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晶过程观察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地影响-材料科学的基础-实验-08.doc
《晶体结晶过程观察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地影响-材料科学的基础-实验-0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结晶过程观察和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地影响-材料科学的基础-实验-08.doc(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实验八 晶体结晶过程观察与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一、实验目的观察盐类的结晶过程: 分析凝固条件对铸锭组织的影响。二、概述盐和金属均为晶体。由液态凝固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不论盐的结晶,金属的结晶以与金属在固态下的重结晶都遵循生核和长大的规律。结晶的长大过程可以观察到,可是晶核的大小不能用肉眼看到,因为临界晶核的尺寸很小,而在试验中只能见到正在长大的晶粒,此刻已经不再是临界尺寸的晶核。金属和盐类晶体最常见到的是树枝状晶体。通过直接观察透明盐类如氯化铵等的结晶过程可以了解树枝状晶体枝晶的形成过程。 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观察它的结晶过程。随着液体的蒸发,溶液逐渐变浓,达到饱和,
2、由于液滴边缘最薄,因此蒸发最快,结晶过程将从边缘开始向内扩展。结晶的第一阶段是在最外层形成一圈细小的等轴晶体,结晶的第二阶段是形成较为粗大的柱状晶体,其成长的方向是伸向液滴的中心,这是由于此时液滴的蒸发已比拟慢,而且液滴的饱和顺序也是由外向里,最外层的细小等轴晶只有少数的位向有利于向中心生长,因此形成了比拟粗大的、带有方向性的柱状晶。结晶的第三阶段是在液滴的中心局部形成不同位向的等轴枝晶。这是由于液滴的中心此时也变的较薄,蒸发也较快,同时溶液的补给也不足,因此可以看到明显的枝晶组织。细小的等轴晶与粗大的柱状晶体液体中间局部的粗大等轴树枝晶盐液滴由于蒸发而进展的结晶过程与所得的结晶组织与铸锭的结
3、晶过程和组织很相似。 铸锭的表层为细等轴晶粒区,晶粒细小,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当液态金属到入铸模以后,结晶首先从靠近模壁处开始。模壁温度低,在该处因过冷度极大,晶核产生多,这些核心长大时很快接触,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称为细等轴区。 紧接表层的是柱状晶区,由垂直于模壁的彼此平行的柱状晶粒组成,组织致密。这是因为,在细等轴区形成的同时,模壁温度已升高,过冷度减小,与液体接触的小枝晶要长大,但在长大过程中很快地与上下左右的枝晶相撞,长大受到了限制。这时只有晶轴与模壁垂直的小枝晶向液体内伸展不受阻碍,而这时散热有了方向性,垂直模壁的方向散热最快,这样,这局部晶粒一致向液体内伸展,结果就形成了与模壁垂直
4、的粗大柱状晶体,称为柱状晶区。如果模壁的散热较快,已结晶的金属的导热性较好,液态金属始终能保持较大的内外温度梯度和方向性散热,柱状晶能一直长大到铸锭中心,形成所谓穿晶组织。一般情况下随着柱状晶的开展,模壁温度继续上升,方向性散热条件逐渐消失,剩余液体的温差越来越小,趋于均匀缓冷状态,柱状晶长大的趋势也渐趋减小。这时仍为液体的中心区域的温度也逐渐降低,并趋于均匀,加上杂质的作用会在这局部液体中同时形核。因为该区过冷度小,核心产生得少,且因散热无方向性,各方向的成长速度一样,于是在铸锭内部形成许多位向不同的粗大的等轴晶粒,形成晶粒粗大的等轴晶区,组织疏松。1、 细等轴晶粒区2、 柱状晶粒区3、 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晶体 结晶 过程 观察 凝固 条件 铸锭 组织 影响 材料科学 基础 实验 08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