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会计学法础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授会计的基础理论、根木知识和根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给使学生了解会计的根本理论:常理会计的根本核算原理与方法:理解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并具备一定的会计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从而为进一步学习E中欲财务会计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际基础.教学安排:章节安排课时安排备注第一章总论3第二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3第H章复式记账3第四章借贷记账法的应用15习题课3学时第五星会计凭证3第六章会计账簿3第七京账户分类3第八欧财产清查3第九章会计报表6第十余会计核算组织程序4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殂织2合计48使用教材:会计学基础h中国人事出
2、版社参考书目:14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Mn年出版.2 .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2006年2月.3 .基础会计?李桂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KnH1.版4 .中国税制3马海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5 .会计学(上、下美查尔斯T亭格瑞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KH1.6.E会计学g21世纪工商管埋硕士MIN标准教材核心课程陈良华戚味艳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月。第一章总论假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涵义第二节会计的目标与会计职能第三节会计核算的根本前提和i股原则第四节会计根本核算程序与方法教学目的和聂求:对于初学者,学习本
3、章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懂得什么是会计,对于会计学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时于会计的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行一些初步了解,认识到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具体要了解会计的历史开展过程:理解并掌提会计的定义、目标与职能、核算程序与方法:血点掌握会计的根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教学工点与魔点I本章的重点包括会计的报本职能、会计核算的根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方法.本范的难点在于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面对初学者讲清会计的一些根本概念、根本理论.例如讲解会计的四项根本假设与13条会计核兑的一般原则教学方法:本章的特点是会计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比较多,学生初次接触,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讲解时应有所
4、取舍.根据投球对&选择内容.在讲授本章时.尤其是根本假设与一般原则局部还应该多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课程进程安热本章学习时间为3学时,第一节0.5学时;第二节0.5学时:第三节1.5学时;第四节0.5学时,第一节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产生与开展(-会计产生的动因-会计的开展经济越开展,会计越弗要.(三)会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会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因索,会计和这些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会计是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的开展推动了会计的开展.二、会计的假念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一种林为“管理活动论”,一种称为“信息系统论.0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并不
5、是对立的.是从不同的例面考虑问题.会计的定义表述为:会计是趣济管理的工要1成局部,它是通过对济信息的收集,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短济活动,进行全面、连城、系及地核算和监督,促使人们权利利弊、得失,提育他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2、会计的职能是核能和监悌;3,会计的计附尺度主要是货币:4、会计的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第二节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一、会计目标会计的定义中指出会计的目标是要提高程济效益,这足会”的根本目标(根本目标).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为与企业相关的信息使用拧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并实
6、现对羟济活动的有效拄制,从而提诲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国内外会计学的研究,会计目标的设计至少应当答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讹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会计如何来提供这些信息?二、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它的本质功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好发挥的作用.应该明确它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走为转移.根本职能主要有两个:核算和监督(一)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的核算职能.足指会计通过价(ft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客观报告的工作.会计核豫职悭的特点:(二)会计的Itt职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要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
7、经济信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等的羟济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使之到达预期目标的功能.会计监督的特点:(三:会计犊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是基础,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监杼为保证.第三节会计铁*的根本防提和一般JKJH一、会计核算的根本n提(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根本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利会计信息的舫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根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根本限定,我国财政部公布的学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中,明褥规定了四项根本前提,即会计主体、持续般管、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的位或组枳,它明确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空间莅困和界限,解决了会
8、计为谁工作的问题,它规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2,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二将埃粒普1、定义:持续经苜是指在会计主体可以预见的将来,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维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不会发生破产或清算,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义镇定了会计的时间他H1.上企业会计制度?对这一前提的表述:第六条规定,”会计核售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钱营活动为前提。.2,意义(三)会计分期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携础上,人为地规定会计信息的提供期限,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苜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时间间隔相等的期间,这线期间被称为会计期间.每一个段落称为一个会计期间,通常称
9、一年为一个会计期间,也叫会计年度.企业会计制度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目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华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司起季日期月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会计分期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二者都是对会计主体时间范围的假定,会计分期是持续经营的一个补充。2、意义:会计分期暇设的意义在于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四)货币计货而计Ift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采用货币作为计量的位来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3第八条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而以外的货币为主的
10、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必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蒯为人民币。确立了这个前提后,才需要确立实际本钱和说慎性等会计原则,二、会计核算的一jRJKJH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核W的i股原则确定为12项,会计制度中规定了13,它们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的最根本的要求,根据各原则在会计核口中的作用,乂划分为四大类:息体性要求、会计信息砥疑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电方面的要求、会计修正性惯例的要求.(总体性要求总体性要求原则是企业在正常的情况下必须遵守的一般原则,要贯穿在会计核算的所有方面.总体性要求原则又包括客观性原则、可
11、比性原则和一货性原则。1、客观性原忠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足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客观性质期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出实性、可毒性和可整证性,2、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不同会计主体在同一会计期间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横向可比)3、一贯性原则,一贯性阻则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所使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应当尽可能前后各期保持ft.不得随意变更.(纵向可比)一贯性JW1.与可比性IuI1.比收,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不同企业之间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比较何8S:一贯性原则解决的
12、是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纵向比较何题,两者不同之处表现在,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企业尽可能采取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二)会计信息朋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是为了保证时外报送的会计信息烦业而提出的,包括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1、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深期乂称有用性JW是指会计核算佑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苜成果的需要,涓足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管理的衢要,2、及时性总财。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按期完成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讲求实效.不得拖延.及时性原则要求:1.信息收集要及时:2.信息
13、加工处理要及时:3.估息传递要及时,3、明府性原则明晰性眼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it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三)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方面的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利计量要求原则,是为了能锁协调会计要素确实认、计盘而提出的,包括权由发生制原则、Ift比原则、历史本钱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1、权贵发生制原理.权费发生制原则乂称应计制.或者叫应收应付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权费发生制是以收入和拢用是否应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与费用的一种方法.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贡发生制为基础”.权贵发生制也是国际公认的会计核算原则.具体来说,但
14、凡当期己经实现的收入,不管其货币资金是否实际收到,均要f为本期收入入账:仅凡当期己经发生或应当由当期承当的费用不管货币资金是否实际支出.均需在本期费用核算.相反,但凡不应同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实际收到或支出了货币资金,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核W.与权费发生制原则相对质的是收付实现制原则.收付实现制原用乂称现金制,在收付实现制原则下,当期实际收到或支出的款项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但凡收到现金,确认为收入:但凡支付现金,确认为费用,2、配比原Jr配比原则是指将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本钱、的用进行比较,以便计算当期损益,收入与费用配比的方式(1)苴接配比:与取得的收入有因果关
15、者的费用,可以与收入直接配比(2)时间性配比:某些收入与费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美系,但由于时间上的一致而进行的时间性配比.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间接配比、期间配比3、历史本钱原则.历史本饯原则又称实际本钱原则.是指各种资产应当按照其取得或照建时发生的实际本钱计价,当物价发生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资产账面价值.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正确计算当期损益.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的收益,仅与本期收益相关。资本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仅是为了取得本期的收入,而F1.
16、主要是为以后会计期间实现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四)会计修正性惯例的要求1、注慎性原则.谨慎性序则又称稔健性原则或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若干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会虚增企业会计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2、要性原则.由要性质则是指在会计核豫过程中,要区别不I可经济业务或会计Jf项的重要性程度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3、实质重于形式原剜第四节会计根本核算程序与方法一、算Wr会计核5Z是个连纨、系统和完整的过程,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方面的内容.(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将某一工程作为某一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最终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
17、初始确认和再确认。(_)ftrtr三会计计求是以货币或其他计印单位计獴各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会计计城包括计公单位和计量U性两个方面的内容。(三)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地对经济业务羟过确认、计fit后,采用专门的方法在账簿中加以记故的过程.主要解决的是某项经济业务在会计上如何登记的问题,会计记录必须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必须要以货币来计量.四)会计报告会计报告也可称为财务报告,是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费科,采用衣格和文字的形式,向信恩使用者披露信息的书面文件。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执行会计程序.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价、记录和报告时所采用的各种专门方法.会计核算的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比
18、会计科目和账户.SI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本钱计算、财产清查、嫔制会计报我.三、会计楼靠程序与方法的关系会计核算中枭用的七种主要专门方法,相互联系,密切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以方法体系.售后案例本章总结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a学内容:第一节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第二节会计要素第三节会计等式第四节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的与要求I学习本堂要求在上一章的基础上,讲授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了解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循环和周转的特点,引出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理解和掌旌会计要素的内容及每个会计要素的特征:重点掌樨会计等式及羟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及二者之间的关
19、系.教学工点:本章的重点是会计要素的内容及特征,殳计恒等式,会判断经济业务如何影响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析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假学魔点:本章的难点是对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被学方法,在讲学过程中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教会学生如何确认会计要案.通过例题分析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对于会计科目要港清会计科目是分类的标志,目的地为了进行分类会计核算.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可自行选押一些分类的标志,不一定必须与当前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完全一致.教学进程安排,本章学习时间为3个学时,第一节0.5个学时.第二节1个学时.第三节1个学时.第四节0.5个学时.第一节企业生产仲普资金
20、一、会计核算和IMf的内容(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我们也称为会计的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一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故其资金的运动形式也有区别,也就是会计的具体对象有所差异。二、产品制造企业的贵金运动产M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给、生产和销惇三个阶段.制造业企业资佥的循环与周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收入、费用和利润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构成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因此,费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消,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上称为会计要索.会计具体对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清)之间的关
21、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分别说明了资金运动的两个方面.制造企业经营资金具有如下的特点:笫。经营资金在循环周转中要顺序经过供给、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井相应采取货币资金形态储藏费金形态一一生产资金形态一成品资金形态一一货币资金形态.第二,经营资金循环周转中,具有并存性和继起性.第三,羟营资金按比例弁存是企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条件和表现,笫四,经营资佥在循环和周转中,具有补偿性和埴值性,三、育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商品海通企业的资金运动也是循环形式.沿着货币资金一一商品资金-货币资金(获得增值)的形式连续不断地循环和周转.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也是资金运动,其具
22、体内容也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不表现为循环与周转.而只是我现为预算资金的拨入(领取)和使用(支付)的形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是预算资金及其收付.第二节会计要素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按照一定标准所遂行的概括和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8的规定,我们将会计对象划分为六大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一、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M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
23、经济和益。(-资产的特征押行或控制一定数量的资产,足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资产具有以下根本特征:K资产是一种羟济资源.2、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疗项所形成的,3、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4、资产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只引同时具备I:述四个特征,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资产的类别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类别。二、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分,履行该义务顼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漉出企业.(一)负债的特征1、负债是一项经济近任.2、负债必须归还。3,倒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的一种结果。(二)负债的类别企业的负债应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基础 会计学 基础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6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