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最新).docx
《培训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最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严重危害,指导和规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保障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校范围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事件的处置。二、应急指挥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XX担任总指挥,副校长XX、XX、XX、担任副总指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五个组:医疗救护组、疫情信息报告组、现场组、后勤保障组、联络协调组。医疗救护组组长:XX(副校长)XX;成员:团委、艺体组人员
2、。疫情报告组组长:XX(总务副主任)XX;成员: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现场维护组组长:XX(政教主任)XX;成员:安全员、寝室管理人员。后勤保障组组长:XX(总务主任)XX;成员:各行政成员、总务处成员。联络协调组组长:XX(教导主任)XX;成员:教导处成员。三、职责1、指挥部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指挥部根据事件状况及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高效处置。2、医疗救护组职责:(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重病人进行现场紧急处理。(2)配合医院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受害者。3、信息报告组职责:(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信息报告责任人必须及时赶赴事发现场了解如
3、下内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的发病原因、可疑食物。(2)信息报告责任人将了解到的信息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接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在征得学校主要负责人同意后必须在2小时内向卫生局、教育局、疾控中心、卫生院报告内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发病原因可疑食物事件发生单位的联系电话紧急处置措施。(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所消毒指导。4、现场维护组职责:(2)保护事发现场,妥善保护可疑食物及相关设施、设备,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等。5、后勤保障组职责:(1)及时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所需物资。(2)加强卫生宣传,消除师生恐慌。(3)妥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4、善后工作。6、联络协调组职责:(1)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2)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一、指导思想: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病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法律、法规,针对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地震、水灾、恐怖袭击、生化袭击)等不同事件类型,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二、组织机构:设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救治队伍。救治队伍
5、三个小组分别为:重大传染病疫情救治小组,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救治小组,重大创伤事故救治小组。三、工作职责及任务:1、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预案措施,督促预案的贯彻落实,评价预案工作效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方案的修订、补充,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理工作。2、办公室具体承担预案管理工作,协助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各部门落实预案应急处理方案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定期对医疗卫生人员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并将其列入继续教育考核内容,负责开展突发事件日常监测与报告工作,按规定汇总、报告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3、救治小组:负责突发事件救治、报告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后,服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
6、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四、应急处理:1、应急准备:(1)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开展公共卫生知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及技能的培训,增强应对能力;(3)做好突发事件日常监测和报告工作;(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所需药、试剂、医疗器械、救护设备、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制度及目录。2、报告程序:有下例情形之一的,医务人员应当在接诊的同时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接到报告人员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在一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或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1)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
7、体性疾病的;报告内容应当包括科室、联系人、联系方式、报告时间、突发事件类型和特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范围,涉及的人数、临床表现,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根据突发事件的进展和新发生的情况,及时按程序进行后续报告。3、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期间或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直延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时间。4、应急处理:(1)突发时间后,应配合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下列事项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综合评估工作:突发事件的类型、性质、等级;突发事件发生强度、县级范围及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面临
8、的主要问题和应当采取的控制措施。(2)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科室和个人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立即到达指定现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进行现场救援。(3)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预案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4)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对就诊的突发事件致病、致残人员,医务人员应当及时接诊治疗,不得推诿、拒绝;接诊医生应当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医学观察的病人,应当立即收入专门的观察室;对需要转诊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疾病历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院。所收治突发事件致病、致残人员,应实行先收治、
9、后结算办法。各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收治或者拖延治疗。(5)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依法做好医疗废物和其他危险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储存、消毒、处置工作。(6)收治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对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解除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对需要转诊的,应当严格按要求做好转诊工作。(7)医务人员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8)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当根据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如果是发生在院内的中毒事件,应当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
10、用工具及容器,并进行清洗消毒,配合市卫生局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9)发生重大职业中毒事件后,应当根据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10)发生重大职业中毒事件(放射源泄漏),应立即采取:1、停止作业,保护和控制现场,保留可能导致职业中毒事件的材料、设备;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3、配合市卫生局进行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4、落实卫生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Il)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后,应当按照:初步判断具有传染性或者不能排除具有传染性的,可先比照传染病应急处理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初步判断为中毒但其原因不明的,可按照有关中毒应急处理的规定采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学校 突发 公共 事件 应急 预案 最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