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docx
《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报告一、我市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规划引领、品质提升、科学管理、底线约束、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的总体思路,在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农村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得到极大改善,土地利用效率、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1 .科学定位,镇村规划编制有序。一是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20*年,安庆市政府批准通过了*县城市总体规划(20*-2030),我市先后启动了乡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均通过了原县政府审批。在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时,按照“轴带崛起”,打造“双心引领,两核驱动,三带协同,多极支撑”的市域发展空间新体系的要求,对涉及
2、的9个乡镇、781平方公里环潜水河区域系统规划、升级打造,实现林区变景区、河滩变公园、生态变生产、农品变商品,建成了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源潭镇围绕“两化一中心”建设,建成集刷艺小镇客厅、省刷制品质检研发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于一体的刷业集群创新和服务中心,建成全省首个镇级公用型保税仓库,刷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二是分步推进村庄规划。按聚集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分类要求,在全面调查摸底、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山区、好哌区、平原丘陵区实际情况,将174个行政村分为聚集提升类94个、城郊融合类36个、特色保护类36个、搬迁撤并类8个。按照规划编制相关要求,聘请专业技术服务
3、单位,对我市已编制且正在实施的1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和16个中心村整治规划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满足“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的占5.8虬需要完善的占.7%,需要重新编制的占82.5队根据省、市关于村庄规划的相关要求,研究制定了*市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023年),明确了求知村、万涧村、莲花村等6个村为市、县两级试点村,6个试点村村庄规划均通过专家评审。截至目前,全市72个村已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并完成相关数据调取及第一次实地调查,69个村计划今年启动编制,33个村计划2023年编制。2 .突出重点,镇村建设推进有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Q积极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扩面延伸工程,全市
4、农村公路里程达3804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建成道路超2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投资建设凤凰山墓区和花园山文化陵园等2座城市公益性公墓,在14个乡镇已建设17座公益性公墓,镇级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87.5%。二是促进镇村功能提升。市政府按照无园区乡镇补助500万元,有园区乡镇补助300万,对乡镇政府所在集镇功能进行整体提升。通过对农村老旧房屋、“空心村”、危房的拆除整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危房隐患有效消除。加大特色保护类传统村落、建筑、农房的保护修缮力度,市政府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乡镇传统建筑修缮保护进行奖补,有效保护和延续了我市传统建筑风貌。全市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处和省级
5、传统村落6处,其中龙潭乡万涧村被安徽省住建厅评选为传统村落保护示范点。三是优化镇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全市重点水域保洁面积达288万Hf,公厕作业达357座(城区41座、乡镇316座),通过“PPP”项目建成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收处能力得到增强。创新推进“四宜”特色村镇试点,大力发展“绿色+特色”板块经济,建成了黄铺镇黄铺村“稻香荷美”田园综合体、天柱山镇茶庄村“休闲康养小镇”、水吼镇天柱村“四季康养民宿集群”、龙潭乡万涧村“古村落保护利用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基地”等一批特色村镇。在茶庄村、天柱村等旅游重点村,积极引进外脑、外资,充分利用闲置农房建成海心谷、归
6、云居、天鹅堡、陋室邂逅等各类中高端民宿30余家,环天柱山民宿集群初现雏形。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60个,美丽乡村正朝着“美丽经济”升级发展。3 .严管严控,镇村管理监督有效。一是推进规划实施管理。先后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实施意见(暂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提供了操作遵循。各乡镇、开发区均建立联审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推行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村协管员制度。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在党员群众中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宅基地政策宣传,公开发布“一图看懂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实施意见”,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进村入户
7、二二是加强公共设施管理。道路管护上,严格落实路长负责制,798名村居包片村干选聘为乡村道路专管员,承担村内农村公路管理巡查、安全隐患排查、养护监督等职责,列入交通部数据库的农村公路做到了应养尽养。城乡环卫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顺利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主动顺应乡村发展的需求,大幅增加环卫作业范围,全市道路保洁面积由前期380万f增加至现阶段的959万m垃圾收集处置从20*年的5.4万吨增加到20*年的&6万吨。公墓管理上,创新市场化运作,将公墓管理权、经营权划归潜润集团,由其负责殡葬服务和公益性公墓建设运营。三是加强日常执法管控。集镇所在地建设严格按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村民建房“一户一宅”的规定,
8、鼓励村民原址重建以及使用村内空闲地新建,禁止占用耕地。按网格化管理要求认真开展农村宅基地常态化巡查,促进管控到边到角。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市在镇村规划建设管理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村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体看来,还存在对规划认识不深、执行不严、建管脱节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编制重视不够。一是对规划的认识不够。少数干部对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认识不够,不行就调整,存在“重调轻编”的现象。乡镇层面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乡镇资规所受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限制,不能起到主导作用Q镇村干部对规划知识的了解不深入,绝大多数村级班子去年换届进行了大
9、范围调整,专业知识掌握不准,不知道如何编制规划。二是参与意识不强。村级在编制村庄规划过程中,过度依赖规划编制单位,不少村没有摸清家底,对村级发展没有系统的思考,对产业布局没有科学的谋划,没有发挥“主人”的主导作用,任由“匠人”闭门造车。少数正在编制规划的村,设计公司对编制规划的调查不够深入,调研方式单一,有的仅召开了一两次座谈会就出规划初稿,有的没有与上级部门沟通,没有从村情民情出发统筹考虑规划,仅从技术层面考量,生搬硬套,规划没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2 .规划限制因素较多。一是受上位规划的限制。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仍在编制过程中,村庄规划编制虽然前期进行了试点,但受到国土空间规划及“三线”(
10、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限制,成效不明显。二是受“三调”数据的限制。调研中发现“三调”数据虽然较“二调”数据有很大提升,但是精准度仍不够,不少镇村还存在基本农田“上山下河”现象,“三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与现状不符导致了村庄规划编制受限。三是受发展空间的限制。多数村庄可用建设用地指标有限,部分村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建设用地荒废,没有发挥作用。如部分乡镇职中、村小已经没有办学,但由于权属问题,镇村无法综合利用。有的村在承接市级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时占用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庄规划空间受限。3 .镇村建设要素缺失。村庄“空心:随着近年来劳动力的持续输出,不少村
11、庄的常住人口大幅减少,以龙潭乡谢河、白寨村为例,户籍人口均超过千人,常住人口不足200人,且基本都是老弱妇孺。劳动力的缺失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用工难,如五庙乡,不少茶园因为“无人采摘”导致资源浪费,茶产业发展受限。人才流失。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多数行业发展都受到较大冲击,我市不少乡土人才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改行另谋职业维持生计。以“痘姆古陶”“五庙弹腔”等“非遗”传承人为例,“非遗”产品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相关企业和集体只能通过裁减人员,压缩开支,导致这些“工匠”流失异地他乡。农田抛荒。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和劳动力的缺失使不少农田无人耕作,山区因“宜机化”程度不高,农田抛荒更为
12、突出。产业不强。我市多数乡村产业多而杂、小而弱,整体规模不大,带动性不强,产业链短,融合发展不够,综合成效不是很明显。4 .镇村管理合力不强。一是管理不严。农村宅基地每户占地面积不能超过160平方米,但是由于后期监管不够,个别农户建房出现超标现象。二是风貌不一。集镇临街建房、农户骑路建房、皈区堤顶建房、山区切坡建房的情况时有发生,房屋建设风格上,虽然住建部门前期根据皖派建筑风格设计过相应的房屋户型供农户挑选,但是执行没有到位,农户建房“不问镇村问先生,导致了不少村庄房屋未按图纸实施,地方特色未充分彰显。三是经费不足。市财政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有限,卫生保洁(除环卫一体化外)、路灯
13、电费、设施维护、绿化养护等费用,基本都是镇村承担。据调查,平均每个村每年用于支出环卫、电费、绿化等公共设施维护费用不少于5万元,经济基础薄弱的镇村难以为继。道路维护上,仍有相当一部分道路未纳入交通部数据库,管护经费不能保障。四是机制不顺。乡镇机构改革没有全面启动,多数乡镇没有建立乡镇综合执法队伍,有的虽然成立了队伍,但是没有执法权,乡镇与部门间、部门与部门间还存在“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镇村建设管理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三、意见和建议推进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能有效改善我市乡村风貌,助推“四宜”特色镇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
14、,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村庄规划编制,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着力构建镇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体建议如下:(一)坚持统筹推进,确保镇村规划有用有效一是推进“多规合一二根据各乡镇及村居区位、资源、人文、产业的不同特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强化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推进市(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步伐,坚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分步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确保与上位规划、专项规划有效衔接。对目前正在试点推进以及拟建设的“四宜”特色村镇,优先安排启动村庄规划编制,确保村庄规划与“四宜”特色村镇专项规划同步开展、成果共享。二是优化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 规划 建设 管理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6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