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_T 1851-2024 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docx
《DB61_T 1851-2024 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_T 1851-2024 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13.020.01CCSZO6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18512024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Codeforristasessmentofgeo1.oguca1.hazardofExistingconstructionprojects陕西省市场监,管理局发布2024-07-02布2Q240H2实施I)B6I111512024目次Wf言I1.I范的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要求35地质环境条件调查46地质灾害调查57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78防治措施建议149成果提交14附录A(资料性)他质灾古调查表15附录B(资料性)地质灾害调查表17附录C(资料性)地
2、质灾害防治措循建议表18附录D(规范性)报告格式20参考文献21本文件按照GBjT1.1-2020标准化I: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11.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煤西安设计I:程右限送任公司、欣西I: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机械I:业勘察设计研究院仲限公司,中国有色金旗工业西安助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绿润环境工程研冗院有限公司.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忏限公司,中煤航测堀感集团忏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远强、张斌、康江、刘红卫、廖文春、徐政、赵晓峥,胡建兴、李忠军
3、、梁英英、贺卫中、卞志瑛,李文、罗伟强、姜海波、胡勇.本文件首次发布。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处会负或解择.联系信息如F:单位: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或任公司电话:029-87851712:西安市碑林区腰塔路北段66号邮编:710054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1范围本文件燃定了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防治措施建议以及成果提交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地质灾出易发区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需要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2提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4、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垠)适用于本文件.GBrr12328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40H2地质灾宙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179地侦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WK1.:50000)DZT0261滑坡i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T0283地面沉降调杳与监测规范T/CAGHP005采空塌陷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76岩溶地面堀陷防治工程勘查规池(试行)3#WRX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既有建设工程existing0ns(rudionprj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H泥砂、石块和1.i麻等固
5、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沙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来源:工程地随手册3第五版一2018,第六篇,第四章33W*4Mkarstco1.1.apse岩溶洞隙上方的岩(土)体在自然成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并在地面形成塌陷的地质现象.1来源:GBT10t12-2021,3.13.6采空埸陷mine引起地质体发生变化的自然和人为活动索。来源:GBT40112-2021,3.103.16地It灾危除性评价riskassessmentofgco1.ogka1.hazard对由地质环境条件改变诱发的地质灾古进行定性、定此评价,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和便议的技术工作.4若本
6、It*量求4.1 工作内容4.1. 1收集评价区建构筑物的勘察、设计、修工资料及既内.建设工程的地质灾害评估、WjS.设计、做工、监测等相关资料.4.1.2道近己有地质灾宙防治工程的运行情况.1. 1.3谢查评价区地侦环境条件和基本特征,分析既有建设工程对地质环境条件的改变程度.1.1.4 分析评价区各类地质灾害的发ff理馁,危害理度和法发因素.1.1.5 综合W价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1.1.6 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4.2 工作方法4.2.1 采刖调件测绘*经较法、类比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4.2.2 当地质环境条件变化较大时,我辅以物探、井探、槽探,钻探和采样测试等工作.4.3 工作
7、要求既有建设工程许价工作应紧密结台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对原地质灾宙危险性评估处于优合分区中等及以上的建设工程,般治理投入使用后每3年5年评价次,处于综合分区中等以下5年8年评价一次.对地质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的既彳建设I: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评价澎度或者版次.4.4 工作程方施侦灾再危险性评价技术工作程序见图I框图.S1地It灾害/It性押价技术工作程序IuB4.5济价区范B1.4.5.1 评价区苞用应根据盛行建设工程用地范困、地质环境条件、地版灾害类型及其影响范困确定,4.5.2 4状工程评价区由用地他同向两例不宜小于100m.面状工程以用地边界为基准且不小于地质灾出体影响
8、围,具体应根据地历灾害类型和1:程特点扩展到地场灾宫体的可能影响Ai围.4.5.3 滑坡、崩塌、不也定斜坡评价区应包括地质灾害体的影晌范围.4.5.4 泥石流泞价区应包括所在的河、沟以上至地表分水岭及泥石流的影响他用,4.5.5 岩溶塌陷评价区的根据既彳f资料及现状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综合确定.4.5.6 采空塌陷评价区应通过搜集矿山开采历史设计、施J监测等资料,结合地面调15分析网定.4.5.7 地我继评价区应划至对既行建设I.程影响的纵向、横向影响范围.盯全新世活动断裂或发凝断发分布时,应将评价区抱围适当扩大.4.5.8 地面沉降评价IX应以地下水降落漏斗(或沉降盆地)的影响边界和地下水开采规
9、划综合确定,5地及环境条件“专6.1一般镇定5.I.I在收集和分析已有地质灾古危险性评估报告和地质环境所料的葩地上,对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资,5.1.2 调作刖图应使反映评价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版灾宙体的影响范国,面状工程比例尺不应小于1:5000.我性工程比例尺不应小于1:25000.短方格网5个8个地质灾再调IS点.5.1.3 成出调台影响地质灾害体校定的涉地貌.结构面,构造破碎帝、地下水、地表水和特殊岩土等要索.5.1.4 W杳地防环境条件和人类工器活动对地防灾害治理效果的影响,5.2,象水文5.2.1收集评价区气候类型和近20年来气望要南.5.2.2收集评价区堆衣水水文要素.分析水文
10、要素对评价区及周边地质灾古体的影晌程度.5.3地形地装5.3. 1收集评价I又原始地形地貌资料.阳杳评价区地形地貌特证,分析地形地貌变化对地质灾害的影喻程度.5.3.2调支工程建设对地形地皴改造后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地形地段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自然斜坡的形态、类型、结构、坡度、高度、宽度和面枳;b)人工边坡的形态、类型、结构、坡度、密度、宽度、面枳、台阶留设高度和宽度、防护措雁、排水系统:C)I:程建设场地沱域方情况:d)弃液场的分布位置、形态、双模.对地貌的改变、处治及稳定性,5.4 地属构造5.4.1 调查评价区地质构造的分布位置、产状、性质、姐合关系、破碎帝或影响带宽度,5.4.2
11、调行评价区行理和裂隙的分布位置、产状、性质、密度、充加物特征和胶结程度、加合关系,5.5 地层岩性5.5 .1收集评价区地层分布与地层岩性资料,包括地阴年代、成因、岩性、产状、M度.分布及接触关系等,分析形成地质灾害的可使性,5.6 .2调宜评价区对地场灾古体有控制作用的岩(上)体结构面、接触面、不整合面等.5.6 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It性质5.6.1 按规定划分空土类型,阐明各岩(上体的工程地质特征.5.6.2 通过收集、调查或采样测试,阐明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与物理力学性矮,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改变的特点进行工作地质评价.5.7 水文地质5.7 .1调IS评价区含水层的分布、类型、M水性
12、、透水性隔水层的岩性、与度和分布:调杳地下水类型及水位、水量、水质、水粗等动态特征.5.8 .2分析水文地短条件改变对评价区皆(土)体也定性影响及与地质灾舍的关系.6.8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5.8.1 调竟评价区人类工程活动的位置、类型、强度、规模及对地筋环境条件的彩碗,5.8.2 分析评价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宙和建设工程的影响.5.8.3 分析评价区治理工程的状态及其运行效果。6见及灾调索6.1 一般镇定6.1.1 调查评价区受地夙灾害影响的建(构)翅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记录、绘图、素描、拍照或录像.6.1.2 冏当评价区地质灾害类型、形成条件、分布特征、规模、结构、发育和收、危害程度
13、和诱发因案.6.1.3 收集和设舞评价区地版灾害防治工程情况,6.1.4 飕查时应现场填写册行建设工程地质灾害治理情况表(见附录A.I)、既有建设工程情况收集犹料统i1.卷(见附录A.2).一段通用地质灾害调宜表(见附录B.I).按灾种划分详细地质灾害调查我可参照相关规范,其中滑坡、第场、泥石流、不稔定斜坡野外谡查衣可参照DZrr0261-2014附水A.岩溶塌陷野外调件表可参照TKAGHP076-2020PftA.采空培陷诩合表可参照TKAGHP005-2018附A.地裂舞谣自我可参照DZZT0283-2015pf)5ftB.比前沉降调代衣可参照DZ,T0283-2015附录A.6.1.5
14、对未治理地炕灾占的两女应符合GB“40112规范相关规定.6.2 滑坡6.2.1 滑坡体的他阳、类组、特征等基本要素.6.2.2 滑坡变形监测情况,6.2.3 滑坡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6.2.4 滑坡治理I:程精施及效果.包括治利1.H类型及可靠度、维护情况及监测数据.6.2.5 滑坡与建设工程的空间位应关系.6.3 崩塌6.3.1 3.1崩塌体的他围、类型、特征等基本要素.6.3.2 崩塌体的方性特征和风化程度.6.3.3 则地体的结构面、产状、如合关系,闭合程度、延展班穿情况等.6.3.4 崩塌治理I:程措施及效果,包括治理I.程类型及可靠度、维护情况及监测数据.6.3.5 州用体
15、与建设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6.4 湿石流6.4.1就石流的奇例、类里、特征吟心人要索.1.1.2 混不流沟地形地质条件,包括桢被国差、汇水面枳改变、冲淤情况、新的物流等。1.1.3 泥石流已有拦此、游阳.排导等措施的可靠性。6.5 岩溶堀陷6. 5.1可溶岩分布他的和空间位置*上覆松散层厚度与岩性特证.7. 5.2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地下水开采、茶排情况等。8. 5.3岩溶塌陷的形态特征、规模和已造成成漕花的尬害.6.6 米空堀陷6.6.1 矿山开采历史、现状及规划设计.6.6.2 现状采富塌陷变形特征、分布范围、危害及发展趋势.6.6.3 未来开采范闱与既有工程的关系,6.
16、7 地裂螳6.7.1 地裂缝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地短特征、地诧特征.6.7.2 地裂维宽度、长度、深凌、产状、密陵及活胱程度等.6.7.3 地裂继时地面的破坏特倒二影响的附和己造成或潜在的危害.6.8 地面汛降6.8.1 施面沉降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形施战及地层汕构特征.6.8.2 地面沉降的该发因素.6.8.3 沉降区及其周边炮表水、地下水情况及其特征.6.8.4 地面沉降对地面的破坏特征、影响他眼和已造成或潜在的危害.6.9 不定斜坡6.9.1 不留定赛坡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特征,6.9.2 评价区内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分布范围及规模等,6.9.3 斜坡坡度、坡向、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_T 1851-2024 既有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程 1851 2024 既有 建设 工程地质 灾害 危险性 评价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7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