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docx
《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全市水利水务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加快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以建设水利现代化先行市为目标,统筹安全与发展,强化变革创新,打造“防洪网、供水网、水生态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水网,构建以数字化改革为核心的水利管理支撑体系,努力确保*水利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二、主要目标一一水利改革发展领跑全省:全面或超额完成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打造一批引领性、标志性成果。一一提升防洪排涝能力: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甬江流域大中
2、型水库和闸泵统一调度水平显著提升,确保标准内洪水能拦得住、涝水能排得出,超标准洪涝灾害能有序应对。一一提升供水集约均衡水平:全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23.8亿立方米以下,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15.4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0.8立方米以下,水资源集约利用和调配能力领先全省全国。全国再生水试点城市建成,全面推进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25%0一一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甬有碧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域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扎实推进县级以上美丽(幸福)河湖创建率达45%以上,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2%以上,中心城区生态调水量达到4.7亿立方米,河湖库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水利行业治理水平新
3、跨越:数字孳生、流域管理、河湖长制、“三化”改革、水利建设市场管理等引领全国全省行业发展。三、主要任务2023年着力推进水利水务十方面重点任务:(一)全力推进“百项千亿”工程建设。按照稳进提质部署,抓住扩投资的政策窗口期,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2023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180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20%以上,保持全省第一,其中重点项目投资160亿元,面上项目投资20亿元,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有效投资良好态势。L抓续建,促投资放量。紧盯70个重大水利续建项目,制订优化设计和缩短工期的技术细则,按“一项目一方案”原则,全面优化施工组织,加快项目建设周期,总投资规模623亿元
4、,完成年度投资130亿元以上,全面实现葛番水库、杭州湾引水等15个重大项目完工。2 .抓新开工,促投资增量。确保新开工重点项目20个以上,姚江北排二通道、水库群东西线联通等已开工项目实现全线建设,总投资规模19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30亿元。3 .抓前期,促项目储备。全面启动已列入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甬有碧水”攻坚行动中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西番水库、三江干流提标加固(200年一遇)等10个重大项目,力争年底完成可研审批或达到可研深度。同时,完成*现代化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谋划浙东水资源配置通道、翠屏山等防洪排涝、供水保障、生态治理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项目储备。4 .抓责任,促
5、要素保障。按月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强化调度考核,建立强有力的促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1244大项目统筹办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奖惩运用,盘活水利水务资产,全面推进涉水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拓宽投融资渠道。(二)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针对“烟花”“梅花”台风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甬江流域防洪排涝十大工程建设,海塘安澜工程进度确保全省第一,大中型水库预泄能力提升全覆盖,着力补强防洪安全网,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5 .加快建设海塘安澜工程。新开工45公里,实现十四五规划开工210公里的海塘安澜工程100%开工;完工80公里,省定107
6、公里问题海塘重大安全隐患基本消除,建成5条“海塘+”精品线。6 .着力推进流域防洪工程。加快流域分洪工程建设,新开工余姚姚江北排一通道、确保北排二通道在主汛期实现通水,充分发挥姚江西分工程效益;加快构建流域泄洪网络体系,开工建设海曙沿山干河整治、邺江流域治理(镇区段)、江北慈江铁路桥卡口、邺州小浜江整治等工程,续建东钱湖北排、慈溪北排河道等工程。提升干流防洪标准,续建余姚下姚江堤防整治、江北姚江倪家堰段堤防整治等工程,完成海曙邺江堤防整治工程。提升水库预泄能力,实施横山水库、四明湖灌区总干渠整治提升等工程,主汛期前亭下、溪下水库预泄设施投用发挥效益,新增预泄能力330立方米/秒。编制完*市小流
7、域复核评估及治理方案,实施小流域堤防整治40公里,提升镇村防洪能力。实施年度三江清淤,提升三江行洪能力,启动新一轮三江常态清淤方案编制。7 .推进重点区域排涝体系建设。全面启动西枢纽排涝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强排能力,新建界牌碘泵站、北仑沿海泵排群工程,续建北仑王家洋泵、海曙沿江泵排群等工程,完成清水浦泵站建设任务,新增强排能力150立方米/秒。推进邺州区楝树港河道等工程。续建宁海县防洪排涝、杭州湾新区防洪排涝等工程。8 .完善水文站网。加密三江干流测站,完成流域重要支流水位、流量监测补缺建设,完成新(改)建水文测站138个。9 .深化流域防洪研究。积极谋划洪水出路,深化奉化江上游分洪工程、
8、洪涝调蓄空间等规划研究。(三)高质量打造供水安全网。积极融入浙江水网,启动新一轮境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扩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启动三门湾、象山港及余慈地区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优化供水设施布局、结构、功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现代化水网体系建设领跑全国,农饮水应通尽通及同质化率领先全省。10 .加大水源及引调水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增加新水源,新建象山白仙山水库、慈溪梅湖水库扩容、皎口至溪下联通等工程,续建清溪、奉化柏坑等水库工程。提升水源联网联调能力,加快水库群东西线联通工程建设进度,建成*至杭州湾新区引水工程。推进甬舟供水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1
9、1 .加快城市供水设施建设。重点改造邺州大嵩片、前湾新区等管网70公里,续建第二工业水厂、姚江水厂扩建,建成杭州湾新区自来水厂,提高供水能力32万吨/日。12 .全力推进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新建白杜循环经济园区再生水厂、福明净化水厂和长丰净化水厂再生水管道入廊工程,续建岚山净化水厂“双膜”扩建工程,完工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0万吨/日以上。13 .实施农饮水提升和农田水利专项行动。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00公里、同质化供水水站133座,实施城镇供水管网延伸项目19个,村级水站从481个减少到462个,全市农村供水同质化率达到97%,率先基本实现“城乡同质、县级统管”;
10、修编*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制定灌区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提升改造550座农业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提高农田旱涝保收能力。(四)加快构建美丽河湖生态体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实施“甬有碧水”攻坚行动,实现河湖库生态环境稳定向好。14 .加快污染源头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堇B西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净化水厂工程,续建春晓净化水厂等工程,启动新周净化水厂与小港污水处理厂等互联互通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日。修复排水管网180公里,清淤4000公里以上,检测排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15 .完善生态引调水网络。启动奉化江上游引水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清水环通一期
11、工程进度,段塘净化工程、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邺州邱隘引水管道工程以及中心城区4座沿江闸泵工程全面完工,继续推进海曙、邺州节制闸建设,核心区姚江翻水能力达到45立方米/秒以上,净水补河能力达到108万方/天。再生水回用河道能力达到26万吨/天。上线运行核心区精准调水“活水大脑”平台,优化市区河网生态引调水方案,实现中心城区水环境智慧调度。16 .实施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建成30条(个)省市级美丽(幸福)河湖。完成20个美丽(幸福)河湖片区建设,覆盖河道超过500公里。完成幸福河湖”一县一规划”,编制全市幸福河湖建设方案,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幸福河湖样板工程。推进省“幸福
12、河湖试点县”建设。17 .开展重点区域水生态治理。编制翠屏山区域水生态治理规划。积极探索城乡重点河段、重点区域区片化截污纳管试点。研究构建生态引水成本分配体系,完善城区河道生态引调水长效运行机制。有效实施增氧曝气、水生植物等水体维护措施,制定中心城区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出抓好中东欧博览会、亚运会、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要时段的水环境保障工作,守牢中心城区河道“不黑不臭”底线。加强三江支流拦漂、排水管控和考核通报。(五)实施除险保安行动。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主汛期前完成水毁设施修复和积水点改造任务,消除隐患风险点,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正常效益。18 .水库(山塘)闸泵加固。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全市 水利 水务 工作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