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ppt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ppt(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提 纲,迎评回顾迎评准备迎评体会,等级评审回顾,专家组成:卫生部和省内专家组成检查方法:追踪法,全方位,无缝隙检查科室: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室、介入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口腔科等检查内容:布局流程、手卫生、医疗废物、多重耐药菌、质量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环境卫生监测、目标性监测,等级评审回顾,直接标准第三章:手卫生内容共计2大项,2小节,其中C5条,B3条,A2条 第四章:二十、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内容共计8大项(其中2项核心),等级评审回顾,间接标准重点科室:ICU、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感染性疾病科、新生儿室、介入、口腔科、检验科等涉及到院
2、感的条款若干。行政后勤科室:药剂科、设备科、污水处理、医疗垃圾暂存、消毒设备维护、爱卫会等。,如何做好迎评准备,思想准备 理解理念:持续改进,对医院是契机、是机遇。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点,涉及多部门、多学科 严格落实:医务人员的依从性是落实管理的基本。资料准备 专人负责,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作用。研读细则,逐条解读,明确支持材料。对科室职责、制度进行改进完善,知晓率。院科两级医院感染质量改进资料(重点)。整理问题,分类汇报,总结分析。工作准备 主要抓落实,资料准备,研读细则,逐条分析,明确支持材料,资料准备,管理制度改进、更新,落实医院感染有关规范,资料准备,管理制度改进、更新
3、,要与实际工作相符,资料准备,资料格式上体现持续改进,资料准备,突出重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制度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预防、控制措施三、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四、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方案五、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资料准备,突出重点第五章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一节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二节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三节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四节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五节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六节 山东大学第二
4、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第七节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第六章 医院感染应急管理第一节、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应急处置预案第二节、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第三节、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第四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发现问题的应急预案,资料准备,突出重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泌尿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消化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产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整理问题,分类汇报,总结分析,定向汇报、逐项解决1、需要医院层
5、面解决的问题2、需要行政部门协调的问题3、需要科室人员落实的问题,资料上交,资料上交,资料上交,科室资料准备,专人负责,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作用。组长:科主任、护士长成员: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科室资料准备,1、医院感染管理登记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名单(第1部分):更新及时,体现工作的衔接。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度(第2部分)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职责(第3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上级文件目录(第4部分)医院感染监测反馈(第5部分)医院感染培训记录(院科两级培训)(第6部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记录(重点、详细)(第7部分)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会议记录(第8部分)医院感染事件的记录(
6、第9部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督导反馈书(第10部分)科室职业暴露登记。(第11部分),科室资料准备,科室医院感染质量改进模板一、医院感染管理科检查问题:20XX年X月,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我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时提出了XXXXXXXXX等问题。二、科室自查问题:本月科室自查发现XXXXXXXXX等问题。三、整改措施:根据上述问题,X月X日晨会(或其它会议形式)中,X主任及护士长将相关问题向大家作了通报,并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2、3、四、持续改进情况针对上月我科室存在的XXXXXXXXX问题,督促相关人员进行了整改,问题已得到解决。(或者本月又出现相同问题,说明XXXXXXXXXXXXXX,下一
7、步,将加强XXXXXXX,进一步改进相关问题)等等。上述格式提供给科室参考,基本条目要包括全面,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记录。具体问题要标明责任人及改进情况。,科室资料准备,2、医院感染日常工作有关的登记(1)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2)常用物品消毒灭菌登记本(3)紫外线照射登记本(4)空气消毒机消毒登记(5)终末消毒登记本(6)多重耐药菌登记本或危急值管理3、个人的培训学习记录,工作准备,1.医务人员手卫生,6.围术期抗菌药物管理,4.耗材和消毒药械管理,5.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及监测,3.多重耐药菌管理,2.医疗垃圾处置,7.重点科室管理,1.医务人员手卫生,手卫生考核要求知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
8、晓率100%洗手依从性:95%,计算方法,检查方法。洗手正确率:95%,新生儿室、手术室等重点科室C级100%,熟练,时间15S。科内考核:合格率100%,科主任、卫生员,人人过关,卫生手洗手设施要求洗手图、洗手池、流动水水龙头(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清洁剂(建议使用洗手液,需要注意的是:如使用固体肥皂,应悬挂晾干、保持干燥)干手用品:干手纸、干手毛巾、干手器等手消毒剂:治疗车、病历
9、车、重症监护病床、病区走廊、诊桌等处需要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开启日期、无损坏、配备量)手消毒剂领用量可能作为评价手卫生的客观指标,手卫生设施,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f)处理
10、药物或配餐前。重点:护理操作前后、诊疗操作前后、查房接触病人前后等。,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的步骤,双手相互揉搓,揉搓时注意覆盖整个手部的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整个双手达到消毒的目的。应特别注意指甲、大拇指和指缝部位。,2.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医院废物 生活废物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医疗废物 病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的包装要求生活废物黑色袋医疗垃圾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包装袋,锐器: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处置要求1.感染性废物:不可过满,3/4满时扎口,保持垃圾桶清洁,及时收集扎口,扎口处贴标签,信息全面
11、,不可直接放在处置间及电梯门口地面上,垃圾桶放在医务人员可控范围内。2.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应在登记本中体现。3.锐器的处置:哪些放锐器盒?不可过满,盒盖要盖严,避免针头外露,3/4满时收集,封口,套黄色垃圾袋,贴标签,注明信息。4.医疗垃圾交接登记本中,锐器登记量应与实际产生量相符,从登记情况体现医疗废物的日产日清。5.医疗垃圾当面交接,有护士负责,出现问题,责任人。6.对于医疗垃圾产生量较多的科室,督促收集人员及时收集,暂时储存可采取增加垃圾桶数量或使用大桶的方式,避免垃圾堆积。7.禁止垃圾混装现象发生,从每月生活垃圾台处检查情况来看,每月都有部分科室存在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
12、的现象,多为棉棒或口罩、纱布等。做好科内培训,人人皆知。,医疗垃圾收集、暂存处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1、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过程中,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帽子、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止受到健康损害。2、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3、加强学习,熟悉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知识。4、在与医疗垃圾集中处置机构进行交接时,应保证双方在场,当面交接,并做好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5、与专业垃圾处置公司签订处置合同,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管理 持续 改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