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精神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docx
《以改革精神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改革精神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改革精神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系统安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念兹在兹,明确了“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能也在生态”省情定位和“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战略定位,赋予“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重
2、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历史使命。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体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精神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深刻领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内涵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充分考虑青海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提出的重大要求,必须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理解把握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新内涵、新要求。深刻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本质要求。决定
3、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一重要论断,从本质要求层面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目标、动力、过程上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和人的动态平衡,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青海新担当。深刻理解把握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这个主要任务。决定提出
4、,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这是对青海生态保护地位作用、重大任务的深刻阐述,也对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全面优化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态系统碳汇等为主要生态功能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坚定不移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一直不间断性,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之基作出青海新贡献。深刻理解把握发展绿色生产力这个应有之义。决定
5、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意蕴和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属性,也明晰了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实践路径。必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整治管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构建以产业“四地”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努力在培育绿色生产力上先行示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展现青海新作为。全面增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动力活力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
6、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进入新时代,青海独一无二的生态价值更加凸显,“国之大者”的生态责任更加重大,蓄势待发的生态潜能更加充沛。我们要聚焦重点,推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注入强劲动力和持久活力。着力深化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决定将“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列入重大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海”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打造具备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7、。我们要围绕这些重大安排要求,坚守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理念,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健全打造具备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制度体系,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具备中国特色、彰显青海特点的国家公园现代化整治管理体系。聚焦管理体制创新,坚持统分结合,实行一园一策。三江源国家公园聚焦江河源头保护,完善国家公园长效管理保护机制,建设青藏高原大尺度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祁连山国家公园聚焦设园后管理,建立最严保护、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青海湖国家公园聚焦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执法机制,创新运转机制,协同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示范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
8、现代化体系。聚焦加强保护监测,强化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体系,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综合运用遥感监测等技术装备和手段,加强监测强度、力度和密度,依靠“千里眼”“顺风耳”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和整治管理效能。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围绕生态巡护、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等,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支撑服务节点,在完善经营性服务、联农带农、生态补偿和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方面乐于探索创新,以“万物共生”成就“生态共富”,推进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一直不间断走在前、作示范。着力构建生态保护整治管理大格局。高品质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高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 精神 推进 生态 文明 高地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41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