于生产这样的文稿,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放任这样的文稿大行其道,有的领导干部还自觉不自觉地为此推波助澜,导致过度包装的现象愈演愈烈,形式主义文风在一定范围蔓延开来。那么,在机关文稿写作中,怎样是过度包装?到底有哪些过度包装的现象?这个“度”究竟该如何把握呢?任何文章包括机关文稿,都应当追求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这里所说的形式,包括全文的体例、结构、格式,也包括局部的段落、层次、句式,以及
4、具体的文字表述。多数文章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和信息,机关文稿的核心内容是政策规定、目标任务、措施办法。前面提到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明确规定,包装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15%20%,产品价格越低,包装成本也应当越低。撰写机关文稿(以下简称写材料),投入的成本主要是时间和精力。我想,写材料的时候,既要琢磨形式、推敲文字以提升“颜值”,更要研究工作、充实内容以提升“言值”,这两方面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大致也应按照包装和产品本身在销售价格中所占的比例,前者不应超过两成,八成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应当放在研究工作、充实内容上。由此看来,凡是在琢磨形式、推敲文字上花心思、下功夫多于研究工作、充实内容的文稿,就是过
5、度包装。在机关文稿写作中,过度包装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讲究“文稿排场”,架子大,篇幅长,内容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积极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这里面,“长”是排在不良文风第一位的。当然,长文稿未必就不好,未必就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长文稿是不需要也不应该写那么长的。之所以写得过长,与执笔者讲究“文稿排场”、讲话者喜欢讲长话有很大关系,似乎稿子不长就不足以体现水平,讲话不长就不足以体现重视,所以一写起稿子、讲起话来就拉开架势,从国际讲到国内,从中央讲到地方,从外地讲到本地,每篇稿子(每次讲话)都要分为几大块,每一块里面还要拉出若干条,所拥有
6、的学识、掌握的情况还不足以撑起这么大的排场,就照搬照抄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实在不行就“米不够、水来凑”,这样的文稿怎么短得了?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2019年专门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不少地方还对领导讲话的时长、总结报告的字数、配套制发文件与上位文件内容的重复雷同率等作出严格限定。总的原则,一个是控篇幅,一个是控尺度。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针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设置了10%25%的包装空隙率上限,这与避免文稿内容空洞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二是文稿叠床架屋,结构复杂,层次繁冗。很多商品不仅有外包装,还有内包
7、装,不仅有整体的大包装,还有局部的小包装,包了一层又一层,比俄罗斯套娃还复杂。为了整治这样的现象,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明确规定,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包装不应超过3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4层。在机关文稿写作中,同样存在大点套小点、包装层数过多的现象。比如,分级标题的第一层以“一”标序,第二层是“(一)”,第三层是“1.,第四层是“(1)”,第五层是“”,再往下还可以分出个“首先、其次、再次”“一是、二是、三是”。这样的材料,看起来相当费劲,念起来无所适从,听起来会把人整晕。所以,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家规定商品包装层数的做法,明确规定设立分级标题的时候,讲话稿不应超过3级,书面稿不应超过4级,这样会让机关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不要 过度 包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