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水泥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硬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四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五章 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计划及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第六章 拟投入的劳动力计划 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第八章 冬、雨季施工安排 第九章 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的组织措施 第十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二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2)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及操作规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钢筋混凝土盖板涵(JT/GQB003-20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9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施工企业以往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技术、装备、人员的能力。编制原则 根据施工的指导思想及施工目标,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编制施工进度,制定施工方案,组织均衡连续,有节奏的文明施工。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期,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的。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某某路某某至某某段公路水
3、泥路面硬化改造工程3标段,工程地址位于某某区某某镇。公路等级为四级,设计行车时速20公里,路基8.5米,路面6.5米。计划工期12个月。2.2施工目标我单位中标后,已迅速组建项目经理部,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达到“组织保障有力,项目班子精干;施工机械化,设备精良化”,为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基础。(1)质量目标:总体目标为合格,力争优良。工程所含分部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质保资料齐全。(2)工期目标:确保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3)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发生。(4)成本控制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成本控制计划,层层分解落实成本责任制,努力降
4、低施工成本。(5)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在工程施工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使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工地整洁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行程序化、标 准化作业,争创文明施工标化工地。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3.1 施工布置的原则(1)布置原则 结合本工程的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及施工特点,本工程施工布置按以下原则进行:所有的临时设施均按业主提供的现场条件,结合现场实际,在指定的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布置,并在各生产、生活营地设围栏,尽量避免施工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出入造成影响。临时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根据施工总进度及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
5、做到精简、实用。所有临时设施采用集中管理、靠近施工点的方式布置,力求做到紧凑、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灵活,方便使用。 施工场地按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3.2 施工道路及供水、电、排水系统布置(1)施工道路施工便道拟充分利用已有的路网,根据现场需要修建施工道路,多作业面纵向推进,结合路基土方和雨水管函、管沟施工逐段施工。(2)施工供水在施工现场设置20m3 蓄水池两个,就近取较好水源作为施工及生活用水。(3) 施工供电、通讯及照明1)施工供电 现场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变配电设施引接,根据各施工点,辅助企业、生产车间及生活办公营地的用电需要,集中统筹考虑。2)照明生活区、辅助企业
6、、仓库照明采用220V照明线路,施工工作面照明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所需若干台1000W的碘钨灯。3)通讯 项目部和工程师办公室安装两部程控电话,工程师、施工管理人员、各队负责人均配置手机。3.3其它生产辅助设施试验室配备常规试验设备,负责原材料、混凝土等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以满足混凝土施工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优化、质量控制检验等的需要。现场主要布置的辅助设施有混凝土搅拌站、水泥稳定碎石搅拌站、钢筋加工场、 砼预制点、机械设备停放场、综合仓库等。3.4 现场管理措施(1)由项目经理部制定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秩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工地卫生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成品保护管理的实施细则,并认真落实。施工中
7、,按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施工现场内所有物品,严格按图定位,做到图物吻合。同时,根据工程进展, 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整顿,必要时进行适当调整。 (2)在施工工区内的分叉路口、施工作业区域等处设置一切必要的醒目的信号和施工标志,包括标准的道路标志、报警信号、安全信号等,并标出工程名称、业主名称、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负责施工队及施工时段等,以使工程清楚、有序。(3)由项目质安室具体负责项目部制定的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次序管理、工地卫生管理及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执行。由质安室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的落实和执行;由物资部门负责成品保护管理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派专人进行定期检查和处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8、、有序顺利的进行。第四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4.1 施工测量(1)道路平面控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导线点及道路定位图,用检验校正好的仪器,对所有坐标点及主要道路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测,确认无误后报请监理及业主认可,然后在施工范围内布设一定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骨干,成为控制网,用高精度全站仪测定各点的相互位置,再以控制网为基础,测定道路各部点位,如:道路内的管、函、沟渠、检查井构筑物等,新增设导线点及道路定位点必须与相邻各导线点闭合,并埋设护桩。1)护桩必须埋设在施工场地以外,便于架设仪器的地方。2)新增导线点与相邻点要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及边长测量。3)导线点必须建在土质坚硬的
9、地方和便于保存之处,以便安置仪器,使点位保持稳定,导线的边长,根据实际地形尽量不使其相差悬殊。4)导线点布设要满足施工需要,密度要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5)精确测量各导线点的边长及角度,并根据起始边的方向求出个新增导线点的坐标并进行严密平差,绘制图表报请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批准后,投入使用。(2)道路高程控制按线路起点附近的国家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沿道路前进方向,增设水准基点,作为整个路线高路控制点,基平测量水准基点布设密度,并根据实际地形布置,高差太大, 应适当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并测定出他们高程。按公路路线勘测规程(TTJ061-85)中对新建一至四级公路基平精度要求是:高差不符值的
10、绝对值不得大于30LL 。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取值3mm,水准点符合,闭合及检测限差均为30L 进行基本测量时,使用DS3水准仪,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测量其高差在允许范围内,用高差法计算,记录并将闭合差调整到各个水准点高程中,经严密平差后,编绘图表,并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业主。(3)施工测量1)根据平面控制测量所布置导线点及图纸道路主要控制点设计坐标,进行实地放线工作,其操作步骤:将经纬仪架设任一导线点上,后视相邻其它导线点,算出道路ZY点,YZ点,JD点方位角距离,用极坐标法,分别定出以上各点。2)以上各点定出后,支仪器于ZY点或YZ点后视交点,进行路线的直线部分的中桩测放工作,
11、直线段每20m测放一中心桩,直线部分测放完毕后,用同样的方法将仪器设于ZY 点或YZ点,后视转点或交点桩用偏角法根据曲线要素算出曲线部分每10m的偏角进行拨角定出曲线中心桩。并按道路前进方向对中桩进行里程标注,注明断链距离及桩号。3)进行道路的中桩测量时,中桩桩位允许偏差按G-93规范执行(S/1000+0.1)m,式中S为交点或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横向误差为0.10m。4)路线中线工作测试完成后,在基平测量基础上沿路线的前进方向测量出各中桩高程, 采用DS3仪器单程观测由一水准点开始符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允许闭合差为:用仪高法记录和计算出各中桩高程,以供路基填挖施工使用。5)按照先整体后
12、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根据已放好路线中心桩,按照设计行车道的宽度测放出边沟、截水沟、排洪渠、边坡护坡、暗函的位置,并做上坡度架或坡度板,边施工边跟踪检查,也可在每隔10-20m在沟内外边缘钉设木桩并注明里程及开挖深度。6)在截水沟,边沟及边坡施工完毕后,对线路中桩进行全面复测一次,并根据行车道设计宽度及路拱抛物线形式在垂直于道路前进的方向,定出行车道位置线,按设计图定出横向路拱高程及横向起拱高度,在路基基层每层施工完毕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定测一次,满足路基基层的精度要求。7)道路内构筑物测量控制:利用道路中心桩及所布设导线点根据道路内构筑物的里程及设计图表推算出盖板涵及检查井、口的位置,并在
13、构筑物的中心线上,定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测算出高程以此来控制开挖宽度及深度,以防超挖与欠挖,此工作完成后及时报经监理工程师进行校核,后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龙门桩要加强保护,防止碰桩产生误差,定期用仪器复核,并在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每30m不少于一个,以便随时检查开挖深度及坡度。4.2路基土石方施工4.2.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1)路基正式开工前,认真搞好线路复测和现场核对,发现问题按有关程序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上报审批,同时把中桩和水准点基桩增设加密至满足和方便施工生产的需要。(2)组织沿线施工调查,为土石方调配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收集资料,应着重调查收集下列资料:1)特殊土
14、地区和特殊条件下路基的地质、地下水位情况及当地河道、雨季等情况。2)核对土石类别及其分布,进行填料复查和试验,调查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土地段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输条件(包括运距、道路交通情况)。3)如有爆破地段,对该地段地形、地貌、地质和附近居民、建筑物、交通与通信设施情况。(3)对将用于填筑路基的土按规范要求取样,并对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进行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土的击实试验、膨胀试验、承载比值试验等,提出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4.2.2路基土石方调配开挖的土石方就近用于路基填筑,不适用材料弃到选定弃土场,对于开挖后的大块石料不易做为路基填筑的材料,则运
15、到砂、石料场储存作为砌筑挡墙、护坡等防护工程用,并将部分合格石料轧制成合格的碎石用于砼工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4.2.3路基开挖(1)施工前的准备:路基开挖前作好截水沟,施工期间修建临时排水措施,力争做到永临结合。(2)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采用推土机,挖掘机开挖,装载机自卸汽车运土;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浅孔控制爆破,推土机集渣成堆,挖掘机装、汽车运。1)土方开挖路基挖土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规定时,将采用晾晒、换土,石灰处理,设置砂垫层,砂桩等措施。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
16、留碾压沉降高度,基数值可通过试验确定。路堑截水沟在路堑开挖前先行施工,并同临时排水设施相结合,以确保施工场地处于良好排放状态。路基施工过程中,当路堑或边坡发生地下渗水时,根据水的流量大小,采取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渗沟(盲沟)等排水方案,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前提下方可实施。2)石方开挖1)根据工期要求,工作面的选择根据情况,可从每一个挖方施工段两端开工作业,又可在适宜的工作面分台阶作业,增加工作面。2)开挖根据石方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开挖。在高边坡挖方岩层风化破碎地段,采用小型浅孔松动爆破,
17、人工、机械配合开挖的方法。3)在石方开挖前,根据地形、地质、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等情况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编制实施性爆破设计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执行。拟采用潜孔钻机布孔进行分层、分段、光面、小药量控制爆破技术施工。爆破过程中严格控制爆破剂量,以保证边坡稳定。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爆破施工中严格控制飞石距离,做到对周围交通、居民区等影响,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将一响用最大药量控制为单孔药量,为控制超挖、少挖,做到边坡平顺,应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 防止冲击波影响。4)出渣:出渣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车配合作业。4.2.4路堤填筑施工(1)工艺试验段
18、:路基施工前,根据本合同的具体情况选择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地段(50m)做工艺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工艺参数和检测方法来指导施工。试验时作好记录,对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 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等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进而严格施工工艺, 明确检测方法,确保施工质量。(2)路基填筑施工要点1)一般要求: 土方运距在100m以内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距在100m至500m范围内的土方采用铲运机施工;运距在500m以上采用挖掘机、装载机与自卸汽车配合施工。每层路堤填筑前,应沿路堤两侧采用人工配合小型夯实机具填筑用于控制铺筑厚度和路缘压实质量
19、的土路埂。土路埂宽50cm,高度由实验确定,并适当开口做好相应的临时排水措 施,且其压实度比技术规范的要求高一级。土路埂填筑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该层填筑作业。路基填筑以重型压实机械为主,再辅以少量中轻型压路机,填方路基(以土石方为主的)必须配备平地机、平地机未到位不进行路基填方施工。回填压实度要求:路床(0-0.8)为95%,2)工艺要点基底处理:首先划分作业区段,划分作业区段的原则是保证施工互不干扰,防止跨区段作业,每一作业段以200300m为宜。其次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将坑穴用原土或砂性土回填夯实,作好临时排水设施,在原地面坡度陡于110的地段应先开挖搭接平台,进行
20、台阶处理,搭接平台的宽度不小于2m。其后进行基底平整和碾压,并根据不同的地表土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进行基底试验,经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批准,方能填土。对特殊路基地段要根据设计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特别处理,达到合格要求后方能填筑。分层填筑a填土: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如铲运机施工可按松铺厚度一次到位;如采用自卸车卸土,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为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应各加宽4050cm。b零填挖路基:零填挖路床以下0300m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5%(重型)。零填挖路床面,若位于特殊路基土
21、层上,则进行换填或翻拌晾晒。换填材料宜为透水性良好的砾 土,换填厚度由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分层压实。c填石路堤:修筑填石路堤,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石块最大粒径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紧密靠拢,所有缝隙填以小石块或石屑。在路床顶面以上500mm的范围内铺填有适当级配的砂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所有填石路堤材料应在料场进行破碎使填料颗粒符合要求。石料强度不应小于20MPa。填石路堤按照设计要求,加设坡脚码片石,布设钢筋网加固层。填石路堤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压实时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无下沉、石块
22、紧 表面平整无车辙为止。施工中压实度由压实遍数控制。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d土石混填路堤:在土石混合料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采取分层填筑,分层松铺厚度宜为300mm(具体厚度经试验后确定)。将土、石混合分层铺填,避免尺寸较大的石块集中,并整平压实。 在路床顶面以下500mm的范围内,填有适当级配的土石混合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0mm。施工中压实度由压实遍数控制。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e结构物处的回填:结构物台背(包括桥台、锥坡、涵洞、渠道等)处的回填是指结构物完成后,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分层填筑结构物与路基之间的遗留部分。结构物台背处的回填,按图
23、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配备冲击夯或不小于1T的小型振动压路机。冲击夯用于边角和临近台背处的施工,振动压路机用于除边角和临近台背处较大范围内的施工。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JTJ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回填材料,除图纸另有规定外,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矿渣、碎石土等,或半刚性材料如石灰土等材料,或监理工程同意的其它材料;填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含有淤泥、杂草、腐殖物的土不使用。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 度。结构物台背处的填土应分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硬化 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