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docx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零售业上接生产、下连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先导产业之一,直接影响和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高低。零售业也是中国近年来改革中变化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由于其点多面广、零星分散、渠道多、门槛低等特点,因而具有广泛吸纳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并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要,改善生活体验。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走过了具有跨越性和巨变性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行业规模、发展速度,还是组织业态创新、现代化水平提升以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行业发展历程1、高速发展但I1.荡较大(1978年1990年)新中国成
2、立初期,优先选择发展了重工业。虽然见证了原子弹、氢弹的成功实验,但代价便是产业的不平衡以及轻工业的滞后。无论是人们吃的粮食、还是穿的衣服鞋子,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一系列把重心放到经济和消费的改革开放政策,慢慢改变了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国内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制度,国家不再抑制物料生产和销售,希望通过投资和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这一时期,需求旺盛,但产能效率底下,因此,此时的国内零售处于发展初期,业态表现为百货商店、杂货铺。这段时期,社会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14.96%,这也是中国商业破立尝试最丰富的阶段,一切都是新的,各种业态都有机会,在胆大、无知也无畏的实践中,各种首家、最
3、新、第一不断产生。这段时期的大事件有:1981年零售企业信息化开始;1982年12月海淀超级菜场成立;1984年4月北京出现自选商场;1984年5月北京出现专业电脑市场:1985年全国最大的天津南市食品街开放、中关村电脑街开放:1987年,第一家国际餐饮企业肯德基进入中国,1990年首家披萨饼餐厅营业、首家麦当劳营业:1990年12月26口中国第一家连锁超市-东莞美佳超市开业等。2、高速增长但快速回落(1990年1998年)这阶段,社会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21.99%,各种全新业态、新业种继续新出,经营探讨也逐渐走向规模和质量探索阶段,连锁、合资、整合、信息化、升级等行业热点开始出现。这段时期
4、的大事件有:1991年4月14口上海市政府财贸办公室与口本八佰伴签定中国第一份试办中外合资特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意向书,拉开外资零售入华序幕:1992年1月24日,首家条码自选商场在沪开业,北京燕莎和赛特购物中心开业,开启现代仃货新时代;1993年连锁发展开始成为行业的普遍认识,首家仓储式超市广客隆开业:1995年第一家外资零售麦德龙被批准在所有城市运营,家乐福进入中国:1996年8月,沃尔玛进入中国:天河城在广州开业,被视为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元年:1996年,中国大陆第一个专业购物频道北京BTV走入大众生活。1997年,哈尔滨建成中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1998年,大润发在上海开设了中国首
5、家门店;自动售货机开始大面积进入市场。随着不断增强的市场竞争和国内外品牌的涌入,大型百货商场成为了主要的销售场所。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西单大悦城、上海南京东路的恒隆广场等,这些商场以其规模较大、品类齐全、种类繁多的优势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沃尔玛、万客隆、麦德龙、乐天等外资超市纷纷在一二线城市落地,本地原生零售业损失惨重。以1997年为例,北上广深等城市中的212家百货商场中有119家首次出现了利润下滑,1998年甚至被称为“百货倒闭年”。3、趋势性增长(1998年2008年)这一阶段,社会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13.15%。期间,跑马圈地、开店扩张、源头采购成为主题,以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
6、O为窗口期,以国有力量和外资主导的零傕业全面发展,本土势力在学习、模仿及人才流动中也在积蓄能量,尤其是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石的零传革命,快速的走过萌芽期和发展期,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力量:但同时,粗犷发展、零供矛盾、资源浪费、竞争力缺失等情况也十分严重,这样一阶段的疯狂,以2008年金融危机收尾。这段时期的大事件有:1999年中国第一家C2C电子商务平台8848诞生,1个月以后阿里巴巴上线;2003年C2C模式的淘宝网诞生;2004年,京东商城的前身京东多媒体上线,正式进军电子商务:2006年腾讯成立拍拍:2008年唯品会成立。21世纪初,购物中心在中国迅速普及。购物中心通常集中了大量的品牌
7、商铺、娱乐、美食等元素,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好去处。最流行的购物中心主要有北京燕莎、深圳华润万象城、上海的环球港、上海恒隆广场等。4、增幅回落、转型变革(2008年2016年)这一阶段,中国社零在高位上保持年均增长率13.76%,这一阶段是中国寄传的分岔期,一是传统零售的本土力量不断起势,有超越外资之势:二是电商特别是移动电商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并且以席卷之势,影响着中国的各行各业。这一阶段的颗粒度值得进一步划小,特别12年之后,实体零售集体失语,据中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2011年至2016年,我国百家重点线下零售企业(包含超市与百货等)增速从22.6%跌至-0.5%,其中2014年我国
8、线下零售行业共关店200多家,堪称历史之最。2014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主要零售企业(百货、超市)共计关闭201家门店,较2013年关闭35家,同比增长474.29%,包括沃尔玛、乐购、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头部品牌。现如今回头看,发展电商业务是必经之路,然而,在那个时候,对于线下零售业来说,要不要发展线上,如何发展线上都是未知。线上技术对行业革命性改变的潜力曾被线下零售低估,也包括零售头部品牌。5、新零售一触合+体验(2017年-至今)这一阶段,社会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7.90%。这一阶段零售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
9、改造,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2016年10月,马云率先提出了新零售概念。2016年11月11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件创新转型的意见(国办发(2016)78号),明确了推动我国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在调整商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跨界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意见在促进线上线下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融合的问题上强调: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终化的全渠道布局。据支付宝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近100O家大型购物
10、中心、5万家超市便利店、55万家餐厅参加了双十二活动。2017年6月,盒马鲜生北京首店开业,新零售时代拉开序幕。2017年作为中国线上线下融合的实践年,在消费升级以及数据驱动的大背景下,推动了线下零傕业的新一轮变革,线上线下融合才能更好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新零令推动实体门店体验再升级。线上品牌会逐渐布局线下渠道,使得线上与线下渠道有机融合,形成全渠道资源共享。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为同一个世界,过去处在突出地位的消费数字化成为了发展的手段。近一两年,线上线下、新旧零令争论才似乎逐渐归于一统,数字化成为基础设施,融合成为基本认知,只是这一过程今天还在继续,因为巨大的存量换装还需要一个资金投
11、入和成本消化的过程,线上线下不再是平行的两条线。消费者不再受区域、时段和店面等因素限制,零售行业终将发展成面向线上线下全客群,提供全渠道、全品类、全时段、全体验的新型零作模式。二、行业背景分析零售业是国内消费的主要承担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我国零售模式也随之快速发展。为了规范、促进我国零售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我国售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时间一200(.20113)|商贸物浓发收弓闺后!口的通知2OIIJj-1.iHi1.fXWIf1.的QWI20124N1.2OI29H2OI3MJ(得低波通费川提修说通效率株裔工。方案的通知.2Q
12、135J1,2014IOJj2014年I1.月(浏化流通体制这至加快滩均严发M用心I叁海1.或工O的通处美了保遇内出流通1?康发底的匕响儿X于佻道中小商贯流通企业做Ui发娓的指血也2016年7月育务发不卜一个HtUfHfi)20161.1.jXJ1.f功实体等野创勒出M的意她20177中国零件行业发战报告(2016/2017年)2OI8_2019年BJ1.2020年4月纺Jia必完拆也八零代命业联系制收的通加)2020年”J数字化料P伏仲“动仪2020年9月美以新业余新校收11款51消优加快的点她202K1.:川202I年6月-中华人民共知国BUC经济利”介发展与Wt-KMU42O3S(大下加
13、张以域商针体系健设促遗米村泊黄的意她2021年7J1.城市Wf1.i竹幺商V.建设技术招南(泼打2021年10”1B1ImUUtt2022年I美于印发IWK-收字经济发底蝮划的通如2022年2月(X卜印发t1.n1.h推逍农H现代化通加的通知)2022年4月美广印发2022年政务公开工什要点的通知CXJa步H放消雷潜力佻送消费精续愎的盘帖近十年来零售行业整体销售增速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变化基本一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平稳,零售业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趋势相符。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国民经济顶住压力
14、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相较国际主要经济体增速较快,在疫情对实体经济冲击下,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从增长变动趋势来看,2012-2022年间,中国全国GDP从51.9万亿元增长至121万亿元。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国际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20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是42.2%,2010年下降到33.4%,2022年进一步下降到30.5%,虽然三年疫情,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有上下波动,但相较于1978年,已经下降了33.4%0这意味着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外,有更多的钱用于其他用途。在消费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零售业态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般认
15、为,恩格尔系数在40%的阶段,促进了超市的大发展,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以下时,消费更加多样化,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时尚生活,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实体商店仍然有较大的发展机遇。20多年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下降趋势明显,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化,对应的都是上万亿的消费,对我国的零售业影响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1.)比2021年上涨2%,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与零售行业相关性极强。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持续降低了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消费预期转弱致使消费需求持续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一季度开始呈现断崖式下滑。此外,2022年11月以
16、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登加第一轮感染高峰的度过,2023年元旦假期居民出行、线下消费等逐步增多,消责者信心有所修复。2021年11月2023年4月中S1.居民消费价格福数变化情况IM1.“3/m/VWM图源:南通九鼎君策根据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任何行业的兴起和发展都是由需求拉动的,行业的需求决定了行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也决定了不同行业的兴衰。20132022年中民J1.gg的安化图源:南通九鼎君策过去十年,随着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消费支出在不同消费门类均有所增加,消费结构变化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总体上趋于升级。居民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升级类消费需求继续释放)是零售行
17、业发展的主要动力。F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也隙之提高。据数据统计,从2013年到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人民币18310.8元增长到人民币36883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人民币13220.4元增长到人民币24538元。同时,居民其他收入占比不断提升,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收入结构的变化将增强国内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增加非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消费需求,目前中国国民消班结构处于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升级类消费需求继续释放,即从以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以住、行、教育等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过渡,消费者购物不再满足于温饱,越来越追求个人发展、
18、身心健康、感情升华。消费支出从基础生活类商品逐渐向绿色健康商品、智能商品、时尚高端商品转变。消费升级助推了零售新业态的发展。技术环境来看,国内大批技术进入应用爆发期,加速传统零售数字化升级,智能设备、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快速提升,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平台和模式将发生深刻改变,这为新零售推进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伴随着5G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消费新理念促进了新的业态,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激发了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不仅出现了智慈零售、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宜播卖货等新业态,也加速了传统零售产业的变革,5G,大数据、云“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正在消费市场引发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
19、革,并通过优化消费体验、创新消费场景等方式,激发了中国实体零售行业新的市场消费需求。技术革命往往引领着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信息革命、智能革命的爆发使得零售业发生迭代并深刻影响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组织方式。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就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零售业将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一方面持续推动全渠道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商品供给和更加便利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全面把握消班行为,深度挖掘消费潜力,优化供需匹配,犷大服务供给,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三、中国零售发展现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零售 行业 发展 现状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7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