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第一章发展环境4第一节发展基础4第二节机遇与挑战9第二章总体思路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第二节基本原则11第三节发展目标12第三章空间布局14第一节物流空间布局15第二节物流通道布局18第四章提升物流网络服务能力20第一节完善物流网络设施建设20第二节完善城市配送网络服务22第三节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服务23第五章完善专业物流服务系统24第一节建设多式联运服务系统24第二节建设冷链物流系统26第三节优化国际物流服务系统29第六章促进物流产业高效发展30第一节大力发展智慧物流30序号名称单位2016年2020年83A级物流企业数量个0295A级物流企业数量个00说明:201
2、9年全国进行了货物运输量专项调查,对货运量、公路、水路数据进行了校核,因此2020年数据有所减少。全区境内高速里程达到191公里,70%以上的镇(街)通高速公路。江夏高速、江习高速、九永高速建成通车。渝泸北线、合璧津高速加快推进,渝赤叙高速启动前期工作。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连接区内各个镇(街)工业园区和主要港口,覆盖全区的公路网络系统,并与蒙江、习水、泸州、合川等城市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在港口基础设施方面,2020年底,港区生产性泊位达到46个,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473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万标箱。珞璜作业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建成
3、2个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兰家沱作业区粮食码头技改工程完成,兰家沱一期改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现代化的铁公水联运枢纽港雏形初显。在铁路基础设施方面,渝贵铁路建成通车,渝昆高铁、成渝铁路(-段)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铁路枢纽东环线加快推进,加速实现与主城都市区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物流园区一体互联。物流服务网络不断拓展。全区建有铁路站点15个和珞璜、双福、德感3个物流园区及数十个中小型物流集散点、国家级深水良港5个,港口码头41个,生产性泊位46个、邮政营业网点明物流通道;南向至贵阳,依托川黔铁路,三环高速转兰海高速等,形成渝黔物流通道;东至武汉,依托沪汉蓉高速铁路、长江黄金水道,绕城高速转沪
4、渝高速,形成渝汉沪物流通道;北至西安,依靠襄渝铁路、金成高速转包茂高速,形成渝陕包物流通道。内部由成渝、川黔铁路,绕城高速、成渝环线高速、三环高速、江习高速、G210国道、S550、S353省道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相对完善,与主城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形成了东西为主、南北为辅的内部物流通道。专业市场高度发达。全区已建成双福国际农贸城、和润国际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英利国际五金机电城等专业市场,2020年实现流通交易额701亿元,同比增长7.9%0入驻商户由2015年的3200余家,增加到2020年底的8000余家,专业市场辐射聚集效应凸显,已辐射周边五省一市,有力带动了西部地区商贸
5、物流业发展。西部水暖消防城、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五洲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也已建成投用。物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级部门出台口岸物流、城乡配送体系、农村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再生资源物流等专业物流的政策措施,提出打造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区政府积极响应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完善落实和加快物流软硬件设施方面的建设工作,营造了促进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尽管十四五”期间,全区物流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内陆枢纽和重要集散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载转运装置配置不足。综合物流园区、自动化场站、专业化仓储
6、、多式联运转运、区域分拨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不足,互联互通水平较低;多样化载运工具、转运装置配置不足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门店冷库、冷藏车等设备不足。二是口岸建设不够完善,融入国际大通道程度较低。国际物流支撑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水铁、海铁、水公铁联运等有效衔接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和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市场竞争力低;综保区口岸功能不完善,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三是物流发展水平不高,物流服务效能不高。我区物流主体实力偏小,拥有10台货运车辆以上的业户仅占总业户数5.7%,物流企业竞争力较弱。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偏小,第四方物流市场尚未形成,物流企业以运输和仓储型企业居多,库存管理、供应
7、链管理等专业化、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比重低。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物流效率较低、成本高,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足,难以满足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需求。四是物流信息化水平偏低,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区内物流信息公共平台起步较晚,暂未实现物流资源整合,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配送过程中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偏低。五是物流业人才总量不足。全区商贸物流人才总数7.17万,其中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人才085万,仅占商贸物流人才的12%,物流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层次低,高中及以下低学历层次的技能人才偏多,与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差距大。第二节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大开发、成渝
8、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的政策红利为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重大机遇。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建设西部()科学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市委、市政府赋予新的定位和使命,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也为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承接产业转移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机遇。东部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持续向西部地区转移部分高成本或限制性产业,以缓解用地紧张、成本上升等困境。主城九区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倾斜,推动金融、商贸、物流等产业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包括物流在内的诸多产业、部分物流基础设施也将向周边
9、转移。有利于迈入同城化发展新阶段的发挥既毗邻中心城区又接壤川黔优势,深度共享国家中心城市竞争要素优势,分担和承接中心城区物流产业专业功能,汇聚各类生产要素,辐射川南、黔北和滇东北地区,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遇。现代科技进步,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创造机遇。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推动物流业形成依靠技术、业态、模式三大创新源泉的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化创新发展新格局。科技不断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赋能,全面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服务能力和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物流技术创新,不断改变物流资源配
10、置的方式,给物流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对物流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要求改变过去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物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物流业传统发展方式高度依赖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投入,落实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需要物流业实现自身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供给,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11、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扣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国际物流要素组织创新中心、国家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高地目标,精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先行区定位。围绕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坚持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产业带区域,全面提升物流服务和本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经济要素聚集能力、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应急保障支撑能力,着力将建设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内陆枢纽和重要集散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12、重要战略支点。第二节基本原则全面统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和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进一步整合现代物流业资源,统筹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协作。建立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物流产业带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协调,促进物流绿色、高效、协调发展。市场主导,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创新政府调控、引导方式,推动简政放权和政策扶持放管结合,营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提升价值。对现有部分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拓展性和信息化改建、扩建,实现功能拓展
13、和智能化发展。对现有物流园区进行整合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充分发挥物流用地经济和社会交媾。对部分长期闲置物流用地进行督促整改,限期完成建设进程,扭转物流用地利用不足的局面。科技支撑,绿色发展。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装备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推广应用,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加快节能环保物流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区域合作,错位发展。实施积极的物流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城市的合作联动,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承接吸纳主城都市区及泸州等周边城市物流产业迁移,构
14、建物流错位发展和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市场体系。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内通外畅、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物流产业体系,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国际物流功能完善,物流辐射能力和范围大幅提升。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作用不断增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稳步推进,通道物流、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功能配套等方面指标居全市前列,中国西部()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中国西部()东盟商品分拨中心影响力持续扩大。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内陆国际物流重要节点。到2025年,货物运输总量达到7000万吨,铁路货运量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
15、左右,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率25%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万标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第一节物流空间布局围绕全区经济总体发展情况、产业布局的特点、物流潜在需求和物流产业的战略定位,规划建设由1个国家物流枢纽、1大中心、多节点全覆盖构成的三层物流空间体系,形成1+1+N”的一枢纽一中心N节点总体格局。通道布局,加强与果园港、泸州港等周边港口的协同合作,承接寸滩港外溢业务、整合港口资源,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打造高效的港口物流,形成服务主城都市区、辐射川滇黔的区域性航运枢纽。拓展铁路通道,形成通达全国的铁路物流网络。积极推动建成渝昆高铁,实现一带一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有机衔接。积极争取渝
16、贵高铁过境,更高效的连接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预留新机场联络线,强化与新机场的互联互通,实现渝昆高铁、渝万高铁、渝湘高铁、渝毕城际等贯通运营。大力推进融城通道建设。建成合璧津高速、永川至高速,加快与九龙坡、沙坪坝、大渡口、巴南等中心城区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融城通道、城市道路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衔接有序、运作高效的融城配送网络。畅通外部物流通道。大力推进南向通道。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开行频次,进一步畅通-广西-东盟铁海联运通道,谋划-云南-东盟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和跨境公路班车,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长江水道有机连接,充分发挥国家陆港型物流
17、枢纽区位和设施优势,提升主城区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和公铁联运能力。主动发展西向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相关区域合作,开行团结村和小南娅铁路枢纽小运转”班列,实现团结村和小南娅铁路枢纽错位发展。强化货源组织,适时开通直发的中欧班列(渝新欧力积极拓展东向通道。开行到长江下游湖北、珞璜综合物流枢纽。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家居等物流服务,打通国际供应链,促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集疏运系统建设,大力发展水公铁多式联运,发展国际物流分拨功能,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升主城区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和公铁联运能力。完善小南娅铁路枢纽基础设施,增强对国际物
18、流枢纽园区和果园港国际多式联运枢纽在铁路能力方面的补强作用,提升主城区南部的班列集结能力。对接市高铁货运物流规划,探索建立与高铁运输相匹配的快运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将小南t亚站纳入全市高铁快运物流基地总体布局中,打造区域性高铁物流集散中心。完善珞璜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和泸州港、宜宾港、雅安无水港等合作,构建以铁路和水路为主体、连通两地的商贸物流主通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大宗商品、集装箱货物到发、仓储、集散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服务。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积极开展保税仓储、保税物流等物流服务,探索高端制造、智能及高端消费品、医疗器械、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跨境电商等领域综合服务。科学城(南部)
19、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整合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补足补强集中仓储、窗连、多式联运中转等物流设施,重点发展物流仓储、配送、网络货运平台等业务。推动智能化改造,促进物流和信息的融合,提升仓配一体服务水平,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布局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延伸拓展货物跟踪、物流企业信用分析、物流企业金融授信等功能,提升物流资源效率,体,配备现代化转运设施,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实现货物多式联运物流组辘式的无缝衔接。完善珞璜港货运功能,优化堆场布局,加强小南娅铁路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换装站设施,增强班列直达和集零成整的中转能力。加强珞璜综合物流枢纽、科学城(南部)商贸物流集散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增强
20、货流集散的保障能力。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实施港口集疏运体系工程,实现货物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一体化作业;加快推进枢纽融合,协调发展,按照珞璜综合物流枢纽、科学城(南部)商贸物流中心、德感综合服务物流节点、白沙农副产品物流节点、朱杨散货及大宗物资物流节点、先锋食品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有序推进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打通“微循环。加强与广西、云南等城市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集疏运通道能力。加快发展各类多式联运。依托珞璜港、兰家沱港、玖龙港等港口群,发挥长江航运优势,整合利用沿江既有铁路资源,发展江海联运和铁海联运。依托渝昆、渝贵、成渝等铁路干线,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物流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3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