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务镇六村概况(上卷).docx
《那务镇六村概况(上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务镇六村概况(上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那务镇六村概况(上卷)村庄简介六村位于广东省化州市那务镇东北部,居六皇山发祖之地马蹄岭、铜钟岭脚下,属丘陵地带,距镇中心12公里,东面和北面与高州市接壤,西面邻近上垠村委会,南面靠着章道村委会,管辖13条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43户,人口2674人(2010年):全村总面积1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亩。相关描述六村在化州县化州镇北45公里,那务坪东北9公里。属那务镇。人口416。聚落在山坡旁,呈点状分布。建筑多砖木结构平房。耕地417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蚕桑、麻类。有果树、橡胶,林地1万亩。有大道与邻村相通。(摘自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县(1991年)聚落地名)村庄荣誉那务镇文
2、明村化州市信用村革命老区村地名由来六村:本名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版化州志一书中已出现“六村”此地名,部分人望文生义,误以为村庄是由六条小村组成且为村治所在地故名“六村”,实则非也!据考证,“六村”占作“绿邨”,意即绿色乡村,其后为便于简写,遂定此名。今人以“禄”“六”同音,亦写作“禄村”。平山坡:因村庄地处平坦山坡之上而得名。屋地山:民居聚落在山岗之上,昔日伍氏落籍,确定此为世居屋地,遂呼此名。灯集:因村庄地形与古代照明灯架相似而得名。高田:村址在高亢的田地边,旧时称之为“鬼田”,后以“鬼”字不雅,遂根据田地特征更为此名。新屋:清代林氏从南地坡迁出落籍于此,盖建新屋,开拓村场,取“新屋”二字为
3、村名。现子堀:旧称鱼耍堀,后谐音改为此名。南地坡:因村庄分布在坡地之上而原住民蓝氏世居于此,遂叫“蓝地坡”。乾隆年间林氏迁入定居,发展壮大,蓝氏口渐式微,避疫而搬,一村独姓。由于“蓝”“南”谐音,乡人常唤“南地坡”,而蓝亡林兴,四邻亦称“林地坡”,后定村名为“南地坡”。峨公埔:因村庄分布在田埔边上,四周巍峨山岭困绕,遂取此名。木坑堀:因村庄分布在木坑田堀之上而得名。大石鼓:因村边有一巨石而得名。沙田:位于化州与高州交界处,是那务东北部边陲山村,处在高州石板沙田村卜方,俗称“卜沙田”,化州境内以“沙田”著称,遂以此为村名。山心:因四面环山而村落分布其中,遂为此名。龙善塘:因村内有山塘,黄鳍尤多,
4、而黄鳍又称龙鳍,此塘被取名“龙鳍塘”,久而久之以塘名命村名,世代沿袭,后为便于简写,“鲜”字去鱼旁,遂为现名。茂名坡:相传西晋时,道士潘茂名曾在此修道,故命名,遗有仙人石。1970年至1988年,高华农中在茂名坡办学。行政区划六村村委会行政区域总面积I1.27平方公里,下辖六村、平山坡、灯梁、新屋、高田、南地坡、沙田、现子洞、大石鼓、峨公埔、木坑制、山心、龙善塘等13条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其中六村分为四个村民小组,现子堀和南地坡各分三个村民小组,屋地山分别划归六村四组和平山坡组)O村民小组序号自然村村民小组备注1六村六村一组、六村二组、六村三组、六村四组包括栗子园、白坟坡2平山坡平山坡组分
5、平山坡村场和屋地山村场3灯槃灯集一组、灯粲二组4高田高田组5新屋新屋组6现子相现于捌一组、现子堀二组、现子堀三组7南地坡南地坡一组、南地坡二组、南地坡三组8大石鼓大石鼓组9峨公城峨公捕组10木坑桐木坑洞组11沙田沙田组12山心山心组13龙善塘龙善塘组合计共21个村民小组姓氏据调查,六村村委会共有24种姓氏,收录如卜.(排序不分先后):林(平山坡、六村、新屋、南地坡)、陈(平山坡、栗子园、现子洞、木坑堀、灯桀)、蔡(六村、新屋、木坑晌)、钟(六村、峨公埔、山心)、全(六村)、邱(六村、灯繁)、王(六村)、伍(屋地山)、宁(白坟坡)、刘(灯槃、沙田)、李(高田、现了相)、周(新屋)、何(灯繁、新屋
6、)、莫(新屋)、黄(新屋)、苏(灯球、高田)、张(新屋)、俞(灯繁、现子堀)、付(现子堀)、谢(现子炯)、梁(山心)、温(大石鼓)、赖(龙善塘)、窦(灯集)附部分姓氏考据:南地坡林氏:始祖林芳荣,清外委,原籍广西玉林,奠基广东高州府,焉后,迁茂名良塘,传二世,竹峰公兄弟迁居南地坡谋生,后分迁各地,今林氏世居那务六村者主要聚居在六村、平山坡、南地坡、新屋等自然村。下火钟氏:族人分布在六村、峨公埔、山心等自然村庄,为石板下火钟鸣金之后,清代已在六村境内居住,与上垠钟氏同宗,族中名望有钟亚北、钟志祥、钟日明、钟毅、钟春。现子堀李氏:属三柏李氏分支,初居合江,迁那务东门,后定居现子堀,建宗祠于今那务卫
7、生院。该姓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有作为者:李玉进、李玉海、李玉森、李以冠。高田李氏:由广西迁来,有作为者:李善海。屋地山伍氏:早年居住在上垠村委会拱桥头村,解放前迁到屋地山,后与平山坡林氏合为一个生产队,人民公社化时期才十来人。白坟坡宁氏:民国年间,宁氏从广西迁入六村,初居北加口,后搬天官庙附近,最后定居白坟坡,与六村小学为邻。宁氏今有四房,长房宁绍光,早年外出,其后代居住在韶关:二房绍海,其后代居住在那务坪,白坟坡老宅曾作医疗诊所:三房宁绍桂,曾任六村管理区办事处主任,已搬出壶堀坪;晚房宁绍辉,在家务农,留守白坟坡。栗子园陈氏:原籍宝坪西加,初居渡槽附近,遇瘟疫迁栗子园,常有贼寇抢掠,遂迁六村
8、塘尾,再迁平山坡引陵江边,后迁栗子园,族中名望有原六村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启荣。平山坡陈氏:解放之初,陈周华随母改嫁而落籍平山坡,原住宝坪镇巷口村。大石鼓温氏:原籍合江镇,清代迁入大石鼓,那务镇独此一姓,建有分祠,前后三进,珍贵文物建筑,族中名望有高级教师温名强。该姓的温名西自文革初期高小肄业后走上讲坛,在六村小学服务了四十多年,是六村教育史上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桃李芬芳,功德无量。龙善塘赖氏:外乡迁入,依山而居,地处偏僻,民国时曾有土匪抢掠,赖氏人口较少,大部分住户搬到壶堀仔,族中名望有原六村党支部书记赖集文、原六村小学教导主任赖地汉。新屋周氏:清代已在新屋活动,传世多代,人口较少,1996年1
9、2月,合力重修灯蔡冼太庙,族中名望有宝坪镇常务副镇长周国强。六村蔡懂文分支:由水口琅迁来,历经数世。六村蔡秀龙分支:原居木坑堀中间屋,民国时期蔡秀龙父来六村蔡懂文家做长工,渐定居于此。下木坑恫蔡氏:由文楼镇田尾村搬来,该分支与木坑堀中间屋蔡氏不同宗,族中有蔡志刚(海南椰树集团经理)、蔡秀凤(原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调至东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蔡广信(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原在中交四航局工作,转战东莞地产界,现任东莞市化州商会会长)、蔡东宏(任职于茂名市公安消防支队)。六村全氏:祖地京堂石岭村,祠堂原位于垠城村,民国已在六村活动,人口较少,有作为者:戏曲艺人全新华、原六村管理区办事处主任全
10、勇。六村王氏:改革开放后,播扬王盛亿随母改嫁而落籍六村,在当地成长,生一子。灯繁苏氏:原籍那务莲塘村,清代已在六村境内活动,人口较少,居住集中。现了堀俞氏:原籍广西,清末迁到现广洞开基立业,逐步发展壮大,部分族人搬出灯梁居住。现子堀谢氏:民国时期,谢氏随母改嫁而落籍现子堀,子士庆,孙永辉。先民六村莫氏莫氏是那务六村早期居民,清代中期以前在六村居住,宗族势力强大。莫氏先民开发了六村,创造六村文明。今天的六村人仍时常提起莫氏先民的事迹。莫氏在六村居住时间长,对周边影响力广。莫氏主要聚居在六村自然村,没有向附近乡村分散,落籍时间今人不得而知,据推测,可能与增村莫氏同宗。莫氏当时的人口规模、农田亩数、
11、活动踪迹缺乏相应的史料,今人对莫氏先民的认知来源于祖辈的流传。莫氏当中有地主、富农、中农,财富等级清晰。六村林氏祖堂是往日莫氏地主的住址,据说,该地主财富甲一方,屋梁用纯金所做,水窦用纯银打造,出行坐大轿,家中有长工、婢女。由于六村地处偏僻,地形复杂,前去化州州城和高州府城都极为遥远,乂有陵江天险阻隔,历来地方官府难以实行有.效管治,因而造就莫氏的一方独大,左右村庄局面。据六村老人讲述,当时的六村莫氏在外人眼里是作风霸道、蛮横无理的氏族,附近有农民娶妻,莫氏地主竟要强抢新娘。莫三是六村莫氏的杰出代表,今天六村人的精神信仰。莫三生活在清代,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三,大哥喊莫一,二哥喊莫二,所以人们也依
12、序喊他为莫三,他真实的名字反而没人喊,久而久之就被遗忘。英三生活的具体年份、妻儿情况今人不得而知,有人断定他为六村的地主。上垠、六村的居民都立庙拜祭莫三,尊称他为天官,尊称他的两位兄长莫一、莫二为尚书,在外说起英三天官都知道是那务东北部的神灵。每逢传统佳节,上坟、六村的居民都十分虔诚地到庙里拜祭莫三天官,尤其是农历的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当地举行游神活动,敲锣打鼓,场面隆重。莫氏在痕疫浩劫中人口锐臧,最终搬离六村。清代中期,林氏及其他姓氏相继定居六村,与莫氏展开Fl然资源争夺战,当时的莫氏仍旧咫六村最大的宗族,外来姓氏无法动摇其主要地位。莫氏人多势众,出多地广,势单力薄的小姓被莫氏挤压。后来地
13、方流行瘟疫,连年不息,六村尤为严重,莫姓族人大量死去,剩下的族人为了保命不得不搬离疫区,另寻住所。鸦片战争后,六村已经没有姓莫的居民。今天,境内的光棍岭、马草墩保留着莫氏祖坟,往年还有外地莫氏前来扫墓。六村莫氏已成过去,今天的六村人拜祭奠三天官仍会想起昔这一强大的族群。土特产谷类:稻谷、玉米普类:番普、木普、甜普、大莒、芋头豆类:花生、黄豆、绿豆果类:荔枝、龙眼、芒果、菠萝、菠萝蜜、石榴、杨桃、的萄畜类:鸡、鸭、鹅、狗、猪小吃:煮汤稔、炊松、煎粒、糖心横、长形粽竹类:石竹、西竹、箭竹、矮竹河流六村境内有引陵河段和旧江两条河流,引陵河段于1957年由县委、县人委发动T部群众担泥挖掘而成,起源北流
14、扶新,流经宝厅,进入那务平山坡村,宜流各镇,供应农业用水,方便灌溉,肥沃一方水土。旧江发自高州马蹄岭,流经南地坡、高田、新屋、灯架等村组,转入白坟坡,水流量大,沿江两岸地势较高,汇入陵江。生产基地近年来,六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抓住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谋划新突破,以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发展农业,建立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六村特色农业产业,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基地名称投资项目占地面积成立时间投资者南地坡香蕉生产基地“绿土”牌香蕉2006年化州市长发香蕉合作社现子堀农业猪、牛、鸡、1075亩2013年黄乐军生产基地鹅、羊以及种植橘红、红光橙、西瓜和药材庙宇
15、天官庙位于六村,1993年动工,1994年竣工,供奉莫三、潘八、刘十六等诸神,由六村和平山坡村的外出乡贤、善男信女捐资兴建,设有庙理事会,负责组织开展宗教文化活动和庙产管理。冼太庙位于灯槃村水口岭顶,始建时间失考,上世纪五十代被毁,重建于1996年12月,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前后两座,占地约300平方米,供奉圣母冼太夫人,由灯集、新屋和高田等三条自然村的信众捐资兴建,设有庙理事会,负责组织开展宗教文化活动和庙产管理。(参考那务占今)名胜大石鼓巨石大石鼓村道旁边有一块大石头,究其来历,在当地充满神话色彩,有待考证,该村因此而得名。据闻,之前有好几块这样的大石,后来大多数用于生产劳动与住房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务镇六村 概况 上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9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