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 郑丙燕论文.docx
《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 郑丙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 郑丙燕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郑丙燕论文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题目: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学号:1334001211035学生:郑丙燕指导老师:高达玲2015年5月20日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维护和促进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结果针对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空巢老人能从容正视空巢问题,改善心理状况,更好地面对生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自己的晚年。结论通过对空巢老人加强宣教,及时给予疏导,培养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2、【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空巢综合征;护理我国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老年人的8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到2030年空巢率将达到90%1.o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单调寂寞,缺少精神慰藉,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因此,研究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当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前瞻性意义,同时也将促进我国老年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
3、11空巢的概念空巢(empty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从字义上来讲,空巢就是空寂的穴巢,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这一概念逐渐在社会人口学领域活跃起来,他代表着人类家庭生命周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完成了学业开始步入社会,父母却已离退休,独自留在家里。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老龄化趋势,为此,空巢老人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在我们所说的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按
4、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按照年龄为60岁79岁,80岁及以上为高龄空巢老人2。2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专家指出,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机体开始逐渐衰老,个体的组织结构及脑功能发生了改变,各系统的功能活动明显下降,这会使他们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许多人往往深居简出,封闭在家里,较少与社会交往,这会使老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有的因此心情抑郁、惆怅孤寂、焦虑猜疑。长此以往,势必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空巢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经分析调查显示,大概归纳为以下几种:2. 1孤独老年人随着机体衰老,神经精
5、神系统功能改变,对于身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而其中最主要是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空巢老人退休后,与社会交往减少,特别是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在家中生活,好像被社会遗忘,自信心受到影响,也加深了孤独。调查统计显示,有71.77%的老人感到很孤独,害怕过节假日,这在本次调查所有心理问题统计中比例最高,有近三分之二的老人平时打发空闲时间主要是看电视看报纸,有37.01%的老人经常与人聊天,但也有4.84%的人很少或从不与人交往3。
6、2.2 焦虑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贾守梅等4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非常高,并且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说明焦虑状态已成为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老年人常眉头紧锁,坐立不安,有刻板重复的,无意义的小动作,常伴有心悸、出汗、发抖、口干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或疑病症状。此外有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多梦、夜惊等。严重时甚至会转变为老年精神障碍。2.3 抑郁抑郁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老年人自杀的重要促发因素。抑郁症是老年人群中仅次于老年痴呆的常见精神障碍,其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特别是空巢独居
7、老人的健康5。老年人年龄越大,对被照顾的要求就越高,而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形成抑郁。现代社会人们的家庭观念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尤其是年轻人对两代同堂生活的排斥,多数年轻夫妇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理想落空,抑郁等不良情绪接踵而来,抑郁症主要表现有抑郁心境、体验得不到快乐、不明原因持续感到疲劳、睡眠障碍以及食欲减退等。他们常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或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不孝,只顾自己而让父母独守空巢。2.4 失落感失落感是指原来属于自己的某种东西被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力量强行剥夺后的一种情感体验
8、。空巢老人的失落感主要来源于人生价值、生活目标的缺失及对社会角色的改变缺乏心理准备6。退休后,老人会把精力由事业全部转向家庭。但由于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部分子女会与老人分开居住,留下老人独自生活。原来忙碌的生活节奏突然被改变,部分老人无法很快适应7o如不是所有都能像你想的那样,光阴对老年人来说很无奈,人到老年是件痛苦的事情,没办法,原来你是主任,现在谁认识你啊等等看法。2.5 拖累感当生活不能自理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又得不到帮助时,老人会觉得活着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认为自己很没用,拖累了社会和家人,幸福感下降。如我有一个想法就是,以后别活那么大岁数,真的没用,生活不能自理了
9、最好是安乐死,对社会也没用了,自己还增加好多苦恼,还浪费好多资源哎!8等,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空巢家庭的真实写照,面对着昔日曾热闹的家,老人当然会产生寂寞、孤独感。2.6 空巢综合征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在精神疾病分类中空巢综合征属于适应障碍的一种,多发生在子女成年后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老人9。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无精打采、精神萎靡,老人身体状况大多较差,行动不便,患病率高。缺乏关爱是导致空巢综合征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子女关心、照顾的缺位,使得这些老人整天闷闷不乐、行为改变,常常会陷入无趣、无欲、无助、无望的状态,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严重者还容易引发老年
10、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护理对策3.1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护理对策3.1空巢老人应提前做好迎接空巢的心理准备未雨绸缪,正视空巢: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人口的流动性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年轻人自发地选择离开家庭来应对竞争,从前那种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做父母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计划好子女离家后的生活方式,有效防止空巢带来的家庭情感危机,在思想上可以逐渐适应,以避免心理上无法承受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10。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变空巢老人的认知观念,引导其抛弃养儿防老的旧思想,建立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进展 郑丙燕论文 空巢 老人 心理 问题 护理 进展 郑丙燕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3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