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docx
《北方地区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地区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方地区防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薄弱环节及对策建议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等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洪涝灾害呈多发趋势引发巨大灾损,如2021年7月20日的河南大暴雨,2023年7月31日河北暴雨,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成为影响北方地区可持续发生的严重障碍,暴露出部分地区防汛救灾工作存在短板,亟需深入研究,找出问题原因和应对之策,尽快加以解决,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一,原因分析北方大部分地区相比南方,地势平缓,河流流速慢,降雨相对集中,降雨过程中容易
2、形成短时积水。随着城市的加速建设,积水下渗通道减少,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河流行洪、滞蓄洪区被大量侵占,在暴雨增多的情况下,积水排泄难度加大,降雨与地面积水的快速排泄平衡被打破,不断出现北方城市被淹的情况。相比南方常态化的洪水,北方地区洪水的成灾率更高。解决北方地区防汛救灾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治理,统筹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个人等全社会力量,采用综合手段,从政策机制、法规制度标准、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等各方面综合施策才能见效,单方面研究解决办法只能解决局部地区、个别问题。一是灾害季节性明显,超历史纪录情况逐渐增多。受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影响,我国雨带每年从南向北移动,一般而言,到“七下八上”,雨带会从长
3、江流域北移到华北、东北,北方进入主汛期。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且多暴雨,此时河水暴涨,河流易泛滥成灾。近年来,北方地区“七下八上”的雨带规律被打破,北方许多地方7月中上旬就“入汛”,雨季开始时间偏早,结束时间晚,降雨期拉长,总体雨量偏大;同时多地降雨历史记录被打破,如河北“731”特大暴雨,降雨总量之多、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局部洪水之巨均是历史罕见。二是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地域变化大。我国的北方地区降雨主要受季风影响,正常年份,暴雨进退有序,在同一区域停滞时间有限,不致在某一区域形成较强暴雨引发洪涝灾害o近年来,随着异常天气的多发,季风进入北方以后,经常在某一区域停滞,形成短时强降雨
4、,造成城市被淹。三是洪涝灾害突发性较强,损失不断增加。与南方河流相比,北方河流的水系、水文有其独特之处。大部分北方河流为季节性河流,甚至是干河,人为因素干扰多,河流下垫面变化大,一旦发生洪水,影响范围广。一些河流源短流急,洪水流速快、来势猛,传播时间短,短时间之内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难度。二、薄弱环节北方地区由于洪涝灾害年际差异大,造成防汛救灾意识淡化,防汛应急能力弱化,防汛设施设备老化,加之城乡建设大发展防洪排涝建设本身存在不足,一旦遭遇超过设防标准的洪水,防汛救灾问题暴露无遗。同时,在城市大发展大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对防汛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地将防涝、排涝贯穿于城市和基础设施规划、球设、运行
5、、管理各环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突出,水利、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防灾等级不高,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应急响应不够及时有力,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较弱。在防汛救灾工作机制、防汛救灾能力建设、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防汛救灾工作体制机制亟须完善。法规标准不够健全,我国围绕灾害防治立法做了大量工作,相继制定了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但没有灾害防治综合性法律法规,且现有法律法规彼此间还存在条块分割、缺乏有效衔接的现象,部分存在交叉重登,全过程、各环节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难以兼顾,脱节现象比较明显。随着城市扩展,地面硬化增加,水域面积减少,排涝能力不足,原有的涝水设计
6、标准已不适应城市防洪需要,导致经常发生内涝。二是防汛救灾管理体制协同不够顺畅。灾害防、减、救、治分割式管理格局还未完全改变,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治理体系还处于磨合阶段,改革的综合效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发生事故以后一定程度存在重救援轻防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灾害中相关部门和地方之间还缺乏协同性与联动性。加之北方地区洪灾偏少,地方政府应对洪涝灾害的敏感性和经验相对欠缺,应急响应行动迟缓,灾害中相关部门之间协同性联动性不够,特别在乡镇抢险一线问题比较明显。三是防汛救灾重视程度不够,应急准备不充分O部分防汛抗旱机构对大灾巨灾预判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防汛监测预报
7、体系不完善、信息预警精准度不高、预警发布手段方式滞后,以及预警措施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编制的应急预案因多数未经过实践检验,存在有的预案脱离实际、科学性不够,有的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有的演练不够、实战性不好等问题。由于防汛工作不受重视,防汛责任人流动性较大,专业人员较少,关键时候懂技术、懂专业的人才稀缺。部分行政机构领导缺乏防汛救灾专项培训,对应急资源底数不清,指挥经验欠缺,应急情况下仓促应对、响应不畅,甚至束手无策。同时,由于常年没有洪灾,缺乏系统有效的全民防汛救灾宣传教育培训,导致北方地区民众防汛救灾意识普遍淡薄,应对洪灾的知识和技能较弱,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四是防汛救灾专业力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方地区 防汛 工作 存在 主要 问题 薄弱环节 对策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72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