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报告.doc
《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铁道车辆平稳性分析1.车辆平稳性评价指标sperling平稳性指标欧洲铁路联盟以与前社会主义国家铁路合作组织均采用平稳性指数来评定车辆的运行品质。等人在大量单一频率振动的实验根底上提出影响车辆平稳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位移对时间的三次导数,亦即z=a加速度变化率。假如上式两边均乘以车体质量Mc,并将之积改写为F,如此Mcz=F。由此可见,z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力F的变化率的增减变化引起冲动的感觉。如果车体的简谐振动为z=z0sint,如此z=-z03sint,其幅值为:zmax=z0(2f)3(1)影响平稳性指数的另一个因素是振动时的动能大小,车体振动时的最大动能为:12Mc
2、z2=12Mcz02=12Mcz02f2=Ed(2)所以:z02f2=2EdMc(3)sperling在确定平稳性指数时,把反映冲动的z0(2f)3和反映振动动能z02f2的乘积25z03f5作为衡量标准来评定车辆运行平稳性。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数的经验公式为:W=2.710z03f5Ff=0.89610a3fFf(4)式中 z0振幅cm;f振动频率Hz;a加速度cm/s2,其值为:a=z02f2;Ff与振动频率有关的加权系数。Ff对于垂向振动和横向振动是不同的,具体情况见表1。表1 振动频率与加权系数关系对于垂向振动的加权系数对于横向振动的加权系f的取值X围HzFf公式f的取值X围HzFf公式0
3、.Ff=0.325f2Ff=0.8f25.920Ff=400f2Ff=650f2大于201大于261以上的平稳性指数只适用一种频率一个振幅的单一振动,但实际上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的振动是随机的,即振动频率和振幅都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在整理车辆平稳性指数时,通常把实测的车辆振动加速度按频率分解,进展频谱分析,求出每段频率X围的振幅值,然后对每一频段计算各自的平稳性指数,然后再求出全部频率段总的平稳性指数:W=W110+W210+Wn100.1(5)Sperling平稳性指标等级一般分为5级,sperling乘坐舒适度指标一般分为4级。但在两级之间可按要求进一步细化。根据W值来评定平稳性等级表见表2
4、表2 车辆运行平稳性与舒适度指标与等级W值运行品质W值乘坐舒适度对振动的感觉1很好1刚能感觉2好2明显感觉3满意2.5更明显但无不快4可以运行3强烈,不正常,但还能忍受3.25很不正常4.5运行不合格3.5极不正常,可厌,烦恼,不能长时忍受5危险4极可厌,长时忍受有害我国也主要用平稳性指标来评定车辆运行性能,但对等级做了简化,见表3。表3 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与等级平稳性等级评定平稳性指标客车机车货车1优2良好3合格对sperling评价方法的分析:1.该评价方法仅按照某一个方向的平稳性指标等级来判断车辆的性能是不全面的,需要同时考虑垂向与横向振动对人体的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影响,因为有时根据垂向振
5、动确定的平稳性指标等级与根据横向振动确定的平稳性指标等级存在较大的差异。2.该评价方法不够灵敏。由于人体对不同振动频率的反响不同,当对应某一频率X围的平稳性指标值很大值大于,在该窄带中的振动已超出了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但在其它频带中值都很小,由于该方向总的平稳性指标是不同振动频率的平稳性指标求和,因而可能该方向总的砰值并不大,从而认为该车辆的平稳性能符合要求是不正确的。1.2 ISO2631标准1.2.1 ISO2631标准概述ISO2631是有关人体承受振动评价的国际标准,它是由ISO/TC108,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SC4一一人体承受的机械振动与冲击技术委员会指
6、定的权威性标准,得到世界的公认。首次颁布工标准,该标准的目的是量化人体受到从固体外表传到人体过程中主要频率X围在一振动暴露极限值。应用于预测在特定频率X围内随机或非周期振动信号的频谱,自从此标准颁布以来经历了几次的修改。这些极限标准的制定是根据三条普遍公认的认知准如此而来的保持舒适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或健康,三个标准分别依据三条准如此定义为“减少舒适性界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和“暴露极限。其具体是在180Hz频率X围内定义了三条区域界限ISO 2631/1.1.疲劳降低效率界限:这个界限确定了人体暴露于振动的时间极限,如果超过该极限,人们的工作就视为进展一项危险的损害工作效率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受时
7、间影响较大的工作,如车辆驾驶员等。2.暴露时间极限:这个极限值与人体的健康和安全保护有关,在没有特别理由和事先警告,我们一般是不建议在暴露极限X围外进展工作,甚至没有任何工作任务允许在暴露极限X围外完成。3.减少舒适界限:此界限涉与到人体的舒适性保护,它是有关人在乘坐交通运输工具时,人们进展诸如吃饭、阅读和写作行为的难易程度问题。1.2.2 ISO2631的几种评价方法1.2.2.1 ISO2631的总的加权值评价法总的加权值评价法是在某一方向上所有加速度均方根值分量的方值和根值作为评价指标。PW=i=120pwi2(6)但是,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在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承受带宽随机振动的根底上的,
8、这样就会导致在某窄带中加速度均方根值远远超过了允许值,但在其他频带中加速度均方根值较小,由于补偿作用,使总的加权值不大。并且没有考虑不同振动方向对人体的共同影响以与可能出现某些车辆在不同车速段与不同的运行线路人体所承受的振动时间有较大差异时,导致对车辆平稳性能产生误判。1.2.2.2 采用三分之一倍频带法进展评价该方法将人体受振敏感频率080Hz用三分之一倍频程法分为20个频段,较倍频带、窄带分析能更准确诊断信号。三分之一倍频带法认为许多三分之一倍频带中对人体产生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由人体感觉的振动强度最大的(折算到人体敏感频带X围以后)那一个三分之一倍频带所造成。将算得的值与标准曲线对照从而得
9、到各参数的评价值。方法简洁,便于操纵。按照这种评价方法,人能够承受的时间均为4h,由此而认为这两种车辆的平稳性能一样,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三分之一倍频程评价法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不同频率加速度均方根值对人体的总体主观感觉的影响与不同方向振动的影响。 1.2.2.3加权加速度单值评价法 IS02631标准指出振动频谱包含多个振动分量或是一个宽频带的振动时,使用加权加速度有效值方法更适宜。据此,结合铁道车辆的实际振动情况,从该标准推荐的几种数据处理法中选取频率分析或加权滤波网络的单值评价法。加权加速度有效值A定义为:A=i=1nKiai2(7)式中:ai一个频率组的振动加速度m/s2;Ki频率加权
10、函数;见表4。N频率分组数,与频谱带宽相关。表4 频率加权函数频率Hz1/3倍频程中心频率加权系数垂向振动纵向振动1.00.51.01.250.561.01.60.631.02.00.711.02.50.80.83.150.90.634.01.00.55.01.00.46.31.00.3158.01.00.2510.00.80.212.50.830.1816.00.500.125当采用加权滤波网络时,Aw等效地定义为:A=1Ta2tdt(8)式中:a(t)经加权滤波后的加速度时间历程。1.3 UIC513R欧洲铁路联盟标准欧洲规XEUROCODE对客车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的评定标准见表5,车体横
11、向振动加速度没有考虑。我国均采用最大振动加速度amax和司机室振动加速度有效值aw来评定,标准如表6表5 “EURCODE关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评定标准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车体垂向加速度cms2100130200表6 我国机车振动加速度平稳性评定等级评价等级amaxmm2awmm2垂向横向垂向横向优2.451.470.3930.273良好2.951.960.5860.407合格3.632.450.8400.5801.4 GB5595-85标准与TB/T-2360-93标准分析我国制定的GB5595-85铁道车辆动力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X标准根本上与平稳性指标评价法一样,因此存在的问题也类同这里
12、的TB/T-2360-93标准主要从机车的振动加速度方面对平稳性进展侧面的反映。因为当振动加速度增大,列车的平稳性就会降低。但是,这种评价方法比拟死板,不能直接反映出机车的平稳性,而且各加速度级间差距比拟大,这使得测试的准确性降低。1.5 本文评价指标的选择车辆的运行平稳性是评价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 Sperling 运行平稳性指标,该指标基于大量试验而制定,用于评价车辆本身的运行品质和乘客乘坐舒适度。其指标的大小与车辆的振动加速度和振动频率有关,横向与垂向的计算方法不同其计算方法与评定标准见第一节。2.车辆模型建立2.1 车辆详细参数如图1所示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中,轴箱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道 车辆 平稳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