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12年种子工程储备项目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项F1.摘要11.1 项目概况I1.2 结论与建议21.3 编制依据3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52.1 项目背景5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1.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第3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23.1 国内外小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预测123.2 本地区小麦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预测133.3 项目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及风险预测与对策14第4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54.1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154.2 技术支持单位20第5章建设地点选址分析225.1 选址原则225.2 选址依据225.3 项目建设地
2、点条件235.4 项目建设地点资源与材料供应情况235.5 项F1.建设实施的有利条件245.6 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25第6章农艺技术方案分析276.1 工艺技术选择原则276.2 农艺技术方案286.3 设备选型33第7章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377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77.2 项目建设目标387.3 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布局397.4 建设内容40第8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58.1 估算依据458.2 投资估算内容468.3 资金来源48第9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519.1 建设期限519.2 实施进度51第10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53IQI土地531.1 .规划设计53103
3、环境保护5410.4 安全将5510.5 节能55笫11章招标方案5711.1 招标组织5711.2 招标程序58H.3招投标方案58第12章组织管理与运行5912.1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5912.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61第13章效益分析6313.1 经济效益6313.2 社会效益6613.3 生态效益67笫14章结论与建议6814.1 综合评价6814.2 结论与建议68附表:附表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表附表2: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表附表3: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一览表附表4:项目招标投标事项巾请表附表5T总成本估算表附表5-2损益表附表5-3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5-4资金来源与估算表附图:附图1
4、: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原种场场区现状规划图附图2T:良种扩繁田现状图附图2-2:良种扩繁出规划布局图附图3:项目基地排灌渠系断面图附件:附件】湖北省农业厅项目申报推荐意见附件2湖北省农业厅专家组评审意见附件3湖北省农业厅专家评审组成员名单附件4襄阳市农业委员会项目呈报请示文件附件5项目规划工程建设概况附件6项目建设专班文件附件7法人证书附件8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9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附件10农作物种了经营许可证附件11湖北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证件附件12湖北省重点农业小三场证件附件13湖北省种业集团成员单位证件附件14科技奖励证书(引种与繁育研究)8人,农艺师22人,初级技术职称28人。人员
5、结构较合理,综合业务素质较高。多年来,较好地完成各项区试任务,多次被省种子管理站评为区试先进单位。此外,该场繁育推广的种子质量在省、市一直享有较高声誉,生产的种子除满足襄阳地区外,还辐射到省内荆州、荆门、孝感、黄冈、黄石、随州及河南信阳、南阳等周边地市,受到广大用种单位和农民的好评,并多次被市、区工商部门授予“质量信得过单位”。承担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12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5名。技术负责人阮吉洲,1965年生,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一直从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区域试验、农技推广等工作17年。主持各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30多项次,曾3次被授予湖北省区试先进工作者称号,在省、市级学术刊
6、物上发表有价值论文5篇。湖北省襄阳市原种场拥有批育种、生产、推广、管理、品质分析检测等层次齐全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与省内外多名知名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4.1.4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长期以来,襄阳市原种场坚持种子生产“三圃制”,坚持自育繁殖与引进繁殖相结合,所产种子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其承担的鄂恩1号引进繁殖推广工作于“八五”期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场近年引进的豫麦51小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现有优质品种资源如豫麦51、豫麦50、鄂麦12、鄂麦15、鄂麦18、鄂麦19、郑麦9023、华麦8号等20多个品种(系),其中:郑麦9023、I容武器1可用21提升机2
7、可用2显微镜1可用25种子包衣机1可用3超净工作台1可用农机具144电热鼓风干燥箱1坏损26拖拉机97台可用2台坏损5光照发芽箱1老化27大型收割机2可用6水份测定仪3可用28播种机3可用7天平1可用四植保设备16可用8小区脱离机1坏损29机动喷雾器16可用9湿度计1可用10玻璃器皿及试济1可用11PH计1可用12上填取样器1可用13上填养分速测仪1可用M电子数粒仪1可用15钟鼎式分样器1可用)6打样潺1可用17台杵1坏损18电冰箱1可用19种子低油储微也1可用20函数计算器5可用21空照1可用二种子加工设缶722仲子精选机2可用合计4. 1.6资产与财务状况襄阳市原种场注册资金1248万元,
8、资产总额8815万元,资产负债率43.19%。20率年总收入1.21亿元,其中农作物种子收入7622万元,全年盈余285万元(详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 2技术支持单位襄阳市原种场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是华中农业大学农学院,华中农大是我国规模较大、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级科研育种教学单位,5. 3项目建设地点条件建设地点地势平坦,海拔高度107米左右,高低落差不足20米;为岗地,土地肥沃,光热充沛,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5.1-15.8左右,日照时数为1740-2020小时,年降雨量750-950亳米,无霜期255天,适合小麦、玉米及多种农作物生长。5. 3.1地理位置项目区紧邻“汉十”高
9、速公路,交通便利。通讯畅通,有传真机和程控电话,移动、联通基站全面覆盖,闪特网接入场区,并已建成局域网。5. 3.2土壤状况土堞以黄棕壤为主,耕层较浅,耕性梢差,蓄水能力差,PH值6.5-8.5问,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少氮、磷,全钾比较丰富,保肥性能好。适宜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而且是种植弱中筋小麦的较理想土壤。5. 3.3社会经济条件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该场经济发展较快,职工收入较高,职工素质良好,群众参与性高,有利于项目建设。该场版图面枳13300余亩,耕地面积I100o多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UoOo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总人口1550人,职工834人,人均纯收入6700兀。6
10、. 项R建设地点资源与材料供应情况5.4.1原辅料、燃料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的可能1、所用燃料主要为煤,本地市场采购。2、加工、包装用的种子包衣剂和包装代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分别与生产厂家达成协议,可以保证项目需求。5.4.2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1、供电条件项目单位电力供应充沛,电力容量为500KW,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对电力的需求。2、水资源条件项目区年降水量750-950亳米,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在75T10n地下水埋深150-220m,地下水蕴涵丰富。引丹6干渠经过项目区,但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干渠水很难照顾到项目区的作物灌溉,在项目区域内有总面积500亩的蓄水堰(15口堰
11、,常年蓄水量50万立方米)和10眼潜水井,能为小麦良种繁育提供一定灌溉水源。3、交通条件项目单位位于紧靠襄(阳)新(野)公路,距襄阳市区仅20公里,场内已实现村村通油路,交通便利。4、通讯设施项目单位通有程控电话和国际互联网,电话、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普及率较高,通讯畅通,信息交流便捷。5.5项目建设实施的有利条件5.5.1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分管农业的书记和市长多次现场调研、安排部署,并表示为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主管部门一一市农业委员会更是高度重视,市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李光河同志多次到项目建设地点,会商建设规划和内容,现场调研
12、和指导。5.5.2有适宜的自然条件襄阳市政府制定的襄阳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开发鄂北岗地,推行岗地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化升级。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鄂北岗地中心地带,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发展小麦等作物种子和商品生产,有利于资源优势利用。5.5.3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雄厚的开发力量从业人员中有管理人员22人,专业技术人员75人,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是华农、长江大学及襄阳农校毕业分配的大中专生,也有从大中专院校调入的农业专家,这些专业技术骨干一直从事着一线基础工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长期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的熟练技术
13、工人450多人,老中青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人员整体素质高。由于一直承担小麦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展示示范,在作物试给、示范及作物栽培技术研究上,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该场有健全的销售网络,与国内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既可以保证小麦新品种的落实,乂能有效地转化科技成果。5.6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第9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9.1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即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9.2实施进度2013年1月一4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可研报告的编制和申报工作。2013年5月一9月,进行现场勘测和工程规划设计,完成
14、项目的勘测设计。2013年10月2014年6月,完成道路硬化和灌溉渠系等田间工程的建设,同时进行设备的购置工作。2014年7月一8月,完成土壤平整、深翻、改良等地力建设工作。2014年9月11月,进行仪曙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014年12月,对项目建设进行总结和自查,编制竣工决算等文件,准备竣工验收(详见表97)。式9-1实施进度计划表2013年项目号名称2014年1231567891011121234567891011II编制与申报勘测设计设备购置地力建设设备安烈调试检查验收第10章土地、规划、环保和节能10.1土地原种场有耕地13300亩,均为原种场的自有土地,不存在土地租赁或者征地问题。(
15、详见土地使用权证明)。10.2.规划设计规划项目区襄阳市原种场的Uooo亩地均为繁育用地。其中一分场的1550亩、二分场1920亩、三分场2550亩、四分场2650亩、五分场1400亩,六分场930亩,其中100O亩作为原种扩繁基地,其余的100Oo亩作为良种繁育基地。总体规划符合市里以及单位的要求。10.3环境保护10.3.1项目区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地周围是农业生产区域,附近无严重污染源,环境现状良好,对农作物种子的高产优质起到/重要作用。10.3.2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扩大小麦良种繁育规模,改善和提高专用小麦良种生产质量,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不需要配置大、重型机械设备影
16、响环境,只在种子加工过程中产生少量粉尘,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后,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由于小麦是绿色植物,具有净化、改善当地空气质量的作用,不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10.3.3污染治理及利用1)噪音在工艺上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减震措施,并通过安装局部的隔音装置加以治理。2)粉尘控制粉尘污染应与工艺设备相结合,在生产线的粉尘产生处没除尘设备,并加强生产车间内通风。在厂区内适宜场所种植绿化带,改善工作环境。3)绿化为J降低污染,美化工作环境,在厂区利用道路两旁,空地进行多种形式的绿化,提高绿化根盖率。万吨。目前,我省总制粉能力已跃居全国笫一位。其中,技改后日处理能力达2200吨的郑
17、州金苑面粉实业公司,已成为全国加工规模最大的制粉企业之全省已有过半的市、县磨粉厂,能够生产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专用粉。以多品种、小包装不唔用、桐仍主要艇的“金行、“神象”、“舒丰”、“双鱼”、“雪健”、“新良”面粉等,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叽(2)食品生产优势日益显现。到2003年,全省食品加工已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主要分布在粮食、商业、轻工等部门及个体私人经营,形成了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国有及限额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1672家,固定资产净值208.70万元,从业36.6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568.24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总额的15.69%;完成工业增加值188.O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小麦 良种 繁育 基地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9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