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QX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XXT XXXXX-XXXX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高温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ves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High-temperatur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2.8.20)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实施XXXX -XX-XX 发布中国气象局 发布目 次前 言II1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
2、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4灾害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5高温灾害风险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资料性)高温过程及致灾因子调查表 7附录B(资料性)高温灾害灾情损失调查表8附录C(资料性)高温灾害承灾体调查表10附录D(资料性)归一化方法11附录E(资料性)层次分析法12附录F(资料性)百分位法 14附录G(资料性)自然断点法15参考文献16 l,-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气候中
3、心、福建省气象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冀、党冰等。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高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温灾害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内容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本文件适用于高温灾害调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 文件。GB/T 3522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QX/T 228-2014 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 595-2021 气候指数高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4、 1 高温 high temperature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以上的天气现象。来源:QX/T 595-2021, 3.1。3. 2 高温天气过程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process连续3天及以上日最高气温35C的天气过程。4灾害调查3.1 高温灾害事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高温灾害事件基本信息和致灾因子两部分,调查内容参考附录A。a)基本信息:高温天气过程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影响范围等;b)致灾因子:高温天气过程中的极端最高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持续时间等。3.2 高温灾害损失调查基于文献记载、工作记录、现场调查等资料,调查统计单元内由高温引起的灾情信息、灾害损失
5、等 情况。调查内容参考附录B。3.3 承灾体信息调查调查高温灾害影响的承灾体信息,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和农业等信息。调查内容参考附录C。5高温灾害风险评估5.1 灾害危险性评估灾害危险性主要以高温过程为统计单位、以致灾因子为要素进行评估。高温灾害致灾因子包括过程 极端最高气温、过程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高温天气综合强度指数以及高温过程次数等。其中,高 温天气综合强度指数定义应参照QX/T 228-2014 4. 2. 3的要求。不同地区可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和灾情识 别选取不同高温灾害致灾因子,按照公式(1)进行危险性计算:NH = ZAXXi(1)i=l式中:H危险性指数;Xi第i种致灾因子归一
6、化值;A 第i种致灾因子权重系数。注:致灾因子归一化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权重系数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方法参见附录E。5.2 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评估5 . 2.1暴露度计算主要统计单位面积内的承灾体数量,按照公式(2)计算:E =建S式中:E一一承灾体暴露度指数;SE一一区域内承灾体数量;S一评估区域面积。注:暴露度指数归一化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6 .2.2脆弱性计算主要统计承灾体对致灾因子不利影响的敏感程度,按照公式(3)计算:V =心N(3)式中:V一一承灾体脆弱性指数;Nv一一高温灾害造成的承灾体损失数量;N评估区域内承灾体总数。注:脆弱性度指数归一化处理方法参见附录D。5.2.3针对
7、主要承灾体,本标准推荐采用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因子如表I所示:表1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因子承灾体暴露度因子(E)脆弱性因子(V)经济地均GDP高温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评估区域内GDP的比重农业农作物地均播种面积高温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占评估区域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人口人口密度高温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占评估区域内总人口的比重 14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口数比例5.3 灾害风险评估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度指数和脆弱性指数,计算各承灾体的高温风险指数,按照 公式(4)计算:R = HEV(4)式中:R一一高温灾害风险指数;H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E一一承灾体暴露度指数;V一一承灾体脆
8、弱性指数。5.4 风险等级划分5. 4.1采用标准差法、百分位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将高温灾害风险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表示 高、较高、中、较低、低风险,并绘制高温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图。百分位法参考附录F,自然断点法参 考附录G。5. 4.2采用标准差法时,可参考表2进行等级划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阈值范围。表2基于标准差法的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R)变化范围风险等级级别含义5级低,-,r-0.5)4级较低*一 O.5s*+ 0.5b)3级中* + 0.5b,H + )2级较高W + b,+8)1级高注:。为区域内非O风险值标准差。5. 4.3采用百分位法时,可参考表3进行等级划分,也可根据实
9、际情况调整阈值范围。表3基于百分位数法的风险等级划分百分位数(R)变化范围风险等级级别含义R50%5级低50%R70%4级较低7O%R85%3级中85%95%1级高附录A(资料性)高温过程发灾因子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1(过程1)记录2(过程2)填表说明调查年份-格式为yyyy高温过程开始时间-填写格式为“yyyymmdd”高温过程结束时间-填写格式为“yyyymmdd”高温过程持续天数影响范困(气象站点)-影响范围内的气象站点的站号影响范困(乡镇)-影响范围内的乡镇名称过程极端最高气温,C记录该过程极端最高气温,保留1位小数过程平均最高气温*c统计该过程每H最高气温平均值,保留1位小数极端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 气象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 高温征求 气象 灾害 调查 风险 评估 高温 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