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形势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docx
《中国式现代化形势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形势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式现代化形势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本文通过剖析老年群体特质和养老领域现状,在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观点的指引下提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五个新趋势。1、养老服务业不只是事业也是更大的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这为规划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明确了路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口老龄化危机,有“危”也有“机”,但是更多的“危”在事业,更多的“机”在产业.通常来说,当某类社会服务由政府承担时称之为“事业”,落脚到养老服务业来讲,“养老服务事业”的主体是政府及
2、其事业单位,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般屈于公共或半公共物品,活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老龄群体的基木公共需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养老事业普惠优质的养老服务供给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成色。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基本生存条件保障和生活质量提升问题,尤其必针对性地解决了社会中处于极端困境的老年群体的现实难题,遵循了“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是政府为社会发展“兜底”的体现。但养老服务作为准公共事务,既有公共属性也有消费属性,作为公共属性的养老服务是共同富裕的内在
3、要求,而作为消费属性的养老服务则是共同富裕的外在衍生。应清醒看到,当前养老服务消费属性不明显,养老事业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加深带来的需求增长和需求类别变化,且已投入资源的闲置问题严重。养老产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无论是从国际实践经验,还是国内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需求来看,有效激活市场资源,发展高品质养老产业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养老服务列为三大重点消挽领域之一,这充分说明养老服务业不只是事业,也是更大的产业,养老服务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而应包括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目标的
4、一系列经济活动。一方面,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是对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主题的响应,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为了人民,这不仅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也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更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意。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群体受教育程度、消焚水平等人口特征的更新,中国特色养老概念的内涵“养老即生活”受到更多老年人的推崇。其中所强调的“多层次养老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而不仅是基本的生存照顾”理念引发市场关注,越来越多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产品得到研发和销售,调节了养老服务福利性与私人性供给失衡,养老产业由此初具规模。同时,家庭照顾资源的补给需求
5、亦不容忽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的逐步弱化,需养老产业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如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护理、高龄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老年兴趣培养等,减轻照顾精力代际分配赤字问题,刺激家庭消费热情并激发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产业的出现不仅以群体性需求为基础,也是经济增速变缓挑战下开发经济现代化新动能的必然选择。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前景,未来我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受阻带来的创新乏力风险和人口增长率下降、“未富先老”带来的经济衰退风险。养老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潮,其独有的服务属性与市场属性耦合,能够双重弥合人口老龄化加速与经济转型期创新乏力的困境。养老服务产业是集衣、食、住
6、、行、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物资和技术支持,因此,它与上、下游产业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连锁效应。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房地产业、制药业、保险业、旅游业、教育业、娱乐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金,加速资金流转。当前部分地区亦通过发展养老产业为供给侧改革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产业空间,拉动社会服务消班和内需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仅是宏观经济,就业市场中的个体也需要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来释放大量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劳动价值与增加劳动收入。养老产业的范围之广,吸纳就业能力之强,除了扩大传统的养老护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需求,还有很多新兴职业如老年服务产
7、品经理、智慈养老平台运营官等伴随养老产业发展而出现。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是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养老服务现代化而进行积极探索的重要趋势。通过协同发展,我们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标,为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2、养老服务不应是消极养老而是积极享老养老服务是广大群众现实和潜在的基本需求,尤其是高龄失能老年人最为迫切的现实需求,以积极的认知、态度和行动发展养老服务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性支择。传统养老观念多体现消极的特点,主要表征为将养老当
8、做一种无法避免的负担,将变老视为不可逆转的老化过程,认为服务内容只包含照料和医护。在这样观念的作用下,老年人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非养老服务体系的主体,引发了诸多负面影响.首先,老年人缺乏Ii1.主性。消极的养老态度限制了老年人自主决策的权利,易伤害老年人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力。其次,老年人易深陷社交孤岛。养老服务隐藏功能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互动,而消极被动的养老观念使得老年人持续地被“输入”,服务的提供大多只考虑“该不该“,而很少听取他们的“输出”,尊重他们“要不要”,剥夺了他们继续参与社会建设和发挥自身潜力的机会。久而久之,社交网络逐渐变得狭窄,导致孤独感的增加。更重要的
9、是,此观念带给群体性的负面价值会削减服务所带来的实际效益,使得投入大量资源的服务实际价值产出比降低,间接造成老年人的福祉和幸福感下降。从宏观现代化战略整体格局演进的角度来看,强互动、可持续的积极享老是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现形式.养老服务不应是消极的照顾和护理,而应该是积极的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的享老,这意味着更加重视老年人的个体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落实在新时代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上,主体的行为观念与外部的服务支持要从“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变。从主体层面来看,养老服务现代化转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既包括
10、生理年龄上已进入老龄阶段的老年人,也包括其他年龄群体.参与的心理维度是树立终身发展理念,从认知上接受老年期只是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这种自我肯定、接纳与适应可以缓解社会成员因生理角色转变而在情绪上产生的脆弱敏感,帮助他们建立和维系社交网络,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参与的具体表现是开展多形式的行为活动,如社会经济活动、文化艺术表演、体育锻炼和志愿者工作等。在全龄人力价值日益被重视的今天,能力不应该被狭义定义,很多老年人经历了更多的事情,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与智蕊,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可以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推进积极享老,就需要充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满足老年人发挥余热的心愿,集聚起年长者所拥有
11、的更丰富的阅历、资源、经济储蓄等人口红利。现代化养老服务向积极享老发展还要求外部支持体系的转变,主要表现为顺应老年市场的供给侧革新,刺激养老服务业的创造意识.当前,我国养老市场提供的服务很多还是从传统的消极养老模式出发,注重老年人的助餐、助洁、助浴等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服务。这种模式虽然确保了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但却忽视了他们精神和社会层面对于享受生活追求的满足。而积极观念的萌发将极大地督促未来的养老服务业向“享受”“参与”发展,注重精神文化层面和娱乐层面的转型,催熟已渐渐兴起的老年大学、社区文化角、老年主播等产品与服务,和还处于设计研发阶段的老年电子产品、信息消费APP等新兴赛道。如老年人早前在
12、旅游行业的消费者画像中并未被列入主要目标群体,而随着享老观点的普及,夕阳旅行团已成为市场主力军。同时,养老服务趋于积极享老亦对建立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体系给予理念肯定。不仅鼓励了社会组织和企业联合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产品,还推动原有养老服务提供机构转型升级与传统的养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改革,延续服务供给,使老年人会加受益于养老事业的“长尾效应”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潜能。3、养老服务不只是被动医疗而应是主动健康我国是世界上人I-I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增速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服务任务也最重。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是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
13、会发展全过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从人类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来看,健康老龄化是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手段。所有老年人都关注健康,无论低龄老年人还是高龄老年人,高收入老年人还是低收入老年人,也无论是活力老年人还是临终老年人,总结起来就是“有了健康,高龄不是问题:没有健康,低龄也是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医疗资源紧张,如何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传统的健康理念,包括医养结合,其实大都停留在被动健康上,即老年人在生病后接受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这固然能够通过医疗干预和药物治疗来处理突发性的疾病,解决救急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为其健康保驾护航。但仅仅依靠医疗机构短期
14、和单次的服务,会限制老年人健康素质的整体提升,也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隐性浪费。在被动医疗模式下,照护者往往缺乏对老年人全面健康状态的评估和支持,无法管理长期或慢性健康问题,更不能充分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社交和精神健康。老年人对自我健康规划的自主性也会因认知不够、信息缺漏而丧失,对臼己健康程度的理解和掌控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健康需求得不到满足。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握新征程中的新使命,就必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老龄化是对保障人民健康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深刻领会与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亦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要求,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式 现代化 形势 养老 服务业 发展 五个 新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6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