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即将建成投产的首钢水钢炼铁厂四号高炉。本报记者黄蜀锦摄水城县蟠龙乡法那村的“美妙家园”。本报记者黄蜀锦摄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O1I年2月25H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依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贵州省委I一届十次全会和中共六盘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制定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章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乂好乂快、更好更快发展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各族人民在南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股J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难、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于旱灾难带来的严峻影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2、导,坚持“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统筹城乡、跨更加展”的思路,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快则快。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等机遇,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主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燥化工等优势产业及其后续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想方设法扩大投资规模和开拓消费市场,强化宏观调控政策和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从2OO5年的2O9亿元增加到2OIO年的5O
3、O.64亿元,年均增长15.2%,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OO5年的18.5:41.8:39.7调整为6.O4:6O.57:33.39。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500美元,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渐渐增加的良好态势。财政总收入从2OO5年的30.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89亿元,年均增长29.I%。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98.48亿元,年均增长22.5%。全社会消宽品零俯总额从2005年的5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1.34亿元,年均增长17.7全市农夫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863元增加到2010年的3600元,年均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
4、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032元增加到2010年的14428元,年均增长9%。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镇胜高速马路境内段建成通车,水盘商速马路、六枝至镇宁高速马路、水城至六枝高速马路、杭瑞高速马路境内段开工建设,建成f红城,英柏、柏火、玉马等一批二级马路,运煤弓路达500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马路的目标;六沾铁路夏线货场建成,客运线建设进展顺当:六盘水月照机场试验段开工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白河沟、渔洞坝、旧院、双桥水库开工建设。重点产业取得新的成就.煤炭产业稔步发展,响水、发耳、松河、玉舍等大中型煤矿基本建成,地方傀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电力产业发展加快,盘南、野马泰、发耳等电
5、厂建成投产,万家口子、泥猪河、毛家河等水电站建设取得主动进展,四格坡上风力发电站开工建设。冶金建材产业健康发展,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贡州首黔新工艺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开工建设;全市水泥行业发展步伐加快,兼并道组、技术改造工作进展顺当。煤化工发展加快,老鹰山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建成。矿山机械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轻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发展取得肯定成效。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主动进展城市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双创双建”活动取得肯定成效。新农村建设加快推动,以退耕还林、天保、珠防和石漠化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环境爱护、污染治
6、理和节.能降耗取得生动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性逐步增加。人口诞生率下降到12.69%。教化、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在总体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健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已具备加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逐步复芥,世界经济进入坡原性增长阶段,国内经济形势趋好,为我市供应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深化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力度加大,为加快我市发展供应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国内经济接着保持平秘较
7、快增长势头,国家明确在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为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供应更加有利环境:中心企业转型发展和向西部扩张步伐加快,东部产业加快转移,为我们加快发展供应了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要求,六盘水要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上做得更好四,为全省作出表率,并提出加快“华水兴经济带”建设,为我市加快发展增加了信念: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六盘水建设成为西部地区至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基地,批重大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或接连开工建设,将为我市快速发展供应强大支捽: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我市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思路日益清楚,广阔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
8、的愿望特别剧烈,为加快发展枳蓄了重要力气。特殊是我市已经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为新兴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供应了强大支探,我市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膜飞、全面跨越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将是六盘水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的时期。与此同时,我们必需醒悟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I日面临很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不够快: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突出,全面实现小康任务还很艰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须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性较
9、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爱护的冲突仍较突出,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强:劳动力素养亟待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很大压力: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仍旧特别繁歪;改革开放力度还不够大,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平安生产的基础工作有待巩固和加强,牧大事故时有发生。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需高度重视,仔细探讨斛决.%序号称年标年I专栏1六盘水市“十五规划主要指标及完成状况指标名2005十一五规划目年均增长生产总值(亿元)207.92500500.6155230.27.53其次产业(亿元)117.11315303.221
10、84第三产业(亿元)72.116O167.1714.55人均生产总值(美元)84O190O250O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Fi8.068O131.3417.77财政总收入(亿元)30.0465107.8929.18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3.233元)18.7其中:第产业(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1.526033522.510城镇登记失业率(%)4.44.2以内4.1611城乡新增就业人数(万人)7.818.79.383.7i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9:56.32:34.685:63:326.04:60.57:33.391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地(%)203030提高10个百分点
11、粮食总产忌(万吨)77.868O左右平均822.115都牧业占农业的比重(%)36.244O以上38提高I.76个百分点16电力总装机(万千瓦)187.99OO70030.117原煤产量(万吨)380O80006001.159.618城镇化水平(%)2735以上35提高8个百分点19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24.2130左30.39增加6.I8万人2O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4.3:14.2:14.3:121平均受教化年限(年)78以上8增加1年22“普九”人口覆盖率(%)10010O10O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3.18.56.2增加3.I万人(万24人)47259.249.126(%)672
12、77.5628元)2 9人)2.7计口径变更3 O(岁)I力I1.2.494 10328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7.798.7增加1.03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 A5增加39.86万人森林覆盖率23 5左右3提高I1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235左右3提高8.5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1.21.53.624.6年末总人口(万30320以内299统人均期望寿命67.59以上70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13500144293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18633200360O9.533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人)1.51以下0.405下降0.1463
13、4万车死亡率(人)11.4810以下3.34下降O.14235工矿商贸从业人员I0万人死亡率)33.3310以下9.99下降O.1A36煤炭百万吨死亡率3.523以下1.528下降0.113其次节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必需科学推断、精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找准定位,我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气凝合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加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贪随意识,既要解决“好”这篇文章,乂要下大力解决“慢”这个主要冲突,推动经济社会乂好乂快、更好更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
14、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务院招六盘水列为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等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生基调,以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推动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把六盘水建成产业集聚的现代工业城市、交通便捷的枢纽城市、宜业宜居的生态人文城市,使“十二五成为六盘水建市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为实现
15、到2O2O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一必需坚持加快发展。以扩大投资为抓手,扩大总量,强市升位,施保发展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努力成为建市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不断增加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要地位和作用。必需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注意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更加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意发展的全面性、协谢性和可持续性,走出一条符合六盘水实际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需坚持创新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提高发展创新实力、管理创新实力、服
16、务创新实力,协调创新实力、保障创新实力、科技创新实力,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充溢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必需坚持绿色发展。以抓好节能减排为全点,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牛态经济,加大绿色投入、提倡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需坚持共享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更加注意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允正义,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三节奋斗目标到2O15年,努力把六盘水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利物流中心;建成川
17、、滇、黔、桂四省(区)结合部的贵州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事业明显改善: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贵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到2O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O。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其中第一产业5O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其次产业8OO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7OO亿元),年均增长2O%以上;第三产业35O亿元,年均增长I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OO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O%以上,五年笈计达4
18、OO。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OO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总收入达27O亿元,年均增长2O%,般预算收入达11O亿元,年均增长20%.价格总水平限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4.2:66.7:29.1:以资源为优势,重化工为龙头的理点优势产业接着发展壮大:轻工业发展进步加快,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5%左右。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加,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限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40%以上,瓦斯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道点企业用水重及利用率达到90%以上;矿产资
19、源综合回收率逐步提高,煤炭回采率达60%以上。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形成较为完善的快捷、便捷、现代的综合交通运饰网络,六盘水机场建成通航,实现县县通高速马路,7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农村人口人均达到0.5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城乡用电保障实力不断提高,“数字六盘水”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从“十一五”末的4.3:1缩小为4:1;民族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I7%以上: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中心城区及县城所在地城区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义务教化入学率达到99%以上
20、,基本杜绝辍学现象:中学阶段毛入学率达75%以上;中等职业教化毛入学率达35%左右,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基本能够获得职业教化:高等教化毛入学率达30%左右;全民平均受教化年限达】0年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左右:就业转失业率限制在15%以卜.,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0%以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75%、70%、75%、90%、80%;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以上。生态建设和环境爱护成效显著。森林陵盖率达45%;矿山生态豆原
21、治理率达到50%以上:省级以上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85%以上,工业烟(粉)尘排放达标率达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之内:石漠化和水土潦失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形成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戊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比提高到4O%以上: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引进市外资金年均增长3O%以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口诞生率限制在13%,以内,总人口限制在33O万人以内:农夫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
22、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OOO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OOO元,年均增长I3%以上;实现全市统筹培训劳动者45.I5万人,城乡就业48.5万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1岁以上。平安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全社会亿元GDP平安生产事故死亡率比2O1O年卜降5O%以上,限制在0.205以内;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平安生产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26.3%以上,限制在9.353以内: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20I0年下降30.1%以上,限制在2.663以内:煤旷百万吨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47.5%以上,限制在0.815以内。职业病发病率逐年卜降,基本限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盘水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0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