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docx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月15日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加快提升县城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若干措施如下。一、总体要求(-)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尊重县城发展规律,充分挖掘县城就地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潜力,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智慧、绿色、均衡、双向”为引领,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保护历史文化,塑造特色风貌;强化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年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各类型县城因地制宜,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
3、展成效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加快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21年(现状值)2025年(目标值)总体水平1县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956左右2地X生产总值增速%8.4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支撑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47.36484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7578左右基础设施5建成区绿地率%37.3237.66人均公用绿地面积平方米16.7817.57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4、%94.21008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98.1398.59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4570公共服务IO普通中小学生师比一14.13:I6513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个1.54U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2.582.715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率%90100城乡融合16城乡居民收入比2.26,12.217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41.646018村庄燃气普及率%55.126019农村规模化供水率%95.0298二、分类引导县城发展(三)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编制实施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济南市、青岛市为中心,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覆盖的县(市),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转移
5、,配套建设特色制造业集群、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各类专业市场。在烟台市、潍坊市、临沂市等大城市周边,培育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四)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的县城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培育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在细分行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县域品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推动位于鲁北、鲁西南、鲁西北、胶莱、沂沐、淄潍等平原地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县,发挥特色农产品产地优势,布局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
6、工产业,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六)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推动位于泰山、沂蒙山、昆翳山、黄河三角洲I、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有序承接生态地区超载人口转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七)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科学评估县城发展趋势,严控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支持资源枯竭县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
7、三、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八)做精做强特色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引导县域特色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在县城集聚,优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引导省属企业根据主业对接联系县城发展,促进企业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与地方需求有效匹配,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固链、延链。(牵头单位:省国资委)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农业产业强镇。(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大力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先进
8、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推动县域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升级版,壮大精品旅游产业集群,打造“乡村好时节”公益品牌,建设一批特色民宿集聚区。到2024年年底,每年创建10个文旅康养强县。(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九)增强产业平台集聚功能。指导县(市)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引导产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发展能级。(牵头单位:省自然资源厅)强化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功能,到2025年年底,每年打造1个工业品牌。(牵头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依托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
9、内的产业园区,完善智能标准生产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健全标准厂房、通用基础制造装备、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质量基础设施、仓储集散回收设施等。(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鼓励农民工集中的产业园区及企业建设集体宿舍。(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十)完善商贸流通网络。支持县城优先利用现有专用线和货运场站,通过统筹迁建、资源置换等方式,进行多式联运型仓储配送,实现“外集内配”,打造具备运输仓储、集散分拨等功能的铁路物流配送中心。(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深化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鼓励共享网点、统仓共配,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下沉乡镇。(牵头单位:省商务厅)加快智能快
10、件箱、生鲜快递柜、社区配送站、邮政快递便民服务站等建设,推进智能终端设施进社区、进商圈、进学校。(牵头单位:省邮政管理局)改善农贸市场交易棚厅等经营条件,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面向城市消费的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牵头单位:省商务厅)(十一)推动消费提档升级。改造提升百货商场、大型卖场、特色商业街,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鼓励大型连锁企业下沉县城,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市场主体,提升品牌和服务的延展性、多样化。推动县城消费业态升级,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牵头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加快发展夜间旅游,打造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到2025年年底,每个县至少建成1处
11、特色夜间经济集聚区、2个特色商业街区。(牵头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十二)推进就业培训扩容增效。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到2025年年底,在全省累计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0万个左右。确有就业能力和培训需求但不具有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资格的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可按规定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动态调整职业培训项目目录和培训机构目录,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提高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契合度。到2025年年底,开展农民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牵头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四、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十三)构建便捷交通体系。提高县城与周边大
12、中城市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织密高速公路网,到2025年年底,基本实现每县有两条以上高速通达。(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优化县城路网结构,保障慢行系统路权,打通道路微循环。统筹布局建设停车设施,推广智能引导,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加快联网公共充电桩建设,建成全省电动汽车充电“一张网”。(牵头单位:省能源局)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城镇延伸,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行全域公交。因地制宜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和过窄公路拓宽改造,到2025年年底,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4万公里。(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十四)提升安全韧性水平。提高
13、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县城应急避难场所数据库,指导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领域市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牵头单位:省应急厅)规范推动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设施建设,加强平灾转换应急管理能力。严格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推动公共建筑消防设施符合国家规范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滞蓄能力。加快城区雨水管网建设改造,开展行泄通道和雨水管网清淤、疏浚和排水泵站维护,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到2025年年底,新建改造城区雨水管网IOOO公里。(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十五)推进县城有机更新。加快改造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
14、,到2025年年底,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面改造县城燃气灰口铸铁管道、运行满30年老化管道、建构筑物违规占压管道等,加快智慧燃气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全面贯彻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改造老旧破损供水管网,新建改建水厂出厂水浊度按照0.5NTU以下设计。加强工业余热利用,加快老旧一、二级管网、换热站及室内取暖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县城集中供暖比例。(牵头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电网升级改造,推动必要的路面电网及通信网架空线入地。(牵头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省通信管理局)(十六)加快建设智慧县城。推进“双千兆”
15、网络协同部署,到2025年年底,实现5G和千兆光网在县城、乡镇和行政村普遍覆盖。推动市级“城市大脑”向下赋能,全面支撑县级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应用。实施智慧社区突破行动,推动县域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建设,完善社区配套智能公共设施,到2025年年底,建成5000个左右智慧社区。推进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设施设备动态感知和智慧化管理能力,到2025年年底,基本实现县城区域交通路网、城区管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区域的NB-IoT网络深度覆盖,按需推进农村地区移动物联网覆盖。(牵头单位: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十七)推进城乡设施互联互通
16、。加快推动城镇地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路网建设行动、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农村电网及综合能源建设行动、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现代乡村物流建设行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农村公共环境提升行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八大行动”,逐步构建“城乡统筹、均衡服务、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科学高效”的基础设施网。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落实产权所有者管护责任。(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五、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十八)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国家“千县工程”,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县域就诊率。深入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70%的县级疾控中心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人民政府 办公厅 印发 关于 推进 县城 重要 载体 城镇 建设 若干 措施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