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顶管施工专项技术方案设计修改.doc
《过河顶管施工专项技术方案设计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河顶管施工专项技术方案设计修改.doc(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顶管施工专项案穿越复兴河 编 制: 审 核: 平安审批: 审 批:一、编制依据:1、甲提供的设计图纸。2、和行业施工及验收规、标准及业主规定的技术要求。3、地理环境及气候状况。4、现行法令、法规,地区颁发的平安、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4.1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4.2 建立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方法。5、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5.1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SY0401-19985.2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T4079-2000二、工程概况本工程需穿越铁路和复兴河,铁路采用顶管穿越,复兴河采用明开挖过河。采用DN900钢承口钢筋混凝土套管顶管穿越,顶管距离为60米。穿D
2、N700焊接钢管78米。设置工作坑1个,接收坑1个。三、基坑概况1、采用工字钢支护体系,设2道钢支撑,采用双轴搅拌桩止水。工字钢,长为12m,型号为I40b,采用密排布置,并采取措施提高成桩平整度和垂直度;使钢围檁与工字钢间空隙填充密保证支撑体系受力可靠。格控制双轴轴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减少基坑渗漏风险。水泥搅拌桩采用700500双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与钢桩净距为150mm,桩长15m。一、二道支撑标高分别为1.000、-2.500m。2、支护体系均采用工字钢。支护桩采用工字钢I40b。上层腰梁采用双拼I40b 工字钢,下层腰梁采用三拼I50b 工字钢。角隅处斜撑采用219*16 钢管,角隅处斜撑
3、采用426*14 钢管。3、搅拌桩说明:水泥土墙采用双头搅拌桩,700500。水泥采用P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为18,水灰比1.5。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1.0MPa。4、矩形基坑:1矩形基坑,基坑平面尺寸5*8m,基坑面积40,挖深8.7m。2废弃土随挖随运走。3支护体四地面荷载控制在20kN/m2。4基坑平面图及剖面图如下:基坑平面图基坑剖面图基坑平面布置图四、施工设备配置主要施工设备配置一览表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国别产地用于施工部位泥水平衡顶管机D900mm1中国顶管汽车吊中联50t1中国管材吊装汽车吊中联25t3中国其它吊装发电机三菱S6A3200KW4日本动力输送
4、主顶油缸JPT220吨24中国顶力提供注浆泵柱塞式电机4KW4中国顶管注浆水准仪DSZ3自动安平4中国施工测量激光经纬仪DJJ24中国施工测量顶管机头选用NPD900型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机头配备激光导向系统,其具有平衡效果好,构造紧凑,技术先进等优点,施工连续性好,顶进速度快,适应口径广泛,对土质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五、施工准备顶管前从设备、物资、技术面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顶管平安、顺利通过的重要保证。准备工作的重点:一是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顶管机及配套设备处于最正确工作状态,防止设备故障导致顶管机长时间停滞在下地层中。二是确定合理的测量纠偏法,确保顶管机顺利进洞。1、设备准备准备
5、顶管前,对顶管机及后配套设备进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检修。重点对顶管机的注浆系统、控制电路及液压系统、及电路进展检修。对于损坏的部件立即更换,对存在故障隐患的部位及时排除。特别是对注浆管路进展清洗疏通,防止注浆管在顶管时堵塞,导致触变泥浆供给中断,顶力急增,从而造成顶管机停机。检修前制定详细的设备检修方案,对设备进展彻底的检修,将检修任务落实到个人,确保顶管前所有设备均处在最正确的工作状态。2、物资准备首先,在顶进前,考察管材供给商的生产能力及管材质量,确保管材供给及时,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其次,必须确保管材质量,假设管材质量不合格,在顶进过程中发生管材破坏,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膨润土的质量
6、必须格把关,检验不合格的杜绝使用。3、技术准备技术案的落实与否关系到顶管能否平安、顺利施工。因此在顶管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是非常必要的。在交底前组织召开顶管专项技术会,对施工案的重要环节、各岗位职责及其他考前须知等容进展详细讲解,保证每位施工人员理解各项技术要领,明确自身职责。六、施工案1、施工设备本工程采用浮动刀盘泥水平衡顶管机。该机型专为在软土中顶进而设计,和其他顶管机不同的是它有一个可以前后浮动的刀盘,一次设定工作土压力后刀盘即可根据顶进速度以及前土体土压力的变化而自动浮动,从而保证一个恒定的土压力平衡值,到达最小的地表沉降,确保顶进轴线上的构筑物不受影响。泥水平衡顶管机包括:主
7、机、纠偏系统、进排泥系统、主顶系统和压浆系统组成。其特点有:采取全封闭式顶进,可有效的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管道围的土体扰动小,能很好的控制地面沉降;与其它类型顶管相比,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的总推力较小;工作井的作业环境好,顶管自动控制,管不用人员作业,平安性高;由于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不存在吊土,搬运土等容易发生危险的作业;由于泥水输送弃土的作业连续进展,故其施工速度快,能有效保证工期;污染小,噪音小,环保。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节约工时,提高工效;施工工艺简单,标准化、程序化,便于施工控制和管理;泥水加压平衡工具管与其他工具管相比,具有平衡效果好,构造紧凑,技术先进,由于出土式是用水力机械化连
8、续出土,所以顶进速度快,对土质的适应性强。无论是粘性土还是砂性土,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泥水平衡顶管工艺流程注浆装置和润滑系统七、顶管关键技术及操作要点1、洞口土体加固及止水由于土体自身均缺少自立性和防水性,一旦有临空面时,会产生滑坡塌,出现涌水、涌泥、涌砂。对洞口外土体加固处理的目的,是使土体具有自立性、隔水性和一定的强度,防止机头在顶进初期由于自重过大而产生“叩头现象。在机头进洞穿墙初期,因入土较少,机头的自重仅由导轨和入土较浅的土体支承,作用于支撑面上的应力很可能超过允承载力,使机头“叩头下栽。因此,对洞口土体加固十分必要。本工程顶管围护桩40B工字钢,在顶管进出洞口位置,顶管前需拔起
9、洞口支护桩,并将拔起后的支护桩焊并加垫块保证其不在顶管过程中下沉,钢板桩拔起后会对围护构造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进展进出洞口位置加固处理,再设置止水装置。具体做法如下: 1基坑外侧进出洞位置土体加固本次设计中,在基坑外侧进出洞位置设置了双排700500双轴搅拌桩,进展土体加固。双轴搅拌桩设置宽度为管道外侧2m围,深度为嵌入基坑地面以下6.3m。2洞口止水墙A、浇筑混凝土止水墙a浇筑混凝土止水墙洞口支护桩拔出后,在进出洞位置设置支水墙,墙体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长4m,高4m,厚0.5m。在管道进出位置预留圆形洞口,圆心与管道中心保持一致。洞口直径大于管道外径20cm。并且在混凝土
10、墙上预埋高强螺栓,用于安放橡胶止水法兰。b加设橡胶止水法兰在混凝土墙上预埋一圈螺栓,中心与管道中心线保持一致。预埋螺栓与混凝土墙结实地锚固在一起,具有足够的锚固强度。然后进展橡胶止水法兰的安装,应设置扇形钢压板,防止橡胶法兰被挤翻出来。橡胶法兰的径应小于管道外径40cm左右,单边翻进去20cm。应使用回弹力较高的橡胶板,板厚不小于16mm。橡胶法兰橡胶止水法兰设置图洞口止水墙3顶管出洞临时临时加固支撑为了防止机头出洞时土体压力变化,控制机头出洞姿态,在承受坑机头出洞位置加设工字钢临时支撑,确保机头出洞姿态稳定。2、后背、导轨、主千斤顶的选用1后背选用A、后背设计原则后背墙的最低强度应保证在设计
11、顶进力的作用下不被破坏,并留有较大的平安度。要求其本身的压缩回弹量为最小,以利于充分发挥主顶工作站的顶进效率。在设计和安装后背墙时,应使其满足如下要求:要有充分的强度在顶管施工中能承受主顶工作站千斤顶的最大反作用力而不致破坏。要有足够的刚度当受到主顶工作站的反作用力时,后背墙材料受压缩而产生变形,卸荷后要恢复原状。后背墙外表要平直后背墙外表应平直,并垂直于顶进管道的轴线,以免产生偏心受压,使顶力损失和发生质量、平安事故。材质要均匀后背墙材料的材质要均匀一致,以免承受较大的后坐力时造成后背墙材料压缩不匀,出现倾斜现象。构造简单、装拆便装配式或临时性后背墙都要求采用普通材料、装拆便。2本工程后背选
12、用本工程顶管管径为0.9m,后背墙一次性浇筑成型,供管道顶进使用。后背墙采用高4m,宽4m,厚0.5m,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后背铁采用10cm厚钢板。顶管工作坑及装配式后背墙的墙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其施工允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装配式后背墙的施工允偏差(mm) 项 目允偏差装配式后背墙垂直度0.1%H*水平扭转度0.1%L* H为装配式后背墙的高度(mm);* L为装配式后背墙的长度(mm)。3、导轨选用1导轨安装原则导轨应选用钢质材料制作,其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坡度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当管道坡度1%时,导轨可按平坡铺设。导轨安装的允偏差应为:轴线位置:3mm
13、;顶面高程:0+3mm;两轨距:2mm;安装后的导轨必须稳固,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产生位移、不沉降、不变形。导轨安放前,应先复核管道中心的位置,并应在施工中经常检查校核。2导轨间距计算导轨面标高与管子管底的标高是相等的,因此两轨道之间的宽度B可以根据公式求得:式中:B基坑导轨两轨之间的宽度,m;D0顶进管道外径,m;D顶进管道径,m。3导轨选用本工程导轨选用复合型导轨。在每一根导轨上都有两个工作面:水平工作面是供顶铁在其上滑动,倾斜的工作面则是与管子接触。复合型导轨的寿命要比普通型有较大提高,并且导轨对管材的摩擦损伤减小。基坑封底时,在基坑底板上预埋钢板,在导轨安装时进展焊接固定。导轨示意
14、图4、主千斤顶选用根据顶力计算结果,使用4个220t千斤顶可满足顶管要求。布置如以下图:千斤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千斤顶宜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管道中心的垂线对称,其合力的作用点应在管道中心的垂直线上;当千斤顶多于一台时,应取偶数,应规格一样,行程同步,每台千斤顶的使用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千斤顶伸出的最大行程应小于油缸行程10cm左右。当千斤顶规格不同时,其行程应同步,并应将同规格的千斤顶对称布置;千斤顶的油路必须并联,每台千斤顶应有进油、退油的控制系统。油泵安装和运转应符合以下规定:油泵宜设置在千斤顶附近,油管应顺直、转角少;油泵应与千斤顶相匹配,并应有备用油泵;油泵安装完毕,应进展试
15、运转;顶进开场时,应缓慢进展,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顶进速度顶进;顶进中假设发现油压突然增高,应立即停顿顶进,检查原因并经处理后可继续顶进;千斤顶活塞退回时,油压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3、顶力计算1后背承载力计算当顶力作用点与后背反力合力作用点相一致时,后背土体允抗力可按下式计算:R=aBrH2KP/2+2CHKP0.5 +rhHKPR 总推力之反力KN;A系数取1.5-2.5之间,本式取2;B后背墙的宽度;取4R土的天然重力密度KN/m3,本式取19KN/m3;H后背墙的高度m),取4m;KP被动土压系数为tg245+/2,取1.13;C土的粘聚力KPa,取8KPa;H地面到后背墙顶
16、部土体高度m,取4.7m。后背铁的尺寸为4*4mR=24(194*41.13/2+2841.13*0.5+194.741.13)=4892KN(2)顶进顶力计算F=N+fDL N=/4*D2sHsN正面阻力KN;D顶管机外径m,1.08m;s土的天然重度KN/m3,本式取19KN/m3;Hs管道覆土厚度m,6.5m;F采用注浆工艺时,管壁与土层的摩阻力,根据经历,取f= 4KN/m2;D管道的外径m,管外径D=0.9+2*0.09=1.08m;L管道的计算顶进长度m,取60m;F计算顶力,KN.计算顶力F=3.141.08*1.08/4196.5+43.141.0860=927KN经计算RF,
17、基坑后背承载力满足顶管所需顶力要求。5.3.3.3管材承载力管道强度允顶力:5530KN根据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中公式8.1.1计算4、测量及纠偏控制测量仪器的选定向测量:采用激光经纬仪;高程测量:电子水准仪水位连通器。1机头配有主顶速度检测仪、顶管机本体倾斜仪等可对顶进速度、机头旋转、水平倾角自动进展测量,随时进展向纠偏。2在顶进过程中,经常对顶进轴线进展测量,检查顶进轴线是否和设计轴线相吻合。在正常情况下,每顶进1 节混凝土管节测量1 次,在出洞、纠偏、到达终点前,适当增加测量次数。施工时还要经常对测量控制点进展复测,以保证测量的精度。3随着顶进距离的不断增长,
18、轴线偏差测量需接站观测,从而产生接站误差。4指示轴线在顶进工程中,必须利用联系三角形法定期进展复测,以保证整个顶进轴线的一致。5为了较好地解决测量用时问题,要尽可能减少测量接站数。6工具管出洞后的轴线向与姿态的正确与否,对以后管节的顶进将起关键的作用。实现管节按顶进设计轴线顶进,做好顶进轴线偏差的控制和纠偏量的控制是关键。及时调节工具管纠偏千斤顶和中继间千斤顶,使其能持续控制在轴线围。7要格遵循“密切注意,及时纠,小角度的原则,勤出报表、勤纠偏,每次纠偏角度不得大于0.22,如不得已时,争取在非重要路线进展。即格控制工具管大幅度纠偏造成顶进困难、管节剪切破裂。8当顶进机头尚未全部出洞时,假设偏
19、差在士2 cm以,则不必进展纠偏,待全部出洞后再观察确定;反之,假设士2 cm,则应立即停顿顶进,采取措施进展偏移调整。9当项进机头全部进洞后,假设偏差+1 cm,则必须及时进展纠偏。左右向偏差控制在+ 5 mm以,垂直向偏差控制在+ 10 mm以。10在纠偏动作失效时,应立即停顿顶进,并会同电工、机修工检查电路和液压管路,尽早排除故障,防轴线超差。5、顶管顶进与地层形变控制技术1顶管引起地层形变的主要因素有:工具管开挖面引起的地层损失;工具管纠偏引起的地层损失;工具管后面管道外空隙因注浆填充缺乏引起的地面损失,管道在顶进中与地层摩擦而引起的地层扰动;管道接缝及中继间渗漏而引起的地层损失。2在
20、顶管施工中可采取如下措施:及时调整土压平衡值根据不同土质、覆土深度和地面沉降的情况,配合测量报表的分析,及时调整土压平衡值,同时要求坡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控制纠偏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根据顶进速度,控制出土量和地层变形的信息数据,及时调整注浆压力和注浆量,从而将轴线和地层变形控制在最正确的状态。6、顶管进洞阶段技术措施1顶管机姿态的复核测量工具管进入接收井前需进展贯穿测量复核,复核时应测量顶管机所处位,用以确认顶管状态、评估工具管出洞时姿态,拟定工具管进洞的施工轴线,使工具管在此阶段的旌工中始终按预定的案实施,以良好的姿态进洞,使其正确无误地进入接收井。当工具管逐渐靠近洞口时
21、,必须控制好顶进时的土压力,在工具管切口距接收井11.5m 时,停顿顶进,停顿注浆。并尽可能降低切口正面的土压力。2顶管机进洞在接收井钢板桩被切断后工具管应迅速、连续顶进管节,尽快缩短机头进洞时间。顶管机整体进洞后应尽快把机头和工具管节别离,并把管节和接收井的接头按设计要求进展处理,减少水土流失。7、顶进速度顶进速度是顶管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管理参数。顶进速度必须与注浆减摩能力、进排泥能力相协调,同时,要密切观测地表变形情况。顶进速度过快会造成因机头对土的挤压力增大而使地表隆起,以及因超过排泥泵的能力而引起阻塞等现象的产生;顶进速度过慢不仅会造成工期延误,还会造成管节外围地层损失增大而增加地表沉陷
22、量等。一般而言,正常顶进条件下,顶进速度以2.53. 5 cm/min为宜;如正面遇到障碍物或地基加固土,顶进速度应1 cm/min。在顶进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均在开场顶进和完毕顶进时,顶进速度都慢些;2在一节管顶进过程中顶进速度应根本保持稳定。且在开场顶进时应均匀加速,防止突然加速过快;3顶进速度必须满足注桨减摩及进排泥的需要,防止因过快而注浆缺乏,徒增顶进阻力,防止因过快而造成排泥管堵塞;4顶进过程中应防止停顿。8、触变泥浆减阻顶进阻力是影响项管顶进的最大障碍。在顶管施工中,在一定土质和管径的前提下,顶管的迎面阻力可看作一定值,而沿线管道所受的摩阻力则随着顶进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河 施工 专项 技术 方案设计 修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