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信息追溯、工作人员管理、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程序.docx
《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信息追溯、工作人员管理、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信息追溯、工作人员管理、环境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程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信息追溯程序1 .目的保证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信息追溯及时、有效。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监管仓进口冷链食品信息追溯管理。3 .追溯程序3. 1上传上游追溯信息货主在进口冷链食品进入集中监管仓前,在“川食安”追溯平台上填写上游追溯信息,选择对应的集中监管仓及预计入仓日期,提交入仓预约申请。进口冷链食品上游追溯信息包括:a)货主信息;b)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信息和图片;c)商品品类:商品名称,生产批号等;d)到仓重量:本次入仓预约的商品重量;e)到仓时间:预计货物为到达集中监管仓的时间;f)到仓车辆:本次货物到仓的运输车辆,有多台运输车辆时,点击新增车辆按钮,填写所有的运输车
2、辆信息;g)随车人员及联系方式:跟随运输车辆到达监管仓的人员姓名、电话;h)到仓人数:跟随运输车辆到达监管仓的人员总数;D流入类型:流入类型为“口岸流入”,填写口岸名称;流入类型为“省级流入”,则填写省(区、市)名称。3. 2入仓预约和到仓审核3.2 .1集中监管仓驻仓工作组对入仓预约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生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码至“川食安”追溯平台。3.3 .2预约车辆到达后,集中监管仓驻仓工作组核对入仓预约信息,完成入仓审核。3.3上传核酸检测报告和消毒证明进口冷链食品在集中监管仓内完成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后,货主或集中监管仓驻仓工作组按照实际情况上传对应的核酸检测信息和消毒证明信息。3.
3、4上传下游追溯信息货主选择集中监管仓中所属货物,在“川食安”追溯平台上填写进口冷链食品下游追溯信息,申请出仓。下游追溯信息包括:a)去向企业名称:收货企业信息;b)出仓时间:货物出仓的时间;c)出仓重量:本次货物出仓的重量。3.5生成出仓证明集中监管仓驻仓工作组完成出仓申请审核后,在“川食安”追溯平台上生成出仓证明。附件5集中监管仓工作人员管理程序1 .目的保证集中监管仓工作人员管理科学、有序,避免新冠病毒人传人、物传人事件发生。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监管仓工作人员(作业人员和非作业人员)管理。3 .管理程序3.1 入职管理3.1.1 工作人员信息采集。新入职人员需如实填写“工作人员信息采集
4、表”,内容包括姓名、籍贯、身份证号码、居住地址、近期行程、新冠疫苗接种及健康状况等。3.1.2 工作人员背景审查。集中监管仓对采集的人员信息,开展背景审查和相关健康检查(包括是否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必要时,可将信息交由辖区派出所,查询其有无违法违规行为。3.1.3 开展核酸检测。集中监管仓安排通过背景审查和相关健康检查的新入职人员,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员方可正式入职。3.1.4 组织开展入职培训。集中监管仓组织针对岗位要求,开展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范、作业要求、个人防护、员工管理规定等。3.1.5 工作人员建档。集中监管仓应设立健康管理员,建立工作人
5、员健康监测台账,实行每日体温监测制度,定期核查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接触史,进行人员动态监测管理,杜绝带病上岗。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监测档案。3.2 宿舍管理3.2.1 作业人员根据集中监管仓安排,入住员工宿舍,实行集中管理。3.2.2 对作业人员实行闭环管理。装卸、搬运、掏箱等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作业人员须安排在同一楼层住宿,且不能与集中监管仓非作业人员交叉住宿。3.2.3 2.3集中监管仓应配备测温枪、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设置集中监管仓宿舍管理员,负责对员工住宿情况进行登记管理;开展每日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检查,每日填写健康状况监测表,做好留档备查。
6、3.2.4 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性质与要求在规定工作区域活动,避免无关人员与进口冷链食品接触。作业人员和非作业人员活动区域避免不必要的交叉。3.3 上岗管理3.3.1 工作期间,集中监管仓工作人员需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正确佩戴口罩、主动扫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规范穿戴防护装备,严格落实定期核酸检测等管理制度。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方可上岗。3.3.2 作业人员在现场操作期间,必须做到“四必须、六不准二“四必须”包括:a)进入作业区前必须测量体温;b)必须通过专用通道进出作业区;C)每次进出作业区应更换个人防护装备;d)离开作业区应在指定区域按正确流程脱卸防护装备并放入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出作
7、业区脱防护装备流程:消毒外层手套一面屏/护目镜f消毒外层手套f脱防护服和靴套,同时卷下外层手套一消毒内层手套,脱内层手套一手卫生一脱防护口罩一手卫生一更换新的口罩。“六不准”包括:a)不准在未穿戴或未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进入作业区;b)不准在作业区脱下防护用品;C)不准戴手套接触身体任何裸露部位,且身体任何裸露部位不应直接接触货物。如有接触,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消毒;d)不准直接踩踏进口冷链食品外箱及使用暴力抛扔物品;e)不准私自前往高、中、低风险地区,或接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f)不准私带物品进出集中监管仓。3.3.3 因工作需要,非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时,应遵循作业人员防护要求。3
8、.3.4 集中监管仓内预防性消毒、核酸采样和检测人员除了由其所在技术机构按有关要求管理外,还应服从集中监管仓的管理,积极配合并给予专业技术指导。3.3.5 应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区,进入工作区的外来人员应登记所在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生地区人员、实时体温等信息,并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3.3.6 门卫值班人员、工作人员和货柜车司机三者间应避免不必要的接触。3.4 下岗管理3.4.1 按照“分类管理、明确范围、避免不必要接触”的原则,作业人员下岗后在宿舍等相对固定的区域活动,不允许四处逗留和外出,避免与无关人员(包括外来人员)接触,严禁违规外出。3.4.2 作业人员用餐,由专人送餐至指定区域
9、,并严格落实防护措施。3. 5请休假管理3.1.1 作业人员如有休假或特殊情况需要外出,必须完成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方可外出。作业人员请休假情况由集中监管仓驻仓工作组向属地冷链专班和应急指挥部报备。3.1.2 休假后复工,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要求执行后方可复工。a)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期间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b)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中 监管 进口 食品 信息 追溯 工作人员 管理 环境管理 设施 设备 管理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