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
《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衔接兰山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和运行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行为,持续提高全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全镇安全和社会桎定。1.2 编制依据依据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B(2021)、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2)、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临沂市市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临发(2019)2号)、兰山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2)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本预案.1.3 工作原则应对突发事件坚
2、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分级负贡、属地为主,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科技支撑、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1.4 适用范用本预案是义堂镇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纲,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发生在义堂镇行政区域内,应由义堂镇政府处置或参与处W.的各类突发事件。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巴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5 事件分类分级1.5.1 突发事件分类(1)自然灾宙。主要包括水旱灾杏、气象灾宙、地震灾害、地质灾杏、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
3、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辎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严宙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金融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民族宗教事件、舆情突发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1.5.2 突发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造成损失、危宙程度、可控性和影晌范围等因素,从高到低股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般四个级别。各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中予以明确。各类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及分类分级简要情况应当纳入相应专项应急预案。1.6 分级应对突
4、发事件应对遵循分级负货、属地为主,分类应对、协调联动的原则,当突发事件超出镇政府的应对能力时,由上一级政府负责应对。一般及以上突发事件,处于本区域范围内,需上报上一级政府负贡应对。义堂镇政府有关机构在各自职贡范用内,做好相关行业、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1.7 响应分级突发事件发生后,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和单位等根据突发事件初判级别、处置难度、自有处置能力以及预期后果,综合研判确定本层级响应级别,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在重点地区、重大会议、重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形,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情况及时谢整响应级别。发生一股及以上突发事件,镇政府立即启
5、动应急响应。进行先期处置,并逐级报告区政府、市政府:发生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事件(含重特大涉险事件),应立即启动母高级别应急响应,进行先期处置,并逐级上报区政府、市政府、省政府。特殊情况下可直接上报省政府。对涉及面广、敏感复杂或处置不当易引发严重后果的一般及较大突发事件,根据应对工作需要,可报请上级启动市级或省级层面相应级别应急响应。镇政府响应等级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明确。2应急覆案体系本镇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制作主体设计镇政府各机构,应对事件主要处在先期处置、预警、上报.2.1 应急预案本镇政府应急预案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1)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根据上级政府组织应
6、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以衔接上级政府部门预案。(2)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歪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2.2 应急硕案支撑文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应急工作手册、事件行动方案等多种形式的支掠性文件,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1)应急工作手册是预案涉及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自身承担职员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的工作方案,是本部门和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指引。战层组织和单位应急预案涉及的有关方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单独编制工作手册,也可将有关内容融入预案,
7、合并编制“(2)事件行动方案是参与事件应对的救援队伍、专家队伍等按照应急预案、工作手册或上级指挥机构耍求,为执行具体任务制定的工作安排.行动方案耍明确队伍编成、力量预置、指挥协同、行动设计、后勤保障、通讯联络等具体内容,以及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和实施步骤。3组根指挥体系3.1 领导机制镇党委政府研究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当发生般及以上突发事件,根据上级党委、政府有关要求和应对处置工作需要,做好现场处竟以协调衔接上级政府应对工作。3.2 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类突发事件指导、协调和组织应对工作由镇应急指挥机构负贡。3.3 工作机构镇有关办事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员本部门突发事件应急
8、管理工作。3.4 镇组织指挥机制3.4.1 镇组织领导机制本镇要强化应急管理职贡,重点做好预警信息传播、人员疏散通知、公众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配合处置、后勤保障等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村(镇)应急管理相关工作。3.4.2 镇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机制)本镇应建立应急战动机制,共同做好区域性、流域性、美联性强的相应突发事件监测信息汇总报告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种类做好防范及处冏应对工作。3.5 现场指挥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木镇要根据突发事件处置需要,设立由本级政府负贪同志、相关部门负贡同志组成的现场指挥机构,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成立临
9、时党组织,加强党对应急工作的领导。现场指挥机构可根据需要设立综合协调、灾害监测、抢险救援、交通保障、医疗卫生、后勤保障、治安维护、善后处良、新间工作、群众救助生活、专家支持等主要职货部门负货相应突发事件信息监测、应急处置、汇总报告工作。根据突发事件种类、特点等成立工作组(具体编组视工作需要酹定)。各工作组主要承担以下职成:综合协调组:负货踪合协调、督导检查、会议组织、会议纪要、信息简报、综合文字,资料收集归档,抢险救援证件印制发放,处四信息调度、汇总、上报,与上级工作组的协调联络等工作。灾害监测组:负贵组织灾害风险监测,指导防范次生衍生灾害:调度相关技术力量和设备,监视灾情发屣:指导灾害防御和
10、风险隐患的监测预警等工作。抢险救援组:负贵制定现场抢险救援方案:根据灾情变化,适时提出调整抢险救援方案:协调调度救援力量、救援装备参与抢龈救援:根据救援情况变化,调整充实应急救援专家:组织协调现场应急处置有关工作。交通保障组:负责划定现场警戒区域,做好应急救援力量赴灾区和撤离时的交通保障工作:指导灾区道路抢通抢修:协调抢险救灾物资、救援装备以及基木生活物资等交通应急通行保障0医疗卫生组:负或组织指导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援助工作:统筹协调医疗R生专家、丑生应急队伍,支持事发地医疗更生处置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货协调安排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车辆、装备及其他物资,为现场指挥部正常运行和应急处理人分做好
11、工作、生活等保障“治安维护组:负贡维护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治安秩序,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和重耍物资设备的治安保卫,指导有关地方、部门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善后处置组:负声受需人员及其家属接待、慰问、稳定工作;研究制定善后方案,依法做好在突发事件中遇难人员家属救助、补偿、扰道等工作:负责指导灾后油、电、气、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抢修,保障受灾区域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有序组织快包生产等工作。新闻工作组:负责发布权威信息,安排新闻发布,接待媒体记者采访,协调处理与媒体间的相关事宜等工作:组织开展舆情监测研判,负责网络媒体管理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群众救助生活组:负亦制定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卜拨
12、救灾款物并指导发放:统筹灾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设、过渡期救助等工作:组织捐媳、援助接收等工作。专家支持组:负货组织现场灾情会商研判,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现场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杳工作:指导地方开展灾情调隹和灾损评估;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3.6 专家组徽有关办事机构应根据需要联系上级政府,由上级政府协调专家组成专家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调查评估等决策芥询服务工作。4运行机制本镇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及重建等工作机制。4.1 风险防控(1)本镇要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风险调查和评估制度,依法对各类风险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
13、、辨识、评估、分级、登记,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监控,先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货分工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研究制定风险分级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2)本镇要统筹建立完善社区、村(居)、重点单位风险防控体系。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和处冏各类风险幽患,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对成大风险和危险源,制定专项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重点行业和领域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对一些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普遍性和倾向性社会矛盾问翘,要研究采取治本措施,力求从源头上解决;必要时立即向本级政府
14、报告,并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相关毗邻镇、街的政府通报。(3)重要物资储备库、重点水利水电工程、重大油气储运增施、铁路客运专线和繁忙干线、重耍地下设施(人防)、田要输变电工程、大型桥梁隧道、要通讯枢纽、支付清算.系统等重大关键基础设施设计单位要科学选址、优化布局,实施风险评估、可行性论证,增强防灾抗灾和风险管控能力:运营和维护单位要建立完善日常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严格遵循上级市、区政府及有关单位安全监督检查的要求。4.2 监测预警4.2.1 监测本镇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整合监测信息资源,完善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各类突发事件主要职费部门负员相应突发事件
15、监测信息汇总报告工作,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监测预判.422预警(1)确定预警级别。对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有关部门接到相关征兆信息后,及时组织分析评估,研判发生的可能性、强度和膨响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突发事件类别,确定预警级别。按照紧急程度、发展势态以及可能造成的危杏程度,预警级别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嬴级别。各类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由市级牵头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类指定,本镇相关预警信息遵从上级政府。对其他突发事件,要根据情况及时向仃
16、美方面通报提醒信息,必要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安全警示.(2)发布预警信息。分析评估结果确认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及时向上级政府(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或相关部门报告,必耍时可以同时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杏的毗邻或相关地区的政府通报。根据事态发展,及时调整预警级别并更新报告、通报和发布有关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调整,要充分发挥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开发的突发事件“应急直通车”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作用,或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讯、互联网、警报涔、宣传车、大喇叭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
17、取有针对性的通知方式,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对象无遗漏。承担应急处置职声的堆位接到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向发布预警信息的单位反馈接受结果。新闻媒体、通讯运营商应按照当地政府或预警发布部门要求,及时、无偿向社会公开发布预警信息。(3)采取预警措施。发布预警信息后,有关方面要根据预警级别和实际情况以及分级负货的原则,采取下列项或多项措施:增加观测频次,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公众沟通,公布信息接收和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告采取的有关特定措施、避免或减轻危杏的建议和劝告等;组织现场指挥抗、应急队伍和负有特定职贡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的准备,预置有关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
18、;调集应急处置和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加强对虫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交通、通讯、供水、样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宙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物资;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宙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犷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发布预警后,镇政府及时组织分析本地和本行业可能受到影响的范围、程度等,安排部署有关防葩性工作。(4)预警措施的解除。当突发事件风险已经解除,发布预警的政府(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或有关部门要立即
19、宣布解除预警,解除已经采取的仃关措施。4.3 信息报告(1)本镇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创新基所网格员管理体制机制,统筹灾害信息员、群测群防员、气象信息员、水库巡查员、护林员、网格员等资源,承担风险隐患巡查报告,突发事件第时间报告,第时间先期处置,灾情统计报告等职责,建立统一规范的基层网格员管理和激励制度,实现村(居)网格化管理。鼓励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主动向所在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2)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基层网格员和有关村(居)、企业、社会组织及相关专业机构、监测网点等要第一时间向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信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按照“先电话,后书面
20、”“先初报,后跟踪续报”的程序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一般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性质、简要经过、影响范围(含环境影响)、人员伤(病)亡和失联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情况、现场救援情况和已经采取的相关措施等.(3)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本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市和区政府有关规定,立即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同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邻镇、部门和企业。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或特殊情况下,事发区域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直接向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上一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4)涉及港澳台侨、外籍人员,或影响
21、到境外的突发事件,需要向港、澳、台以及有关国家、地区、国际机构通报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5)镇政府应急牵头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快速获取机制,全面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信息共享系统,融合相关部门、地方的应急基础信息、地理信息、应急资源信息、预案和案例信息、事件动态信息等,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信息保障.4.4 应急处岂和救援4.4.1 先期处置(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威胁人员,加强救援处置人员防护;控制危险源、可疑传染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维护现场秩序:对因本单位问
22、题引发的或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要迅速派出负货同志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2)事发地村(居)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要立即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按照当地政府的决定或命令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3)本镇政府要根据应急预案或上级决定、命令,调动应急队伍,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处巴和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4.4.2 指挥协调(1)组织指挥。本镇安委会成员为临时应急组织机构,此外需根据上一级部门指导开展应对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2)现场指挥“应急指挥机构(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事件 总体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70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