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docx
《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01.140.20A14DA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ZVr592017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fortheco1.1.ectionandmanagementofora1.historymateria1.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报批稿)XXXX-XX-XXw国家档案局11三1IIIV12弓I114采集规划24采集?242采集主题24.3采集方案2S耍隹流程2aj5.1口述者25.2采集准备3521主题内容事件昔图信息3A.7aCZ3X*353呆集实咆3533SZ*T1.Z4三1J445.3.55W5采集4S4采经整理555
2、.4.2整理要求5543整理内容5544击良俊MrOr李沪昆5Jj65,4.6照片整理65.4.7编目6548结665.4.9徘架65.4.10目录嵋的著录65.4.11口述史料电子文件通用格式65.4.12口述史料电子文件命名676.77 口蝮77.1 存储管理77.2 738 口娥地惘8附录A(规范性附录)口述史料采集份议书9附录B(JSKS性附录)采-H()13附录D(规范性附录)口述史料机读目录数据库结构及字段一览表W19本标准按照GB,TI12(1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本标准主要
3、起草人:张玉琴、李亚文、夏先江、赵晓平、金春宝、张国栋、丁铳镇.本标准为首次发布.I1.1.为适应我国口述史料采集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实现口述史料采集规划、采集流程、史料取i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定本标准.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1三0本标准淀了口述史料采柒与管理的原贝厢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类组织和个人对口述史料的采柒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显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2008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就宛GB
4、.T29OO.752OO8电工术语数字录音和录像GBrr7IS6-2OO3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rr118212002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180302(X)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201632006中国档案机读目录格式GBjT26163.1-2010信息与文献文件途理过程文件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ISo23081-1:2006,IDT)GBrr262252010信息技术移动存储闪存窗通用规范DATT12000DAfT131994DA,T151995DAT181999DAzr222000DAZr462009DAT482(X)9D5O-20
5、14档案工作基本术语4当号编制规则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档案若录规则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基于XM1.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瞰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口述史料Ora1.historymateria1.s由事件亲历(见闻)者口述或转述的,经采集者以标准方;去采集的,能弥补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记忆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历史研究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记录材料.3.2口述史料电子文件e1.ectronicora1.historymateria1.s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母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密阅读、史
6、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口述史料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3.3)interviewee;narrator口述者即被采集人,包括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3.4采集者interviewer采集者是指采集口述史料的人员.3.5采集单位co1.1.ectionunit采集单位是指采集口述史料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类组织.4采集规划4.1 采集范围对国家、民族、集体或个人的历史、现实、未来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重大历史事件、全要活动的亲历(见闻)者均在采集范围.4.2 采集主题采集者应才瞳采集规划在采集范围内有计划、有里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采亲主题,特别是应对
7、亲历(见闻)者年事已高、发生时间久远的由大历史事件、击要活动应优先确定为采集主题,进行抢救性采集.4.3 采集方案依据已确定的采集规划和主通,若坎撤里线索,编制采集提纲,形成工作方案.方案要力求全面姆,突出主题,方案应包括主题、内容、历史背5?信息、口述者、时间、地点、方式、经费、设备、采集者等.5采集流程5.1 确定口述者根据采集主题内容,应遵循多角度、多层次、不同角色.最大限度地弥补历史记录不足的原则,从该事件的直接领导者、主要参加者、电D情者中选择文化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记忆力蛟好、语言表达清晰的亲历(见闻)者优先确定为口述者.5.2 采集准备凡与采集主题内容和事件、人物、历史背景直
8、接或间接相关的资料,都应当收集梳理,全面翔实地掌握I嵌的信息素材,以便增强采集的针对性、准确性.5.2.1 主题内容、事件、背景信息根据总的采集规划所确定的采集方案与主题的具体实施计划,选择熟悉该项主题内容的人员作为采集者.对口述者的主要经历、尤其是与采集的主题内容、事件、人物有关的部分,包括其他背景资料,及其与采集内容之间的关系,以保证采集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了解口述者的家庭、身体状况.性格、谈话特点等,以保证采集工作的顺利实施.掌握与采集主题内容、事件、人物相关的历史和专业知识,以保证采集内容的针对性.每次采集应围绕主题进行.对群体口述者除掌握和具备以上条件外,还应了解群体中的个体差异.5.
9、2.2 采集时间、地点根据采集方案确定采集时间和地点.为避免口述者忘记采集时间和ftfe点,应做好口述者家属的联系I办调工作,在采集前同口述者确认并喇5.3 采集实施5.3.1 采集要求口述史料采集必须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原则和采集流程规范化的要求.5.3.1.1 录制真实采集者要真实记录口述者的叙述,对口述者叙述的录音录像保持其原始性、爆性,不可斯章取义.5.3.1.2 必要标识对所采集历史事件的年代、月份、日期、人名、地名,以及相关领域的专用名词等进行标识,做好记录,经核对无误后留待整理文稿时法用.5.3.1.3 保持原始性对涉及到与其他口述者对同一事件描述信息不一致时,不做主观评
10、断,保留其原始性.5.3.1.4 尊吏口述者意愿要充分尊更口述者的情感、人格.隐私等,并与其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当口述者处于某种原因拒绝叙述某些方面内容时,应尊更个人意鼠5.3.1.5 挖掘事实采集过程中口述者和采集者通过语言交流,由于口述者的生活经历、文化层次和个性特点各有不同.采集方式可果用多种方式,而采集者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不同,采集的技巧运用也不同,但采集应以挖掘事实为原则.5.3.1.6 注重细节充分了解口述者和采集事件主题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对采集主题内容深入探i三,充分论碑件内容三05.5.3.1.7 拓展范围在一次采集达到了预期目标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采集范围,
11、补充?脂添其他可能有价值的内容.5.3.1.8 采集环境靖适宜口述者口述和录制的良好环境,避免喔音源和其他方面的干扰,以确保口述者注意力集中和采集工作的质和效果.5.3.2采集技巧在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恰当运用采访技巧、语言措词、语气等,同时采集者应积极倾听,并对周围环境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让采集者与口述者保持良好的状态,以确保采集工作的顺不尻成.5.3.2.1 采访礼仪在采集过程中采集者应注重礼仪,做到语气温和、措闻恰当而有礼貌.采集过程中应减少或完全避免个人的意见和随意的笛庆“,采集者不应在提问过程中与口述者发生争论.5.3.2.2 恰当提问对口述者的提问应按照采集提纲进行,要准确、简练、不产
12、生误导.在采集中如有不明之处,采集者应将问题即时笔录,一般不要打断口述者缄述,待口述者讲完后再核实.5.3.23 积极颈听在采集过程中,应积极倾听口述者,避免随意打断口述者的讲述,以防错过真正有用的信息.5.3.24 集吩议采集者应明确告知口述者采集的主题、意义、方法、目的、个人权益、法律保证等,经口述者确认或签订书面协议;该协议应与采集内容一并归档保存.”采集口述史料协议见附录A.5.3.25 口述者基本信息对口述者的主要经历、在主题和事件中的角色,以及口述人与参与事件的相关人员的情况进行详尽地了解和掌握.确定口述者的姓名、国籍、民族、性别、籍贯、出生日期.口述者口述时年龄、社会身份、政治面
13、貌、文化程度、工作单位、简历.口述者与亲历(见闻)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要有相关的印证秘斗.”果集信息表”见附录B.5.3.26 场采集现场采集的流程主要包括设备选择、设备调试.采集录制、采集小结:设备选择.可采用传统的模拟磁带录音录像专业级设笛,或采用专业级数码录音录像设密.录制介质应选择优质、标准的录音录像带和其他存储介质.具体技术参数和设法选择参见GBb2900.752008.设备调试.采集设备调试应处于最佳待机状态,以确保采集质量.采集录制.果集录制是口述史料采集的由要环节,要严格邈守以上实施要求,确保果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采集力哙.采集工作完成后,应针对采集过程、效果、不足进行分析、归纳
14、、总结,做好后续采集工作的安排。5.4采集整理5.4.1 整理原则口述史料的整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口述史料整理以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为一个整理单位.口述史料整理应迎循口述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口述史料整理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便于计算机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口述史料整理应保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整理为雕一.5.4.2 整理要求口述史料整理要求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所采集内容应尽快整理、归档保存,以防遗忘、错乱、丢失.对口述者录音录像栩斗进行实事求是的整理,严格排除果集者的个人倾向、误解、臆测J等,在整理时切忌用主观价值取向决定原始口述史料的取舍,睐集者个人的评论.能够证明该口
15、述史料真实性、权威性的实物材料都应分类整理,同时归档保存.采案过程中形成的录音、录像、照片、纸质材料的整理方法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一口述者有地方口音或不善表达造成该录音不清淅或较雉听懂的部分,应在文字材料中加注释,以益下一步补录核实.对录像中的人物要进行注释.口述史料涉及到国家秘三)应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空法实施条例要求进行管理。采集编号均成规则为专题代用主题代码口述者件号,并在采集成果封面右上角标注.见附录C.形成的口述史*4子文件组件(件的组织)、分类(专题.主遂).N例、编号、编目,应参照DT22-2015.5.4.3 整理内容口述史料的整理,包括基本信息记录材料的整理,主题事件
16、内容记录材料的整理,实葩情况格”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基本信息记录材料:采集信息表;主题事件内容记录*才料:录音录像、现场第录、录音录像的文字整理材料、照片.采集实施情况才料:对采集方案、采集实施的情况、采集口述史料使用权t议等的整理.采集所形成的以上所有材料,整理后务西丁印两份,井交口述者审核后签字盖章,与形成的记录材料一并登记造册由课题组指定的专人保存.544录音录像的文字记录口述史料采集时对录音录像的文字记录的要求:编制与采集主题相关的特殊术语和专业用语词汇表,以便对照核准.国家、地名、人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名称使用全称或通用简称.一果奥者要经过缜密的考证后,形
17、成文字说明材料.对所采集的内容、方式、载体、地点、当事人等应形成文字概述.录音及录域文件的音频内容应形成文字记录材料,并与录音录像文件一并归档、分类整理.采集者要对口述者的记录和录音录像进行认真核对、校正,避免由于口述者年龄、口齿、方言等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文字记录!时,对口述者以方言方音讲述的涉及更要地名、人名、风俗等,应采用国际音标注音法标本口述者使用多种语言或两种语言兼用,需要进行翻译和注释.5.4.5 打印格式使用统一的封面和正文格式打印口述史料整理文本.其体要求如下:封面:包括采集主题名称、口述者、采集者姓名、采柒漏号、采集时间、采集时长、文稿页配封面见附录C口述者生平简介.正文.录
18、音录像形成的标注.5.4.6 照片整理按照GBTI1.8212002、DT50-2014规范要求,对采集形成的照片进行整理.采集过程中形成的照片要与其他相关材料一并归档.5.4.7 编目口述史料编目要求如下:口述史料应依据采集编号顺序编制口述史料文件目录,编目应准确、详细、便于检索.口述史料应逐件编目.采桀方案、采集实施情况材料、录音录像的文字录材料打印稿、采集信息表、采集口述史料使用权忧议等材料各作为T.5.4.8 装盒将口述史料按采集编号的顺序装盒.5.4.9 排架口述史料整理完毕装盒后,上架排列,按采集漏号的I便序上架排列.5.4.10 目录数提的著录按照GB,T201632006规超的
19、要求,并且根据口述史料的自身特点,对采集形成的口述史料进行编目著录录入,移交的口述史料机读目录数据库格式应采用通用的数据格式,所选定的数据格式应能百接或间接与DBF文件或通过XM1.文档进行数据交换。具体机读目录著录要求见附录D.5.4.11 口述史料电子文件通用格式音频格式名称:WAV、MP3.AAC,视频格式名称:AVI、MPEG、VOB.F1.V、RM、ASF、MOV.WMV.MP4,照片格式名称:JPEG、TIFF,文本格式名称:PDF、TXT、DOC.CEB、OFD.RTF,数据格式名称:DBF、EXCE1.XM1.等.5.4.12 口述史料电子文件命名口述史料电子文件包括文字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述 史料 采集 管理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2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