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综合建筑模板施工方案.doc
《框架综合建筑模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综合建筑模板施工方案.doc(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模板支设模板拆除5.计算书(见附件)9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某市某某大道的西侧,与苏州东路交汇处的西北角,是一个集综合办公;餐饮;会议;地下停车为一体的大型建筑,该建筑用地面积250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0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5992.43平方米,计容面积.64平方米(不含机房;避难所;设备层)建筑基底面积11083.22平方米,本工程地上A座31F,B座21F,C座20F,地下共二层。各层层高:一层6.0米,二三层均为5.4米,四层至三十一层各层均为4米,地下一层5.4米,地下二层3.9米,建筑高度129.70米,室内外高差0.9米
2、。本建筑为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高层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建筑等级为特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建筑结构主体50年。2.施工部署本工程有基础梁,基础梁部分的侧模板采用砌筑240mm厚实心砖挡土墙代替侧模板;筏板积水坑、电梯基坑采用木方、胶合板制作箱体模板整体就位安装。筏板以上部分的柱、墙结构模板均采用覆面胶合板木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体系;梁、板及楼梯结构模板采用覆面胶合板木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架体系从地下室到地上各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均按柱墙-梁板整体浇筑方案进行模板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裙楼及地下室结构因面积规模和结构跨度均较大,结构施工周期长,模板占用量大,按早拆
3、模板施工工艺进行模板设计施工。早拆部分与保留部分的模板支撑体系及铺板均分割独立支设,两部分相接处支撑、主次梁及面板均齐缝断开,保证早拆部分拆除时不对保留部分的支撑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墙、柱模板垂直度及位置靠支撑实现。柱、墙模板支撑采用48钢管作斜向支撑,支撑的上支点与钢箍、钢楞相连。为解决支撑的下支点问题,在筏板及各层楼板浇筑时在设置斜向支撑的底部支点位置埋置48短钢管,使柱、墙斜向支撑的下端与之相连,便于柱、墙模板固定。模板设计计算及构造技术要求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具体要求施工。2.1模板配备模板
4、配制前由项目部专业模板施工员进行模板翻样,完成模板设计图,并提交模板面板(钢管)、木方、周转材料需用计划表,材料需用计划表经过项目部预算和材料采购供应负责人审核。由项目部按工程进度分批次进场,统一调配。现场建立严格的周转材料进场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降低材料损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结构特点对模板占用期的要求,配备模板一次投入量。地下室结构和裙楼结构柱墙模板按一层模板的全部用量配备;4层以上主体结构按一层的全部用量配备。梁板模板配置数量如下:地下室结构模板按2层楼模板面积一次投入用量配备;裙房结构按2层楼模板面积一次投入用量配置;主楼标准层结构按3层楼模板面积一次投入用量配备。模板面板的周转
5、次数按6次计划,提前做好模板更新材料的准备。支模顺序按:搭设支撑架安装柱、墙模安装梁、板模施工。2.2材料选用1)地下室及地上主体结构所用模板的面板均采用覆面木胶合板模板,选用主规格尺寸为0.91m1.83m0.015m模板拼装或切割拼装。在翻样图上根据模板的位置、型号和数量进行编号,并根据此编号在制作完成的模板上标记。2)墙、柱、梁、板模板次楞(小梁)选用6080木方,墙、柱及梁底、梁侧模板主楞(主梁)选用48-3.5钢管,楼板模板的楞采用双6080木方。墙、柱模板支撑选用48-3.5钢管及扣件、可调螺杆组合。梁和楼板支撑采用48-3.5扣件钢管支撑架,立柱顶部设可调U形托,可调U形托螺杆直
6、径不36mm,螺杆长度不小于400mm。扣件支撑架的钢管为48-3.5杆件。墙柱、梁夹紧加固对拉螺栓采用14通丝钢筋螺杆,螺杆端部采用26型3形扣。通丝螺杆根据结构厚度确定所需长度委托定尺加工。地下室外墙、人防防护墙、防护密闭墙、临空墙,防护外墙和水池等有防护、防渗漏密闭要求的墙板模板固定时所用14穿墙螺杆中间部位要加焊50503mm止水片(双面满焊),并在靠模板一侧安404018mm木垫片,在止水螺杆的木垫片内侧位置处焊设40长6的短钢筋作为模板的定位内撑,以定位模板内净尺寸。无密闭防护和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内墙、地上部分所有剪力墙和柱的模板加固螺栓均采用14通丝螺杆,螺杆外套内径20mm的UP
7、VC管,模板内撑采用截面50*50的预制水泥砂浆撑块,撑块设置与螺栓位置对应,模板顶部加设一排。3.模板支设3.1剪力墙模板模板组合为散拆散拼式,支设时根据墙体尺寸现场组合拼装钉制成整体。面板为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模板次楞小梁为60*80木方竖直布置。模板主梁为48-3.5规格的双钢管水平布置。地下室普通内墙及地上部分内外剪力墙和柱的模板对拉螺杆均采用14通丝螺杆,螺杆外套内径20mm的UPVC管,模板内撑采用截面50*50的预制水泥砂浆撑块,撑块设置与螺栓位置对应,模板顶部加设一排。小梁和主梁长度不能满足墙体高度和长度要求时,可搭接接长,搭接长度范围应贯穿三道主梁或三道对拉螺栓扣件。墙板
8、模板垂直度的校正加固通过设置与楼地面连接的斜向支撑来实现。斜支撑的下端在基础筏板或楼板内预埋短钢管或钢筋环作为与楼板结构的固定点,固定点距需加固的墙边0.7-1.0墙高,沿墙长方向间距1.5-2.0米。内墙斜向支撑为设可调节墙体两面对称支撑,外墙为固定式墙体单面支撑(承受拉力和压力)。墙模板的定位:测放出墙体位置线后,在墙体根部距楼面(基础面)以上约50mm处焊设与墙同宽的定位钢筋棍,钢筋棍直径为14mm,与墙体竖向钢筋点焊,定位钢筋沿墙长间距1米左右,距墙端或转角200mm。模板接缝处理:墙体模板拼装时,两块板之间的缝内粘贴海绵条,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每拆除一次,需将每块模板拼装缝处的水泥
9、浆清除,重新粘贴海绵条。模板安装:按照模板配置平面图(在施工前根据图纸进行深化设计),采用先安装阴角模模板,然后安装大面模板,最后按装阳角模板的施工顺序。墙体模板拼装时,两块板之间的缝内粘贴海绵条;拼装后将模板放平,用滚刷蘸脱模剂涂刷板面。3.2地下室外墙、人防防护密闭墙模板地下室外墙及人防防护密闭墙的模板支设要求与普通外墙及普通内墙模板类似,区别之处为其模板穿墙螺杆须采用止水螺杆(不得设置穿墙套管),模板内不得设置预制内撑。对拉螺杆的技术要求:地下室外墙、人防防护墙、防护密闭墙、临空墙,防护外墙和水池等有防护、防渗漏密闭要求的墙体模板对拉螺栓采用14圆钢螺杆,螺杆中部焊设50503mm止水片
10、(双面满焊),螺杆两端靠模板一侧安404018mm木垫片,在止水螺杆的木垫片内侧焊设40长6的短钢筋作为模板的定位内撑,以定位模板内净尺寸。止水螺杆种类根据各方要求或施工方便可更换,但不得低于上述标准。穿过以上墙体的管道预留洞须设置带止水环(防护密闭肋)的钢套管。3.3地下室侧壁导墙模板侧壁插筋以及外墙钢板止水带均按设计施工完成后,根据底板钢筋上测放的侧壁墙体及附墙柱位置线的标志进行侧壁导墙模板支设准备。墙柱钢筋底部根据基础筏或楼板钢筋上的墙柱位置线,在柱墙竖向钢筋根部焊设与墙柱同宽的定位钢筋棍(定位钢筋棍采用14钢筋,水平间距800mm),定位钢筋棍应在中间位置焊设钢板止水片。模板采用覆面木
11、胶合板作面板,60*80木方作次楞与面板钉牢,钉制成与导墙高度一致(300mm高)的定型模板。模板下部于底板附加钢筋上焊设钢筋马凳以支承模板。模板的底标高应高于基础底板顶标高5mm。模板就位校准位置后,用钢筋作斜撑焊于底板附加钢筋筋上以固定模板的正确位置并在上口用小方木作拉结,止水带处在模板上口钉小方木撑于止水钢板上。为避免焊接模板支架和止水钢板支撑时损伤筏板钢筋,支架和支撑与筏板焊接位置需顺墙长方向附加通长钢筋与筏板上层钢筋绑牢。附加钢筋采用20钢筋。导墙模板支设工艺如下图:侧壁导墙模板支设示意图3.4框架柱模板面板为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模板背楞小梁为60*80木方竖直布置,竖向布置,模
12、板面板与小梁钉牢。模板柱箍为48-3.5规格的双钢管水平布置,最下端柱箍距楼面不大于200mm。对拉螺栓设置间距对应柱箍,水平方向为每方向3根(其中1根穿柱截面,2根设于模板外侧加强柱箍转角锁固)。根据模板设计翻样图将面板与小梁钉牢制成相应规格的组合式定型模板,并编号标识。模板背楞小梁全部采用通长木方,原则上不使用木方搭接。非地下室外墙和人防等有防水和防护要求部位的对拉螺杆均采用14通丝螺杆,螺杆外套内径20mm的UPVC管。地下室外墙、人防防护墙、防护密闭墙、临空墙,防护外墙和水池等有防护、防渗漏密闭要求的墙体模板对拉螺栓采用14圆钢螺杆,螺杆中部焊设50503mm止水片(双面满焊)。模板垂
13、直度的校正加固通过设置与楼地面连接的斜向支撑来实现,分两个方向单侧设置固定撑(承受拉力和压力),每侧设斜向支撑点2个。斜支撑的下端在基础筏板或楼板内预埋短钢管或钢筋环作为与楼板结构的固定点,固定点距需加固的柱边0.7-1.0柱高。3.5框架梁模板梁底模和侧模的面板均选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模板背楞小梁为60*80木方,模板承重主梁采用48-3.5钢管。根据模板设计翻样图将面板与小梁钉牢制成相应规格的组合式定型模板,并编号标识。梁底模和侧模的背楞小梁均垂直于梁截面水平布置。梁支撑采用扣件钢管支撑架,根据支撑架的搭设高度和间距选用相应规格的立杆、横杆和斜杆。底模下方搭设扣件钢管支撑架,支撑架由
14、三排立柱组成,中立柱居梁底宽中线布置,3根立柱纵横对齐成直线。立柱上端插入可调U形托撑以支承模板主梁。立柱设纵横向水平杆及扫地杆连接,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大于350mm,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200mm,立柱钢管顶端高出最上一道水平杆不大于500mm。立柱顶部设可调U形托撑,U形托撑上垂直梁纵向布置1根脚手架钢管(连系横向3根立柱)作为梁模板的承重主梁,承重梁每端长出边柱100mm。每跨梁下顺支撑纵向设一道跨间剪刀撑,剪刀撑采用钢管扣件与立柱和水平杆锁紧。梁侧模板支承于支撑架承重主梁上,夹紧梁底模。两侧模板设对拉螺栓山形扣件锁紧木方主梁对拉夹紧,梁内设预制水泥砂浆撑块控制梁截面尺寸。对拉螺杆设上下两
15、排。梁侧模板主梁为60*80木方垂直于模板背楞次梁竖向设置,每道主梁设2根钢管。主梁通过山形扣件用对拉螺杆夹紧模板背楞次梁。模板内的预制水泥砂浆撑块对应对拉螺栓位置设置。对拉螺栓外设UPVC套管,套管两端伸出模板外50mm。支设楼板模板时,楼板模板覆板铺设于梁侧模上,调正好梁侧模板与楼板底面交接线的位置,将楼板模板覆板与梁侧模钉牢。3.6楼板模板支设覆面面板选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模板背楞小梁和承重主梁均为60*80木方。小梁为单根设置,主梁为2根合并设置。模板支撑采用扣件钢管支撑架。根据支撑架的搭设高度和间距选用相应规格的立杆、横杆和斜杆。支撑立柱纵向间距不大于1200mm,横向间距均不
16、大于1200mm。立柱设纵横向水平杆及扫地杆连接,扫地杆距地面高度不大于350mm,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200mm,立柱钢管顶端高出最上一道水平杆不大于500mm。立柱上端插入可调U形托撑,托板上放置2根合并主梁,主梁平行于楼板长边布置。主梁上垂直布置楼板小梁。主梁于楼板边缘的悬挑长度应小于等于250mm,小梁于楼板边缘的悬挑长度应小于550mm,否则应缩小立柱间距和排距或增加立柱调整。楼板模板覆面板铺设拼接紧密,与小梁木方钉牢贴紧,周边模板与梁侧模板钉牢固定。每块楼板模板下支撑的四周从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采用钢管扣件与立柱和水平杆锁紧。模板设计
17、轴视图3.7后浇带模板后浇带模板与其两侧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分别自成体系支设,以满足拆除其两侧先浇结构模板时后浇带模板能够完整保留,避免出现后浇带模板先拆后支的现象。后浇带模板支设技术要求与其两侧相领梁板结构一致,水平拉杆和扫地杆整体连续设置。后浇带处模板支撑体系应向后浇带两侧伸展不少于2000mm,每侧不少于2排支撑,两侧的支撑立柱用水平拉杆纵横向连接结与其两侧先浇结构模板拉接形成整体支撑系统。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并达到拆模强度前,后浇带梁板的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或扰动。3.8楼梯模板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散拼木模板支撑体系。支撑立柱竖直设置,立柱顶部设可调U形托撑。立柱纵横向
18、间距不大于900mm,主梁为60*80木方2合1设置,平行于楼梯段的长边水平设置,小梁为60*80木方,垂直于主梁设置。立柱设纵横向水平拉杆和扫地杆拉结,水平拉杆的步距不大于1200mm,顶部距立柱顶端不大于500mm,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350mm。楼板段较低的一端需设置两道与楼面成45-60角的斜向支撑,与楼梯段纵向2根立柱形成斜向连接。当楼梯两侧为剪力墙或楼梯板为短向板时,楼梯应与两侧墙体和上层结构同时支设模板,同步浇注混凝土。3.9模板支设技术要点模板支撑立柱顶端可调U形托撑丝杆高出立柱钢管的长度不大于200mm,丝杆插入钢管内的长度不小于150mm,丝杆与钢管间隙不大于6mm。模板支撑
19、体系的立柱必须垂直,立柱的垂直偏差不宜大于1/200。水平拉杆和扫地杆的设置必须符合方案和现行规范的要求。参照规范为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扣件架的水平杆与立柱的扣接牢固,不应滑脱。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支模时,应按其净跨的0.1%-0.3%进行起拱。模板覆面板的四边须与背楞木方钉牢,模板的拼缝紧密,并贴胶带封闭。模板每支拆一次需进行清理,涂刷隔离剂保养。4.模板拆除拆模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拆模顺序为:柱墙模板梁侧模板梁底和楼板底模,梁底和楼板底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须满足下表要求,柱和梁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须
20、达到1.2Mpa。(1)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应满足下表规定: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砼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 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2100为能较好地把握砼构件的拆模强度,浇筑砼时每个施工时段的不同强度等级的砼应留取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预应力结构拆模不需满足以下条件:无粘结预应力结构需待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方可拆模;有粘结预应力结构需待预应力张拉完毕,并在灌孔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后方可拆模。(2)柱、墙模板拆除:柱、墙砼拆模时,砼强度须达到1.2Mpa以上。先拆掉柱、墙斜撑杆和横楞,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转角或接缝处,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因柱、墙模板是单套周转
21、使用,需在梁板拆模前先拆模,柱、墙拆模和运出时严禁擅自拆除和撞击梁板模板支撑。(3)楼板、梁模板拆除:梁、板模板的拆除应遵循先拆除楼板模板,再拆次梁,最后主梁的顺序。拆除模板与拆除支撑分段同步进行,严禁一次性将支撑全部拆除。正拆除模板的下方严禁站人,模板剥离前须加设临时支撑,以防止突然整体掉落。模板高度大于3m时,应搭设临时钢管架了以降低其掉落高度避免损坏模板及减轻对楼板的冲击。拆下的模板应随时清出现场,以腾出尽可能大的作业空间,模板清运与拆模分段同步进行。拆模时不得硬撬或用力过猛,以免破坏结构砼和模板。模板拆除后应立即组织拔钉、清理、修整。模板再次使用前必须涂刷隔离剂。拆除模板后的结构,即使
22、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作用于其上的施工荷载也不得超过设计荷载标准值的70%。5.计算书(见附件)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内容。梁段:KL。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综合 建筑 模板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50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