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I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乂好乂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长安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砒(一)基本区情分析我区地处西安市主城区南部,全区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万,辖20个街道办事处、5个乡、24个城市社区、671个行政村。西仃洋渭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有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区多制的独特格同。1、区位优势明显我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南部主城区,东临蓝田,南靠宁陕,西接户县,北连雁塔,
2、距西安市中心钟楼仅8.7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地铁2号线、西部大道、南横线、子午大道等城区干线道路的贯通和三个共建区的加快发展,长安将成为交通最便捷、生活最方便、功能最齐全、腹地最广阔的西安大都市新板块,成为未来国际、国内资源进入西安的歪要集聚地,发展前景极为广阔。2、文化底,深厚我区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地上地下遗存众多,名胜古迹遍布,672处文物遗址中,有国家级市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全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原始社会遗迹8处。以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净业寺等为代表的佛教祖庭文化史是源远流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长安厚积薄发、加快发展蓄积了巨大的动力。3、科教资源丰
3、富我区驻区高校32所,师生31万人,是全省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有航天第六研尢院、206所、504所、应用光学研究所等IO余所国家重点研究机构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加之各高校内设科研机构100家以上,众多的包括院士、学科带头人在内的各类中高层专家学者和现代化管理人才汇聚,堪与北京海淀相比肩。丰京的科教资源、卓越的人才资源为长安实现跨越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4、生态环境宜人我区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宜,日照充足,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均符合国家级环境标准,是西安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有24个峪口和翠华山等10大自然景观;八水绕长安”中的泮、温、涌、清、淖五大河流皆
4、源于长安:具有发展绿色产业的最佳生态环境条件。5、经济增长强劲撤县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驶入快车道,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市优秀行列。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扑名前三;已进入2010年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行列,跃居“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T1.f)”行列,发展势头强劲。(二)“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卜.,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加快实施新长安战略和7q强新区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况品零告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了翻番,“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74亿元,是2005年的2.96倍,年均增长16%,较“十五”的13.3%提高了2.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兑收入达到13.2亿元,是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长34.4%,较十五”的22.5%提高了1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2亿元,是2005年的4.7倍,年均增长38.5%.较“十五”的6
6、8.5%卜降了3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价总额达到89.24亿元,是25年的2.6倍,年均增长19.9%,较“十五”的18.7%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6.7:46.1:37.2调整到十一五末的8.2:50.1:41.7,经济结构日趋优化。我区近三年连续获市综合考评优秀区(县)称号,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图1-1长安区“十一五”期间GDP与增速变化情况图1-2长安区“十一五”地方财政收入趋势表图13长安区“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图1-4长安区“十五末和“十一五”末产业结构对比图2、基础设凝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交通方面,完成了19.44公里的雁引公路、8.4
7、5公里的鱼斗公路建设:建成半引路、大杨路、杜王路等千亿元工程”;对169公里县乡道路实施/超龄油路改造,基本形成五横卜纵的现代交通网络,内外通达性趋于良好。公用设施方面,至2010年底,累计可敷设天然气管道60余公里,新增用户5.8万余户: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城区广电通讯网络建设、公交站点(站棚)改造、公厕新改扩建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日处理5万吨长安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使城区90%以上污水得到处理:建设了城if?热力公司,公用设施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笈计投资12.5亿元,完成f西部大道、东仪路长安段、电子正街长安段、长安西街商业街504段道路、南长安街和西长安街立面提升改造
8、、长安西街、建材街等工程任务。城区主干道已达78公里,排水管网总长99公里,冬录化覆盖率达到37.4%、人均公共绿地8.34平方米,燃气入户率达到83%,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79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项指标均提前达到或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达到了绿化、亮化、美化的效果: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12.8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小城镇建设方面,积极推进郭杜、滦镇、太乙宫镇等省市级盘点镇建设,加快“关中百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修筑道路53公里,铺设排水管网41.3公里,安装路灯726盏,增加绿化6.5万平方米,小城镇建成面枳达102平方公里,人口聚集约50万人以上,小城镇
9、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比至达到76.4%:小城镇建设的突飞猛进,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工作,为我区接体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莫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通过“十一五”努力,我区交通更加便捷,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3、城乡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质量持续提升五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了园林球化配套工程,完成r西长安街和南环路湮河改造工程、韦郭大道及关中环线长安段绿化带工程,新建了创新广场、步行街、柳青广场、金长安广场等游乐休匏广场:完成了西部大道、B斗路、竹园路、东仪路长安段、电子正街长安段等新建道路的绿化工程:环村林带建设稔步推进: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衔接的城市绿地系统。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明
10、显改善,洋河等重点流域生态治理成效明显,城乡绿化覆盖率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33.98%。“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大峪库区等4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拈区内4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均保持In类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95%: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到290天;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五年累计卜降25%以上,COD、S0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4、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五年来,我区积极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十五”末,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区GDP比重达2.23%,共创建教育强乡镇”18个,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6所,省级近点职校1所,省级示范农技校7所,市级素质教育优
11、秀学校3所,新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7所,完成了20所学校的灾后加固工程,投资2亿元建成长安二中,近三年来为离校输送学生近1.5万人.,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卜五末相比,教育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荣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区”和“高水平高质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称号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稳定在7.0以内,人口素质明显提面。医疗卫生和医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医疗机构从2005年726个增加到2010年748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蓼合人数达到77.5万人,参合率达到94.4%,荣获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
12、设先进区,城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88%,实现了村级T1.生服务和社区工生服务全年盖,基本实现f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米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S560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全区新农保参保率达93%。十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57元,年均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89元,年均增长15.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5、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着五年来,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实施,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金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设立了1家小额
13、贷款公司;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268万美元;西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五年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443个,完成总投资285亿元,极大地推动了长安经济加快发展。(三)“十一五”启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I1、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滞“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汲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不断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自身素质,以新观念谋划发展,以新思路引领发展,以新措施推动发展,激发了百万长安人民加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2、必须始终
14、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认其践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不断提高抓机遇、解难题、促发展、患民生的能力,这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酸根本的保证。3、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放松“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优势、突出社会民生,紧紧闱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商贸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调查研究策划大项目,加大招商力度推介大项目,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大项目,真抓实干建设大项目,使亚大项H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较卜五”更加显现,为区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项目支掾。4、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
15、生不停愎“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公共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界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路线。多措并举,以解决民生为根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5.必须始终坚捋转变方式不惜怠“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大胆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了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数星:型增长向质显型增长转变、生产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投资贡献为主向内需贡献为主转变的四大转变保持了经济增长方式由堆一依旅投资拉动向投资、消数双轮骈动促发展的转型,进一步
16、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侦星:和效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总员依然偏小,发展方式粗放,建设经济强区任重而道远:(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还需加大;(3)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还需进步加快:(4)城乡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还需不断加强:(5)优势资源的整合还不到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努力还需加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卜二五”期间予以解决。二、长安区“十二五”发展环境(-国际Ir景“卜二五时期,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全球经济会在缓慢曲折中发苏,后金融
17、危机的影响在某些领域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发屣的外部环境更趋且杂。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仍在发展,世界各主要大国普遍重视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谋求综合国力竞争优势,必然更加期待发展与深化对华经贸合作;跨国投资与并购仍会在波浪中前行,产业转移仍在寻求最佳配置地,中国可望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资金、技术与市场,促进十二五规划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二)国内背景1、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战略机期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改变,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工业化、城镇化进
18、程将快速推进,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我国将抓住战略机遇,以提高发展的质员为核心,进步加快发展,桧步实施I二五规划,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2、科学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历要求,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持、发展无污染的现代产业成为大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主线“十二五”时期,支撑经济发展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要求迫切,同时有利于自主创
19、新的条件正在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国家将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十二五时期,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将成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中必须把发展民生事业作为重点,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史设和谐社会。5、统筹城多和促进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以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宗旨,国家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
20、伐,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农村发展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和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强,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6、内需潜力将获科放“十二五”时期,国家将以扩大内需为首要任务,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进一步实施系列刺激国内需求的政策措施.国内巨大的消贽需求潜力将得到有效糅放,特别是城侬化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和新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重大I11十二五时期,我区主要面临四大机遇1、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新机遇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
21、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故略的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的支持”。国家已经出台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政策,对我区实施追赶战略、谋求跆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2、关天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我区作为西安市土城区的重要新功能板块,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亦是打造“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歪要抽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影显华受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重要承载平台十二五”期间,I若关天经济区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必将强力推动我区城市建设、产业聚集、城乡统筹等加快发展“3、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机遇西安将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布,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
22、设、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进程。长安作为大都市南融的纵深腹地,必符更多地承接城市功能辐射,使长安的城乡建设、产业培育、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4、西安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新机遇2010年,西安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发区域创新发展的内去动力,为我区充分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加快统筹科教资源示范,建设创新型城市新区提供重大创新发展机遇。(四)面临挑战“十二五”期间,我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I1、可持续增长压力增大我国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受到后金淞危机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土地、环境约束日益刚性化,区域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
23、加,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2、资源配置整合任务艰巨长安既有秦岭北熊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宗教文化资源:既有32所高校30多万人口的科教资源,又有三个开发区丰富的产业资源,但这些资源对区内发展的带动拓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十二五期间,对生态旅游、宗教文化、科教资源等进行有效配刊整合的任务卜分艰巨.3、城市建管工作繁重我区虽己纳入西安市主城区,但与大都市主城区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尚不适应作为主城区的要求。“卜二五时期,按照国际化大都市标准进行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工作任务将十分繁重。4、统筹城乡任重道远我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80%以上;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西安市 长安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3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