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docx
《2024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方案第一章基础条件1一、县概况I(一)县概况I(二)自然地理条件5(三)经济社会发版现状8二、示范园创建优势15(一)区位条件优越15(二)产业乱融儿实16(三)农产品品种丰富.绿色生态优势突出17(四)科技引领螺色生态农产品发展19(五)新型经詈主体发展壮大20(六)三产融合根底厚实21第二章总体思路26一指导思想26二、曷本原则26三、目标任务28四、功能布局31(一)示范国产业布标31(二)示范园功能分区域各区定位33第三童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35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35(一)建设高标准果园农田,打造高质量农产品种植基地35(二)做
2、强农产品粉深加工,构It完电冷集物流商贸体系36(三)提升农村包商营销力.犷大产品品牌影响力保增收37(CT)俄活农文旅融合产业.纵深助推乡村生S旅游发般37二培育多元经营主体,激发产业融合活力38(一)落实农艮合作社和挛应农场的息油作用38(二)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帝动作用38(三)发展行业t办会和产业联董39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39(一)实行订单收购,二次返利机制39(二)推进股份合作制40四、夯实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发展支律能力)(一)加快外族内情路网也戏,提升交通运枪服务水平40(二)加大新区Jta设力度,提升现代信息化应用水平41(三)加强乡村风貌提质行动.提升城乡
3、居民生活水平41第四章环境保护43一提高奥源利用效率43二、加强生态建设保护43三、加强城乡环境综合卷治44第五章重点项目46一、产业发展基械目46(一)高标准月柿果Iajt设项目46(二)高标准有乎农田建段项目47(三)产地初蚊加工基比建谀项目47二、加工商贸设施项目48(一)县工业集中区生态食品产业园息站设施之设项B48(二)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基社设施建段项目49三、农旅深度胆合项目50(一)县桥卒乡显堆村凄大塘U村特色示范村项目50(二)长拜村委插楼村单咀民族特色村墓文被农融项日50(三)“林外桃源田园蛇合体建设项目51四、科技支撑作用项目52(一)融台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及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4、52(二)农业产业信息化.吸务平台虚设项日52(三)农产品质量监督检脸研究中。建设项目53五、支点建设项目清单54第六章资金投入及建设进度57一、园区未来三年的建设投入规模及资金来源57二、专项债券偿还能力分析58三、示楚园建设推进计划6()第七章效益分析61一、经济效益61二、社会效益61三、生态效益62第八章保险措施63一、组织保障63二、机制保障63(一)建立评价考核机制63(一)健仝园区运营机制64三、政策保障64四、资金保障65五、科技保障66(一)建立新型农业科研体系66(二)4立他全成果引城和转化机制67(三)实相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67六、土地保障67七、
5、服务保障68八、宣传保障69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祖成员的通知68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认定主要指标7()第一章基础条件一、县概况(一)县概况县,别名昭州,是市辖县,位于市东南部,在东经I10034,-111。02,北纬24。I6z-24o53,之间,陆路距市118公里。东临钟山县,南接昭平,西北毗邻阳朔,北连恭城。县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下辖6镇4乡,总人口约50万,居住着汉、瑶、壮、回等13个民族。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亿元。矿产资源丰富,镒矿储量排在第二。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县荣获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
6、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作物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高质量发展进步县、森林县城、特色文艺之乡等称号.县城三江汇流景观图国家级农产品食品安全荣誉牌陨县区位优势明显,国道323线和省道305线在境内纵横交汇,桂梧高速及正在建设的平灌、贺巴高速公路贯境内5个乡镇,并设3个进出口,是、柳州、广州三地间交通枢纽。漓江、茶江、荔江三江在县城汇成桂江,是桂北地区唯一通达粤港澳地区的水上出口运输通道,素有“两粤通衢”的美称.县是农业产业化最佳创业高地。国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落户,石崖茶和慈姑通过有机产品和地理原产地产品标识认证。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家,建成16个标准化生产特色
7、农产品规模种植和养殖示范基地、2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特色农产品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图景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图景县是工业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二塘工业园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可开发利用面积达到12000亩,园区内“农民工小微企业创业园、农光互补产业园、中联智能科技产业园、电商物流总部经济园、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和皮具加工产业园”六大特色产业园区初步成型,正全力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综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四大新型产业集群。县二塘工业园区图景县是大旅游圈最具可塑性的旅游开发地。1800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内涵,尚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迹,如唐朝驿道、宋代感
8、应泉、宋代民居、石板街、清代粤东会馆、古渡口等.境内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风光。源头仙家温泉、榕津千年古榕群、青龙山水田园风光等,构成了独特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体系。巴江口水电站渠化坝址至县城近60公里的桂江河道,呈现“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色,是水上旅游项目的最佳载体。是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荟萃之地。州府文化厚重,妈祖文化盛行,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桂江船家文化、“过山瑶”文化、农耕文化、会期文化等保存完整。如今,阳朔一段漓江旅游航线成功实现运营正常化,狮子山国家森林公园、阳光100漓江小镇、仙家温泉综合开发、金字岭旅游景点、印山旅游码头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正
9、在加快建设,旅游产业蓄势待发。县原生态自然景观体系图景(二)自然地理条件1 .区位交通县地处、柳州、贺州三市辐射圈交汇处,是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323线国道及三条省道纵贯全县南北,桂梧高速公路横穿境内5个乡镇,并设有3个进出通道口.县城设于镇,荔江、漓江、茶江汇于县城西面,称桂江。桂江自西北向西南纵贯全境,上抵湘楚、下通粤港,是“珠江一西江”黄金水道最重要的分支,连接西江、珠江,达广州出南海。是市唯一纳入“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县,素有“两粤通衢”的美称.县桂江风景图县桂江沿旅游景区卫星图2 .气候水文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31()天以上.年均
10、日照时间1414-2094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9.9C,年均降雨量1355-1865毫米之间。县日照时间长,气温高,热量充足,雨量较充沛,干湿明显。春夏多雨,常造成山洪泛滥;秋冬降水量骤减,则又出现干旱现象。全年无霜期长,具有短酷热的桂南气候兼冬寒微雪的桂北气候。境内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全年太阳辐射为105718卡/cm?。79月是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季节,其中7月是全年最高值,达14015卡/cm?。510月总辐射量68971卡/cm2,占全年总量的65%,因县内地势南部高,森林草地覆盖面大,北部低平,森林覆盖差,所以温度的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逐渐升高,年平均气温,南部的源头一带为19.3
11、C,中部的同安至西部镇一带为19.719.9C,北部的沙子一带为202C.县年平均降水量1357.5毫米,最高年1927.3毫米。漓江、茶江、荔江、榕津河、东江、西江和同安河等7条主要河流共长275.9公里。县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主要过境河流有漓江、恭城河(又名茶江),荔浦河.漓江经阳朔由县西北入境,恭城河、荔浦河分别由恭城、荔浦流来,经县东北、西部入境,三江在县城汇入桂江。县主要内河为榕津河,分别由同安河、东江、西江3条支流汇合而成。主流东江河发源于源头镇的金井、木林的中低山区,由南向北流经阳安、青龙、张家、二塘至沙子汇入恭城河,在沙子地段因受地形地貌影响折转由北向南流,经福兴、附城于
12、镇注入桂江。3 .自然资源据2022年统计,全县森林面积137002.11公顷,森林覆盖率73.77%。其中杉木面积12621.41公顷、松木面积19043.17公顷、枝树面积2535.70公顷、其他杂木面积31709.26公顷。森林蓄积量575.65万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0.4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02万千瓦。至1980年,开发1.1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1.28%。到1990年止,开发2.08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0.76%。自I958I987年,先后有地质勘探队等20多个单位到县普查勘探,发现有矿藏30种。据1985年林业区划资料统计,县境内常见的乔灌木树种有50余科,百
13、余种。乔木树种以松科、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为主。灌木多由杂竹、继木、桃金娘、黄荆等组成。县境内的兽类19种,鸟类30种,仅桂江河鱼72种。4 .自然环境县境内地貌为中低山、丘陵和岩溶一体.东、南及西南山脉环绕,属南岭之一的都庞岭分支。东部山脉呈南北走向。主峰石榴界为境内最高点,海拔1372.1米。山脉下为一南北走向的平原,并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东南高,西北低的地貌形态。西南部山脉向南蜿蜒.主峰龙河岭,海拔1149.6米。北部和中部为峰丛,峰林谷地,洼地和溶蚀平原等岩溶区及丘陵区。莲花山山脉自二塘镇南部向西南延伸。莲花山主峰海拔953.4米。大扒乡黄龙的滩底村附近的河面为最底点,海拔72米。
14、境内地貌按形态可分为丘陵、平原、台地、山地等类型.(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产业发展全面发力,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县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46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排名保持全市17县(市、区)第一,实现“两连冠”;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9.8%、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全市排名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7.0%,成功荣获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体教融合示范县、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县、食品安全示范县等73项市级以上荣誉。2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一是
15、农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4.9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大力开展揖荒地治理及“非粮化”整治,旱改水项目完成种粮面积5000亩;新增粮食播种面积4793亩,全年收获粮食15.13万吨;经济作物产量稳定,水果、蔬菜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6.08%、4.39%;畜牧业健康发展,生猪出栏20.57万头,同比增长7.46%。二是农业项目高位推进“完成冷库建设160座,获评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国家整县推进项目县;“盛柿大塘”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获评“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打造了大信农牧自治区五星级生态养殖场等一批农牧行业标杆企业,新增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
16、重点龙头企业1家。32家企业通过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获评五星级生态养殖场7家,四星级生态养殖场10家。在全区丘陵山区优特产业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春耕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三是特色农业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点赞推介柿饼,柿饼价格创5年来最高。甜柿在全国第二届“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中获金奖。积极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功举办党旗领航乡村振兴“我为家乡代言”电商大集和“庆丰收感党恩,好山好水好香芋”农产品产销推介会,签约柿饼、香芋、石崖茶等农产品订单约14亿元。目前全县培育“三品一标”农业品牌15家,认证品种12个,累计获
17、得6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5个“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4HuaChun”隼费lmpm11CHN6nagOMnwMofficialGiftsfromnatureacrossChina.VillagegirlsofYaoethnicgroup,dressedintheirtraditionalcostumes,arehappilymakingsun-driedpersimmonsinPingle.SouthChina.22:122021/11/20TwWApp4HM18imX720IitQUO.IM0K*M*有机产品认证证书“MA。M.m*r.BXl金9C*MM11*RM11“4XMTUB产品推
18、介有机产品证书图3 .工业发展迈出坚定步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8.24亿元,同比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43亿元,同比增长18.2%。高标准建园,引项目跑步入园.投入9(X)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增土地收储507.58亩,新建标准厂房10.27万平方米;新签约招商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54.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0%,巧用心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实行“链长制”妈妈式服务机制,助企业纾难解困,为企业解决难题210个,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培训企业员工380人次。全方位惠企,助企业发展壮大.融合国务院
19、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自治区和市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以及县推进工业振兴十三条政策举措,争取生态食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资金2.5亿元,帮助企业申请享受留抵退税政策补助资金8624万元,协助企业获得贷款融资3.2亿元,发放支持企业发展资金近1.85亿元。平钢钢铁有限公司荣获数字化车间称号,长城电源、爱森公司分别荣获智能工厂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治保障,推进电子证照等“简易办”改革,推行新设企业“开办即开户”、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等便民利民微改革,企业开办七个事项实现1个工作日完成.县工业与新能源发展图景4 .聚焦项目建设,积
20、蓄发展动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计划储备向上争取资金项目100个以上,项目总投资额超300亿元。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乡村振兴补助及部门专项密金16亿元以上。二是着力策划包装项目。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策划包装项目,2023年计划策划包装纳入县统筹推进100O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26项,总投资435.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39亿元;策划包装申报市级层面重大项目62项,总投资316.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5亿元;策划包装申报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7项,总投资84.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9亿元。三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重点推进超威科技、世界柿都县柿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项目、漓江
21、山海经、5()0kv漓江输变电工程、红帆船体育公园、农药厂搬迁技改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计划开工63项;加快灌平高速公路、鑫辉物流园、桂垦源头牧业养猪场、县人武部整体搬迁、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广演艺术中等职业学校等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林市睾乐昙2022年5月重大g目集中开竣工彳龙乡环城大道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县重大项目建设开工仪式现场图5 .旅游产业探索出新路子。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24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2.04亿元。体育旅游升级为产业发展新业态.践行“两山”理念,找准差异化旅游发展新路子,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加快推进体育旅游试点县的发展。与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达成“绿水青山中国
22、休闲运动挑战赛战略合作;通过“生态运动走进“宣传和生态运动直播,打造生态运动新名片;成功举办第十五届自治区运动会动力冲浪运动员培训班,承办壮族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分赛区)动力冲浪比赛。“相约漓江”中国赛艇大师赛入选“2022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新形势下的乡村旅游提质增量.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成功创建“醉美长滩湾“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带动桃花岛周边农事体验游。组织五星级农家乐宏源生态农庄参加2022年全域旅游大集市并荣获“乡村美食大赛”金奖。文旅项目谋划取得新突破以打造漓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建设16公里漓江左岸健身绿道,完成漓江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总投费80亿元的
23、漓江山海经文旅项目落户;红帆船体育公园、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文体旅重大项目蓄势待发,形成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景点集群。围绕印山景区打造三江口星空花城水上乐园,持续推动原味漓江景区、印山景区和金字岭景区创A评级。率先在云上线旅游景区矩阵,成为第一个在云实现慢直播旅游景区的县(区)。县“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图景6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2022年县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7.0%o城镇新增就业2257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987人,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大社会民生支出,全面落实困难群众保障政策,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确保社会民生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推动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农村 产业 融合 发展 示范 创建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6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