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docx
《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当下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新体系作文”应立足于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从小学生作文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去建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体系作文”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对一线教师来说,语文课本是教学之本,我们不可能抛开教材去另建构一个体系。在语文教材基础上,如何按照学生习作规律,构建小学生作文新体系呢?从课程层面看,要强调阅读与作文结合、小练学与大作文结合、课内习作与生活作文结合、学生习作实践与教师方法指导结合,将这几组关系处理好。一、学生习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个国际性难题。美国中小学生写作能力堪忧一文指出,事实上只
2、有极少数学生有足够的悟性,通过阅读掌握严谨的语法、丰富的词汇、第杂的从句、精妙的表达、多变的句型和漂亮的文章结构。究显示,2011年全美测试中仅有24%的八至十二年级学生写作合格,可以称得上高水平的仅有3%。学生作文不过关主要问题是什么?弗吉尼亚州某学院文学和写作专业考试发现,30个本科一年级学生,只有四五个写作没有文法毛病,能写出站得住脚的议论文的只有一人。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法,是遣词造句、语言表达。我国小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是词语贫乏,语言规范性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F1.己的思想,文从字顺地写出规范的作文”。这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生作文
3、教学的重点。首都师范大学一位博士调查研究发现:低水平作文、中水平作文和高水平作文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汇量上。一篇三四百字的作文,低水平作文的语汇量普遍少于85个,中水平作文超过150个,高水平作文超过230个。可见,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最基本标志是语汇量。一个人语汇量较为丰富,作文水平就比较高:语汇贫乏,作文水平一般都不会太高。某地一位老师在小学生写作困难调查中发现,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语文教师写文章也有这种感觉:脑子里想表达的观点很清楚,但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怎样组织句子使表达通顺规范且有说服力。我们来分析这篇四年级学生写的文章推荐一个好地方“我想推荐同里古镇,那里
4、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开篇语言太直白,如果换成“那里的小吃远近闻名,那里的名胜占迹让人流连忘返”就好很多。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习惯使用的大白话,变成尽可能文雅一些的书面语言。“首先,我们来到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小河特别清澈,能看到许多可爱的小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两句话重复了,说明这个学生写完之后没有认真通读。“我们接下来来到的是一家小吃店,我点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尝了一口。哇!简宜是冰甜爽口!”这段话问题很多:第一句话不够通畅,语序调整一下,删去“的是”,改成“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家小吃店”就好多了:“我尝了一口”中的“我”可以承前省略;最后是什么东西“冰甜爽口”,没有交代清楚O“我来
5、到了一家拍古装店的,我先换上古装,再换下装,就完成了”“来到了一家拍占装店的”是病句,“拍占装店的”应是“摄影店”或“照相馆”:“再换下装”,应该是“化一下妆工这篇习作选材不错,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基本功不过关。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习作中十分普遍。语文教师经常教的人物描写、动静描写、环境描写等方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不能。教师教的写作方法都不错,但学生需要的是如何文从字顺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这才是重点。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一是靠大量规范语言的输入,学习别人如何表达;二是写完后修改,先伙伴交流点评,再自己修改。多读,多写,多交流,多修改一一只能竟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语言表达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
6、从学生的角度看,主要是语言经验积累不足,不善于运用新语汇,表达实践过少,没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认知能力不够成熟。从教师的角度看,主要是习作方法指导往往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在文从字顺的表达方面却缺少指导办法,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语言表达问题在教学中不够重视,研究也不够。二、如何解决学生语言表达的问题首先,要十分重视课文语言经验的学习积累。对小学生来说,课文中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是课文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写作方法?这些当然有价值,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课文中蕴涵的语言经验,包括作者如何用词、如何造句的经验。课文是经过精心筛选和修改的文章,文质兼美,语言质量很高。输入并积累课文语言表达经验,可
7、以直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课文四季之美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优美。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指导品味语言的方法:1.写了春天的哪些景(天空、云彩):2.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色彩多样):3.用了哪些词语写景物变化(动词、形容词);4.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接着,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选择夏、秋、冬一个自然段自己品读,读后交流。先指导方法,再举一反三练习品读,设计很精心,品读方法也不错,但学生学完课文留下的可能是非常抽象的品读方法,对课文中那些优美的语言和作者丰富的语言运用经验,不会留下深刻记忆,这非常可惜。从最后学生当场完成的练空看,学生用的基本上还是原来的大白话,课文中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新课 背景 小学 作文 教学改革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4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