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 .docx
《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 .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为积极应对洪涝及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预案要素。总指挥的XX局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作战、协调、专家、通信、战保、政宣等6个功能组。(一)调派机制:“四级灾情四级调,跨区域相互支援”。即划分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灾情,对应45人、75人、100人、150人的梯次力量调派方案,划定市内1、2.4小时漕援圈,由XX局指挥中心对接增援单位,根据灾情实际,统筹分配救援任务。(二)作战编队:“1+6+1”专业力量编队化作战。即1支XX局级抗洪
2、抢险救援队(城区四大队+训保基地)、6支站级抗洪抢险救援分队、1支机动力量27人(新消防员),共计132人。(三)救援行动:“救排转保堵”五套战法程序化施救。即针对水域救人、城市排涝、物资转移、重点目标保护、堤坝封堵等救援任务,细化救援环节,明确具体救援程序、处置方法、战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四)综合保障:“运生装通技”五大方面高标准保障。即紧紧围绕运输保障、生活保障、装备保障、通信保障、技术保障五大方面,加大物资储备和调运力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随时“拉得出、供得上、保得好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发生的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
3、灾害以及由洪水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漫坝溃堤等次生衍生灾害。三、指挥机构在市政府及市应急管理局统一领导下,XX局成立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实行前方与后方协同指挥运行机制,即在灾害发生地设立前方指挥部,在指挥中心设立后方指挥部,统筹组织指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参加抗洪抢险救援工作。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各功能组组长及参战大队级指挥员。(一)前方指挥部职责:前方指挥部主要负责研究制定总体救援行动方案,确定技战术措施和处置对策,组织指挥现场参战力量开展抗洪抢险救援,下设作战指挥、综合协调、技术专家、通信保障、战勤保障、政宣督察等功能组。(三)流域分指挥部按照全市江河划分为三个流域,分别在所在流域灾害
4、发生地现场设立分指挥部,坚持“属地指挥、战区协同组织指挥原则,XX局未到场时由灾害发生地大队牵头组织指挥流域内力量参战。(四)抗洪抢险预备队为做好XX市重大险情防范,预防XX局现有力量跨区域增援其他地市后的力量出现“真空区”,将新消防员集训队编为抗洪抢险预备队。遂行全市抗洪抢险任务:按照集训队现有殡制执行,由集训队队长领受命令,根据命令要求分派任务,实施一线作战。补充执勤力量“真空区”:由集训队选派组训干部和班长骨干带队进入驻勤,接受驻勤单位领导,参与驻勤单位日常执勤任务。四、灾害分级根据洪涝灾害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洪涝灾害。(一)一般洪涝灾害1.在XX市内某
5、一流域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2 .一条中河发生接近20年一遇洪水或多条小河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或对城市(城镇)防洪有重大影响的小河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大洪水。3 .保护城镇或5万亩农田的小河干流堤防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决口。4 .小(二)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垮坝。5 .暴雨可能或已经导致城市发生内涝,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等。(二)较大洪涝灾害1 .X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接近2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2 .多条中河同时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或一条中河发生20年一遇洪水。3 .中河干流堤防出现多处较大险情可能发生决口。4 .小(一)型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垮坝。5 .暴雨可能或已经导致城市
6、发生较大范围内涝灾害或其他次生灾害,对交通、通信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三)严重洪涝灾害1.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大洪水。2多条中河同时发生接近20年一遇洪水或一条中河发生50年一遇及以上特大洪水。3 .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可能决口。4 .中型水库及重点小(一)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可能发生垮坝。5 .暴雨可能或已经导致城市发生严重范围内涝灾害或其他次生灾害,对交通、通信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重大影响。(四)特别严重洪涝灾害1 .X市内某一流域发生50年一遇及以上特大洪水。2 .多条中河同时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大洪水。3 .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及堤防可能决口。4 .
7、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出现垮坝征兆可能垮坝。5 .暴雨可能或已经引发大面积城乡渍涝或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灾害,形成其他次生灾害,对交通、通信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重大影响。五、响应等级及力量编成按照一般、较大、严重、特别严重洪涝灾害分级,对应由低至高设定为IV、in、II、1级应急救援响应,梯次调集40、75、100、150人的应急救援力量。同时,按照“就近调动”原则,为便于救援力量及装备器材快速集结于现场。六、救援行动规程(一)接警出动1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或上级指令时,应问清掌握敕援类别、灾害规模、人员被困等情况。2 .迅速调派抗洪抢险前置驻勤力量、专业力量(XX局级救援队、站级救援分队)、
8、机动突击力量以及战勤保障力量到场实施敕援,视情调集社会应急力量协同救援。3 .与属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工作对接,进一步明确消防救援队伍救援任务。4 .与出动的敕援队伍保持通信畅通,提示行动要点和安全事项,动态掌握救援进展情况等。(二)组织指挥1.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后,在安全区域集结人员装备,向抗洪抢险现场指挥部报到,并领受救援任务。2 .成立消防救援现场指挥部,在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自成作战指挥体系,并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3 .根据救援任务,制定救援行动方案,主要包括搜救或排险的对象、作战力量的部署、与地方力量的协同等内容,迅速展开救援行动。(三)救援行动1 .搜救水域遇险人
9、员(1)组织灾情侦察。询问知情人,初步了解遇险人员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受水势威胁的程度等情况;利用无人机或消防舟(艇)进行水域侦察,查明遇险人员的具体位置和数量、被困状态情况,确定救人的途径和方式等。(2)开展灾情评估。根据侦察情况,指挥员对遇险人员所处环境、水情态势、救助可行性、行动安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作业行动方案。(3)实施救人作业。灵活选用或组合应用水域救人方法,实施多途径敕人。水面敕助法,利用抛投救生圈、救生衣、水面漂浮绳、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等器材营救遇险人员。入水救助法,利用涉水、游水、潜水等方法营敕遇险人员。船艇救助法,利用消防船(艇)、冲锋舟、橡皮.孤营救遇险人员。绳桥救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洪涝灾害跨区域抢险救援预案 洪涝灾害 跨区 抢险 救援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7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