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振兴五年行动计划.docx
《城市科技振兴五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科技振兴五年行动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科技振兴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深入实施科技振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坚持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奋力跑出创新引领振兴发展的加速度,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把创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基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全社会协同联动为手段,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通过科学技术突破,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建设现代化先行城市,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城
2、市提供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提升能力。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强化原创成果产出的导向,布局补短板和扬长板并重的创新链,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全面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和供给能力。坚持支撑发展。坚持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全面融入全国科技创新网络,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推动新经济业态换道超车、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对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支撑。坚持人才为本。坚持把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改革出发点和政策着力点,做优创新人才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成长环境,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储备和内生动
3、力。坚持协同联动。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全面部署,构建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衔接配套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全面激活,科技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成为创新发展人才集聚高地和交流合作基地,建成有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核心技术攻坚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在产业振兴、农业振兴等领域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转化IOOo项科技成果。科技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4、突破3000家。科技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科技创新平台达至U30家。二.重点任务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攻关,充分激发创新潜能,突出科技的引领性,为城市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L数字技术。瞄准数字科技前沿,布局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前沿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数据与智能、集成化芯片等研究,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充分发挥数据、科技、人才、平台、场景等优势,组织优势单位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数字化关键环节的应用技术攻关,力促数字技术与重点产业深度渗透融合,攻克工业软件、智
5、能制造、智慧农业、网络安全等领域应用技术难题。依托数字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升级,在医疗康养、教育、文旅、展览、物流等方面强化数字化平台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增强数字技术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2、生物技术。把握生物科技前沿发展态势,组织和引进相关机构,创新发展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再生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工程技术,深度推进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融合工程,着力解决前沿战略领域及产业发展中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科学问题。瞄准生物领域高质量发展重大科技需求,重点围绕未来能够产生重大成果,并能带来产业升级换代或具有市场潜力的颠覆性技术开展创新,开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育种计算设计、基因合成、
6、蛋白质细胞工厂等关键技术,推动在大健康、创新药物开发、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生物基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提升产业层级,支撑生物产业快速壮大。3、创意设计产业技术。推动创意设计理念、方法、内容、业态、模式等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支持高校院所、企业加强创意设计理论、方法、技术等基础研究,研发设计软件、建模渲染、虚拟现实、样板制造等设计工具。推动工业软件建模引擎发展,促进专用设计及仿真软件应用。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开展文化形态与体验集成创新、服务模式创新与业态融合方法、渠道与用户关联关系的跨平台协同挖掘技术、基于认知计算的全媒体推荐分发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数字应用。(二)打造科技振兴发展新引
7、擎1、电子信息技术。加强电子元器件及专用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拓展集成电路、电子材料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围绕数据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推动制造、交通、生态、医疗、社会治理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智慧应用,研发自主开源工业软件,突破芯片材料、智能感知、物联组网等工业互联网硬件核心技术。加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技术攻关,开展人机交互、机器智能、集群协同等装备研制,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物流与仓储、网络设备资源协同制造、智能成套生产线建设。2、新材料技术。推动新材料产业向轻量化、智能化、极端化方向发展,在碳基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生物基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煤制石墨烯、石墨烯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8、高强高韧铝合金制造、特种焊接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向精深加工领域延展,实现新材料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3、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完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围绕精密超精密、电力装备、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部署研发方向,重点开展精密铸锻造技术与工艺、特种材料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数控设备智能化运维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装备的研制,推动制造业向智造转变,为工业强省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4、农机装备制造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支撑高端智能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加强高端农机装备核心部件的研发,开展农机高性能部件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促进主要农作物、规模养殖、设施
9、种植等高端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围绕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以及蔬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发展农业生产全程高端智能机械化装备和农业机器人。开展农机物联网、高精度农机作业监测、机械式苗间除草技术、精准施肥装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重点机具上的应用。(三)借助科技助力新旧动能转换1、能源技术。在氢能、氨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电网及储能系统、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可再生能源等方向,开展先进制氢技术及装备、储氢技术及装备、微电网系统及智能化检测设备、钢液流电池、生物质能源制备、生物质原料高值化利用、太阳能光伏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设备研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绿色多元的新能源体系,引领寒地零碳能源转型发展。
10、开展绿色智慧交通、低碳建筑材料技术研发。2、化工技术。围绕油气与石油化工,开展高性能非贵金属润滑油加氢异构化、乙烯裂解炉抑制结焦、天然气直接催化转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设备研制,支撑石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依托地区煤焦化副产品,开展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推动煤炭从燃料到原料到材料,助力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延伸。3、食品加工技术。加快研发绿色有机食品、功能食品、特色食品等产品,开展绿色有机品种种植区域布局、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加强杂粮、高品质畜禽产品、绿色蔬菜、特色食用菌、野生坚果与浆果、休闲保健食品、特色饮品等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强化水稻、玉米、蔬菜、马铃薯、乳制品、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科技 振兴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