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裁剪算法研究Cohen-Sutherland算法和Liang-Barsky算法.doc
《直线裁剪算法研究Cohen-Sutherland算法和Liang-Barsky算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裁剪算法研究Cohen-Sutherland算法和Liang-Barsky算法.doc(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直线裁剪算法研究摘要:直线裁剪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在对常见的直经线裁剪的算法分析的根底上,针对Cohen-Sutherland算法和Liang-Barsky算法进展了分析研究。并对两种算法了计算直线与窗口边界的交点时,进展了有效有比拟。关键词:裁剪;算法;Cohen-Sutherland;LiangBarsky;1引言直线是图形系统中使用最多的一个根本元素。所以对于直线段的裁剪算法是被研究最深入的一类算法,目前在矩形窗口的直线裁剪算法中,出现了许多有效的算法。其中比拟著名的有:Cohen-Sutherland算法、中点分割算法、Liang-Barsky算法、Sobkow-P
2、ospisil-Yang算法,与Nicholl-Lee-Ncholl算法等。2直线裁剪的根本原理图1所示的为直线与窗口边界之间可能出现的几种关系。可以通过检查直线的两个端点是否在窗口之确定如何对此直线裁剪。如果一直线的两个端点均在窗口边界之如图1中P5到P6的直线,如此此直线应保存。如果一条直线的一个端点在窗口外如P9另一个点在窗口如P10,如此应从直线与边界的交点P9处裁剪掉边界之外的线段。如果直线的两个端点均在边界外,如此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该直线全部在窗口之外;另一种情况是直线穿过两个窗口边界。图中从P3到P4的直线属于前一种情况,应全部裁剪掉;从P7到P8的直线属于后一种情况,应
3、保存P7到P8的线段,其余局部均裁剪掉。图1直线相对干窗口边界的栽剪直线裁剪算法应首先确定哪些直线全部保存或全部裁剪,剩下的即为局部裁剪的直线。对于局部裁剪的直线如此首先要求出这些直线与窗口边界的交点,把从交点开始在边界外的局部裁剪掉。一个复杂的画面中可能包含有几千条直线,为了提高算法效率,加快裁剪速度,应当采用计算量较小的算法求直线与窗口边界的交点。3 cohensutherland直线裁剪算法Cohen-Sutherland算法的大意是:对于每条线段P1P2,分为3种情况处理。假如P1P2完全在窗口,如此显示该线段P1P2,简称“取之。假如P1P2明显在窗口外,如此丢弃该线段,简称“弃之。
4、假如线段既不满足“取的条件,也不满足“弃的条件,如此把线段分为两段。其中一段完全在窗口外,可弃之。然后对另一段重复上述处理。1区域码与其建立Cohen-Sutherland直线裁剪算法的核心是把所有直线的端点均分配一个表示其相对位置的4位二进制代码。此代码称为区域码。区域码按照端点与窗口边界的相对位置编码,即区域码的4位分别代表端点位于窗口的上、下、左、右。区域码从右到左的各位所代表的坐标区如下所示:位 4 3 2 1坐标区 上 下 右 左上述各位中某位为1,如此表示点位于此坐标区。窗口周围各坐标区的区域码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位于窗中的点,其区域码应为0000,位于窗口左下方的点,其区域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线 裁剪 算法 研究 Cohen Sutherland Liang Barsky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