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共10篇).docx
《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共10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共10篇)目录篇一、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2篇二、2024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篇三、学习贯彻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8篇四、2024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1篇五、学习贯彻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13篇六、市长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专题发言16篇七、2024年全
2、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体会20篇八、关于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研讨发言22篇九、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可体-26篇十、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28篇一、2024年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心得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开创黄河
3、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滔滔黄河,5000多年来阅尽华夏沧桑;泱泱黄河,5000多公里润泽中华文明。“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这是总书记对黄河的悠悠牵挂和殷切期盼,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领航掌舵下,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挥好“保护”指挥棒,坚持生杰优先、环境保护,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生态兴则黄河美,构建绿色生态是保护黄河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开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新局面,从“几字弯”攻坚战,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到“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让汾河成为“城市会客厅”,再到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让
4、黄河入海口成为“鸟类乐园”,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黄河变得更“清”了。但我们要看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只有持续夯实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才能唱好“黄河大合唱”,实现一川清流,两岸锦绣。奏好“治理”主旋律,坚持协同治理、量水而行,促进黄河水沙治理有新进展。“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历史上黄河是一条兔杂难治的忧患之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名,其治理有着“黄河宁,天下平”的战略高度,一代代华夏儿女为黄河长久安澜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党领导
5、人民开启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彻底改变了黄河水患频发的状况。但同时我们要看到黄河水沙关系仍然复杂、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紧张,只有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管住黄河“水袋子”,才能让黄河长治久安、岁岁安澜。唱好“发展”最强音,坚持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黄河流域既是重要的农妆业基地,又被称为“能源流域”,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差异,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呈”下强上弱”格局,在旧动能转化方面,还存在倚重倚能、资源依赖的问题。要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生态保护和高质戕发展都是“必答题”,必须紧紧扭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一基准线。一方面根据基础资源精准施策
6、,从三江源头到渤海之滨,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另一方面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设备更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奔流不息的黄河成为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幸福河”,汇入高质量发展的汪洋大海!篇二、2024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代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O总书记高度肯定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对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吊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作出全面部署
7、,为推进黄河的全流域系统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淡伟大亚兴“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从生态地位来看,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穿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贯通扎陵湖、鄂陵湖、乌梁素海和东平湖,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在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俏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
8、、黄土高原一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等均位于或穿越黄河流域,在我国人居安全、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是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载体。黄河中下游流域是我国股代以后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是秦汉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为人类繁衍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经济贡献上,黄河流域贡献了占全国26.5%的地区生产总值,生产了全国1/3左右的粮食和肉类,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在资源能源储备上,黄河流域有37种已探明的矿产,约占全国已探明种数的82%,其中煤炭、稀土、石膏、石英岩、银、铝土矿、铝、耐火黏土8种资源具有全国性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保障
9、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区域。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黄河上游的青甘宁等省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排名中长期靠后。中游地区和卜.游滩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同长江流域及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是我国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黄河流域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必须站在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秉持“生态兴则文
10、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价值理念来认识和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实现生态惠民、发展惠民。必须牢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取得了举世帆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r很大的变化。一是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保障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
11、产安全。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比如,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高的要求推动问题整改。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12、、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匚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优化流域用水结构,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是守住黄河安澜底线。坚持保护优先原则,经济社会活动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
13、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大污染防治区域联动、防污治污衔接、全社会立体统筹的制度体系,形成防止污染、防止破坏与自然保护一体推进格局。依据生态稳定性、可塑性特征,坚持自然恢夏与人匚修复相结合,综合施策、整体推进。二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制定完善致力于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先进技术推广的发展规划,引领资源利用沿着健康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通过企业间物质循环、能量利用和信息共享实现可持续发展。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科学制定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方式,认真落实自然资源有偿使
14、用制度,合理配置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建立规范绿色发展导向体系,加强协同配合,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要全面把握黄河文明对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的历史贡献,深入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缢含的时代价值,延续历史文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讲好“黄河故事”,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健全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
15、机制。一要明确责任主体。沿黄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二要健全责任F1.标评价考核制度。对生态公园、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生物保护系统实行全程统碉控管理、统,督促检查、统考核评估,把环境破坏成本、生态资源消耗等一系列反映生态效益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惩机制。三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坚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与地方日常监督执法相结合,例行督察、单位自查与“回头看”相结合,紧盯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四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环境逅法成本,强化环境保护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狂杂
16、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谋划长远,乂干在当下,-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更好地让黄河造福人民。篇三、学习贯彻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
17、河宁,天下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基层干部要“知责于心、践责于行”,深度解锁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的“一线嵌入法”,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书写高质量发展“三篇文章”“党建引领”落实“千秋大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峰耸立守住大河之“绿”,书写“万水千山总是情”的“生态篇”。黄河流经9个省区,全长五千四百多公里,如同一条飘扬的“彩带”,缠绕着神州沃土,在我国生态安全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在波澜壮阔的崭新征程上,基层党组织要做好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就要筑牢”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I1.1.银山”的思想基础,从生态治理、美化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
18、手,把组织振兴作为先导工程,立足黄河流域现阶段仍然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以“党建引领”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打破隶属限制、条块分割,跨地域、跨领域、跨层级,通过“党建+生态治理”的创新模式持续夯实黄河保护治理“四梁八柱”,在系统、整体、协同中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程,加快产业低碳转型的步伐,留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生态美景,为乡村振兴蓄足“后劲”。“绿色发展”提速“产业升级”,“发展底色”与“奋进亮色“双色调和踵出大河之“富”,书写“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三江源头到渤海之滨,从上中下游到左右岸,黄
19、河流域分布丰富的自然物产。得益于多年的生态治理,黄河沿岸的枸杞、软梨、硒砂瓜等特产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二是特色企业不断发展的“先行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崭新的征程上,基层党组织要把“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以“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研读“方志史料”,循迹特色物产之“踪”,摸清深山瑰宝之“脉”,在遵循自然物产生长规律和研发空间的基础上,依托“产业优势”,不断为产业发展“延链”“壮链补链”;借智“科技创新”,整合重点实脸室、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
20、级科研平台,更多地运用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解决地区发展瓶颈难题,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和产业创新模式,引导产业发展沿着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位体”的规划路线“行稳致远”,推动乡村产业“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托举起群众增收致富新希望。“新型农人”奔赴“诗和远方”,“服务初心”与“群英归心”心心相印护航大河之“安二书写“仓原实而知礼节”的“幸福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想写活黄河流域高质吊:发展“锦绣华章”,基层党组织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念好“人才经”,做到不拘一格招引“管理之才”“技术人才”“运营精英”,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关怀机制
21、”和精细“保障服务”,脚踏实地解决人才在住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激发人才潜能,让更多“新农人”竞相奔赴;还要在人才工作中“探新路”,在高层次人才和广大农村群众之间架构“人才交流”平台,将人才团队带入广袤基层,带到百姓家门口,以“田间培训班”“非遗传承班”“运营指导班”等培训形式为载体,助力本地农民在理论学习、技能学握中踏上“职业舞台”,走出一条“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幸福新路”。篇四、2024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9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戕发展座谈
22、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航掌舵、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甘肃地处黄河上游,要切实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突出整体谋划,以“一核三带”引领保护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我们要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从整体上谋划,从关键处发力,积极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的格局。“一
23、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立足沿黄地区城乡发展实际,统筹考虑黄河流域发展现状,擘画了全省发展蓝图,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和重要依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方略,谋划和实施一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治山增绿、防沙治沙工程,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治理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兰州市城区雨污分流、玛曲湿地保护与修复、泾河干流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要全力支持绿色低碳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国试点工作,切实保障黄河径流稳定与河流健康。扛牢上游责任,以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
24、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垂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甘肃作为上游区、干流区,承担着黄河上游生态修灾、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补给区。要担好上游责任,强化上游担当,展现上游作为,从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着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匚程。组织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地表蓄水、生态状况监测等重大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加强对黄河上游干支流区雪山泳川、高原冻土、高寒草甸、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增强水源涵养和地表蓄水能力,维持森林、荒漠、河道、湖泊的天然状态,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全面 推动 黄河流域 生态 保护 质量 发展 座谈会 发表 重要讲话 学习心得 10

文档标签
- 某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 宜州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战略体系研究
-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
-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
- 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办法试行
- 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
- 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保护2023年行动计划
- 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 3.3环境污染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 广西生态保护禁止事项清单2022
- 4.20保护水资源教案
- 政策广西生态保护正面清单2022广西
-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
- 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草案
- 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总结
- 汉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3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