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1727.2-2018FDIS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第 2 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docx
《DB14T1727.2-2018FDIS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第 2 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T1727.2-2018FDIS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第 2 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35.240.50L67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727.2XXXX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第2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SpecificationofinformationizedtechnologyforcoalminesafetyproductionPart2:Supervisiondepartmentofcoalminesafetyproduction2019-02-05实施2018-12-05发布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要求25信息化基础设施26管理信息系统6DB14/T1727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分为
2、两个部分:第1部分:煤矿企业;第2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本部分为DB14/T1727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本部分由山西省网络安全和大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山西精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省信息化和信息安全评测中心、吕梁市煤炭工业局、晋城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太原市煤炭工业局、大同市煤炭工业局、长治市煤炭工业局、朔州市煤炭工业局、忻州市煤炭工业局、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3、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晋能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新太阳科技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卜昌森、王延辉、王洪斌、牛晋、白凌峰、乔保英、刘华、刘建政、杜国栋、李志伟、李征、李候全、李银柱、宋德、张小兵、张明胜、张海军、张智海、陈永银、陈燕、陈濠、郑海山、郎新会、赵存会、郝志伟、柴彦杰、徐占成、郭志强、龚大立、常虎平、常浩、常浩、康荣力、梁美卿、韩忠(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序)。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第2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
4、监管部门信息化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信息化系统的咨询、设计、建设、监理和管理。各煤炭企业(国有重点煤炭集团)、煤矿信息化系统的咨询、设计、建设、监理和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87-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
5、护定级指南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DB14/T671.1-2012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支持系统第1部分:煤矿安全监控、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煤炭产量监测系统联网数据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煤炭专网coaInetwork专用于联接省、市、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煤矿企业的独立于互联网、内部局域网的计算机网络。该网络主要用于传输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工业视频、IP通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数据。3.2调度/监控中心dispatch/monitoringcenter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中从事系统安全生产信息接收与传递、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6、的部门。3.3统一通信系统unifiedcommunicationssystem基于分组网交换、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通信模式。统一通信系统可以使传统有线电话、IP电话、传真机、无线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通信设备利用网络技术,完成视频、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信息的通信,提高通信的便捷性和灵活性,通信方式的多样性,信息的互通性。3.4可视化调度终端VisuaIdispatchterminaI具有视频通信、音频通信、电子白板、图像监视功能的视频交互终端设备。3.5视频会议系统Videoconferencesystem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
7、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3.6工业视频远程访问系统industriaIvideoremoteaccesssystem通过网络对下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企业的工业视频设备进行信号提取、图像共享、显示、存储等操作的系统。3.7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3.8主数据与主数据管理masterdataandmasterdatamanagement主数据是指在整个管理业务体系范围内各个系
8、统(操作/事务型应用系统以及分析型系统)间要共享的数据;主数据管理(MaSterDataManagement,MDM)是指一组约束和方法用来保证整个管理业务体系内主题域和系统内相关数据和跨主题域和系统的相关数据的实时性、含义和质量。4一般要求4. 1省、市、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按本标准要求建设信息网络、数据中心及机房、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工业视频远程访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4.2 省、市、县(区)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之间应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并与煤炭企业实现联网。4.3 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接收、采集煤矿企业的信息系统数据并向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上传;市煤矿安全生产
9、监管部门收集、汇总、加工整理数据并按要求向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上传。4.4 所有应用系统均分为省版、市版、县版。4.5 各煤炭企业(集团)、煤矿可参照上述要求建立相应系统,并与上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联网,上传相关数据。4.6 省、市、县(区)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信息系统应按照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运维、测评。5信息化基础设施4.7 煤炭专网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均应按照煤炭专网要求,建设完善煤炭专网;b)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内部局域网等其他网络与煤炭专网互联时,必须要有网络安全设备隔离;c)煤炭专网主要用于传输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工业视
10、频、视频会议、IP通信、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数据;d)应具有网络流量监测与控制、掉电保护、故障诊断、故障报警、电源管理等网管功能;e)网络带宽应按照应用系统的需求设置。4.8 数据中心4.8.1 数据中心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宜采用云计算服务器虚拟架构;b)应具有移动互联网接入功能;c)核心业务服务器应热备份冗余;d)应有存储、灾难备份系统;e)数据中心应配备核心交换设备、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等,具有身份认证、授权、加密等机制,具备时间日志、数据备份和病毒防护等安全防护功能;f)应有时间同步系统,保证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时间系统与北京时间同步。5. 2.2机房5. 2.2
11、.1基本要求机房的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机房建设应按照GB/T28872011及GB50174-2008执行;b)机房供电应可靠。供电电源的容量应不小于全部设备功率总和的1.5倍。应为核心设备提供不间断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少于8h;c)强、弱电的布线走向要合理搭配,互不干扰,外形美观;d)应有符合要求的接地系统。防雷接地应单独设置。当多个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e)机房设备应按要求接地;f)室内装修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符合环保要求、阻燃、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
12、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作为层面;g)应采取防尘、防静电措施;h)宜使用恒温、恒湿送风型专用空调机;D机房内应悬挂各类设备(电源、机柜、制冷、防灭火、防雷)布置图,线路连接、走向逻辑关系图;设备上的标签应标明设备的名称、网络地址、主要性能参数和维护服务信息等;电源、信号、通信网络线路应具有明确走向、型号等参数标记;J)机房内部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线通过。5.2 .2.2机房系统机房的系统,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供电及不间断电源系统;b)照明系统;c)过电压保护系统;d)综合布线系统;e)空调系统;f)防雷系统;g)接地系统;h)火灾预警及消防系统;D机房环境监控系统;J)门禁系统。5.3 调
13、度/监控中心对调度/监控中心值班室的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远离变配电室及电梯机房;b)建筑平面宜采用大开间布置形式,总使用面积宜三100nI2、净高不宜低于3.5m;c)建立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工作区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和磁场干扰环境场强应符合GB50174要求;大屏幕与值班人员的视距不宜小于5m;d)应建立调度台桌,在其上放置可视化调度终端以及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计算机信息终端、传真机、通信设备等;e)应建立良好的采光、采暖、空调、加湿、感温感烟报警、消防等系统;f)应有可靠的电源供给,在交流市电停电情况下,后备电源能保证室内通信、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和照明灯正
14、常工作8h以上。5.4 通信系统5.4.1通信系统基本要求通信系统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均应建设行政通信系统;b)应建立统一通信系统,配备可视化调度终端。1.1.2 行政通信系统基本要求行政通信系统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一般宜采用公网电话作为行政通信;b)有必要时可设置行政通信交换机,应与公网互联互通。1.1.3 统一通信系统基本要求统一通信系统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能够集成行政通信、无线通信、广播通信、煤矿调度通信、煤矿视频监控等系统的接入;b)支持各级可视化调度终端之间的通信;c)支持地面便携式移动电话(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
15、A)等移动终端与煤炭专网通信系统中用户、计算机设备等进行通信;d)支持与业务应用的集成;e)各级统一通信服务器能够互联互通。1.1.4 可视化调度终端基本要求可视化调度终端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具有音频、视频、电子白板交互通信功能;b)具有视频监视、查岗、煤矿视频监控图像访问显示功能;c)视频交互过程可以保存、查询显示;d)在统一通信服务器支持下运行,在煤炭专网上传输。5.5 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应实现省、市、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国有重点煤炭集团、主体企业和煤矿企业的逐级互联互通;b)应采用基于分组交换的ITU-TH.323协议的视频
16、会议标准;c)应采用分辨率在720P及以上的高清会议系统;d)应具有主会场发起、分会场终端发起等多种发起形式;e)应具有主席控制、会场控制、发言人控制等多种会议控制形式;f)应具有单画面、多画面、画面轮巡等功能;g)应具有画面标字、飘字、插入文本图表等功能;h)应具有录像及查询回放功能;i)通过煤炭专网传输。5.6 工业视频远程访问系统工业视频远程访问系统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采用省、市、县(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煤炭企业多级分布式网络化远程视频监控管理平台;b)兼容多种品牌、多种规格的NVR(网络录像机)、DVR(数字视频录像机)、DVS(数字视频服务器)、IPC(网络视频摄
17、像机)、矩阵等网络视频设备的接入和视频信号访问、采集、传输、显示;实现对所属单位、煤矿视频监控图像的远程监控,任意访问和信息共享;c)必要时可对被授权的远方摄像头进行PTZ(旋转、俯仰、变焦)控制;d)应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将视频信息集成到其他应用系统中;e)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增加功能、用户及监控点,不需对整个系统进行改动;f)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具有自动报警功能;g)系统设备应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集中显示应安装在调度控制中心;h)通过煤炭专网传输。i)视频监控点位选择,按重要程度对煤矿监督管理点位应划分为3类,具体如下:D1类点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监测点:矿调度室、井口、采煤/掘进
18、工作面、地面爆炸物品库、地下爆炸物品库、避难碉室、主副井提升机房、上下山绞车房、斜井人车等井下重点区域;提升人员的井口信号房、提升机房,以及井口、马头门(调车场)等人员进出场所。2) 2类点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监测点: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主排水泵房、采区变电所、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碉室、带式输送机转载点、带式输送机机头碉室、井下瓦斯抽放移动泵站、存放爆炸物品的碉室和材料巷、装卸碉室等关键场所。3) 3类点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监测点:压风机房、井底车场、候车(罐)碉室、运输调度室、架空乘人装置上下站、危险区域出入口等其它安全防护区域。j)监控环境的前端设备选择,宜采用以下方式:1)光线较暗环境下,
19、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超低照度摄像机,配置适合相关场景应用的补光灯,提供高质量的视频监控图像。2)目标和背景光线对比强烈环境下,宜采用具备视频宽动态摄像机,提供高质量的视频监控图像。k)视频监控图像要求煤矿企业选用当前主流的监控设备配置,进行企业视频点位的新建工作。新建视频点主设备应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NVR)方式,视频数据无缝接入到各级监督管理部门视频监控平台。系统运行初期监管画质不低于Dl(或4CIF);宜采用网络高清(不低于720P)监管效果。D图像分辨率的选择应满足如下要求:1) 图像分辨率包括调用分辨率以及存储分辨率。前端设备应采用支持多码流技术,实现分辨率的灵活调整。
20、2) 图像分辨率应结合业务需求以及视频网络承载能力确定。重点区域、重点防范关键区域视频监控图像的实时调用分辨率、存储分辨率应采用不低于720P分辨率格式,必要场合根据应用可以采用108OP及以上等高清分辨率。考虑到实际图像查看需要,本地录像时可支持的视频帧率应不低于25帧/秒;图像格式为4CIF以上时,网络传输的视频帧率应不低于15帧/秒,重要图像信息宜25帧/秒。3)普通场所、一般区域视频监控图像的实时调用分辨率、存储分辨率满足业务需求的条件下宜采用4CIF格式以上分辨率。m)矿区可采用集中存储方案或者分布式NVR存储方案,集中存储方案仅在1类视频接入节点设置存储设备,相对集中存储方案在1类
21、、2类视频接入节点均设置存储设备。n)视频图像的存储时间应满足如下要求:1)一般视频图像宜按不少于15天进行存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4CIF,图像帧率支持1-25帧/秒可调。2)重点区域及关键防范区域的视频图像宜按不少于30天进行存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P,图像帧率支持1-25帧/秒可调。3)告警图像及告警信息宜按不少于30天进行存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720P,图像帧率为25帧/秒。5.7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基本要求包含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各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均应按照GB/T22239、GB/T22240的要求,确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等级,按相应等级要求从技术安全与管理安全两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T1727.2-2018FDIS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规范第 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DB14T1727 2018 FDIS 煤矿安全 生产 信息化 技术规范 部分 监管 部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4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