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抗菌药物PK-PD与临床应用研究.ppt
《6.抗菌药物PK-PD与临床应用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抗菌药物PK-PD与临床应用研究.ppt(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利用培训,抗菌药物PK/PD研究与临床应用,细 菌,人 体,RESISTANCE,PHARMACODYNAMICS,INFECTION,IMMUNITY,ADR,PHARMACOKINETICS,抗生素,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不同之处在于其作用靶点不是人体的组织器官,而是致病菌,药物-人体-致病菌是确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三要素,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动力学(PD)是决定三要素相互关系的重要依据。过去对PK与PD多是分割看待,近年来国外关于PK/PD研究工作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抗菌药物PKPD理论成为临床优化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内容简介 一、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p
2、harmacokinetics,PK)二、抗菌药物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三、抗生素PK/PD综合参数 四、PK/PD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的指导意义,一、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1.吸收:吸收半衰期(T1/2)、生物利用度(F)、达峰时间(Tmax)、血药峰浓度(Cmax)等。2.分布:表观分布容积(Vd)、血浆蛋白结合率。3.代谢: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药物生物转 化的主要酶系。4.排泄:大部分抗菌药物经肾排泄,部分经肝胆系统排出 主要参数为:血浆消除半衰期(T1/2)消除速率常数(Ke)药物清除率(CL)。,24名受试者应用甲磺酸加替沙星400mg后血
3、药浓度-时间曲线,二、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技术平台)1、MIC、MBC 通常以MIC50、MIC90、MBC50、MBC90来表示 MBC与MIC值较接近时提示该药可能为杀菌剂。2.累积抑菌百分率 以MIC试验中的药物浓度为横坐标,累积抑菌百分率为纵坐标描记的量效曲线,可用于比较不同抗菌药物效价强度。,图 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3、杀菌曲线 是抗菌药物药效动力学曲线。以药物作用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计数为纵坐标描记的时效曲线。曲线一般分三个时相:延迟期、杀菌期和恢复再生长期。可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杀菌速度和持续时间。,抗生素杀菌曲线,4、联合药敏指数(FIC)(Fractio
4、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B药,FIC指数=MICA药联用/MICA药单用+MICB药联用/MICB药单用FIC0.5-1 相加效应FIC1-2 无关效应FIC2 拮抗效应,左氧沙星与头孢硫脒联用对粪肠球菌(n=30)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注:左氧沙星单用,左氧沙星联用,头孢硫脒单用,头孢硫脒联用,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系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是抗菌药物对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5.抗生素后效应(PAE),对照组,实验组,Fig PAE表示清除抗菌药物
5、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恢复对数生长期时相当于细菌数目增加1 lg的时间,PAE更新了传统的认为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必须高于MIC水平的给药模式,替卡西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PAE,6、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LAE),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产生非致死性损伤,由于细菌形态改变,可增加吞噬细胞的识别、趋化和吞噬作用,从而产生抗菌药物与吞噬细胞协同杀菌效应,使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延长。PLAE是抗生素体内PAE时间较长的主要机制。,Craig WA.Eur J Clin Microbils Infect Dis,1993;12(Suppl 1):6-8,服药后时间,MIC
6、,MPC,血清或组织中药物浓度,MSW,7 MPC-防细菌变异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抗菌药物治疗时,当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治疗成功,而且不会出现耐药突变;药物浓度低于MIC,自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成功,但也不会选择耐药菌株。但药物浓度如果在突变选择窗内,即使临床治疗成功,也将可能出现耐药突变。,三、抗菌药物PK/PD研究基本理论 抗菌药物治疗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数据MIC、MBC、FIC、Kcs、PAE等为指导。然而上述参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但由于其测定方法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而体内抗
7、菌药物浓度实际上是连续变化的,因此不能体现抗菌药物杀菌的动态过程。抗菌药物PK/PD研究将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参数合二为一。,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相关性模式图,我室所做研究内容,图1.加替沙星杀菌曲线,图2.阿米卡星杀菌曲线,图3.哌拉西林杀菌曲线,一、PKPD相关性体外杀菌曲线研究,注:从三种药物不同浓度对E.coli ATCC25922的杀菌曲线结果可见,加替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杀菌曲线显示了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而哌拉西林则显示了非浓度依赖性,其杀菌活性的饱和状态产生于4MIC处.,浓度依赖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酮内酯类、两性霉素B等。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PK PD 临床 应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