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65.doc
《施工组织设计6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65.doc(8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前 言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位于某某煤田清交矿区清徐详查勘探区东部,行政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南峪村,井田大部位于清徐县境内,北距太原市中心28km,南距清徐县城11km,地理坐标为北纬373731374037,东经112 18401122221,为某某煤田清交矿区的一部分。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13号文,“关于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暂定名)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由某某煤矿一坑和某某煤矿二坑重组整合为一座矿井,重组整合后矿井能力为1.2Mt/a。2009年12月28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
2、00002009121220050454,井田面积为15.2766km2,批准开采19号煤层。整合后矿名确定为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并扩大生产能力后,对矿井进行重新布置和规划,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山西中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于2010年11月以晋煤办基发【2010】1567号“关于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文件对初步设计批复通过。初步设计利用南峪二坑工业场地作为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工业场地,利用现有二坑主斜井延深至8号煤层底板以下作为矿井兼
3、并重组整合后的主斜井,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利用现有副斜井延深至8号煤层底板作为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副斜井,担负矿井除人员升降外的其他辅助提升任务,新凿进风行人斜井,担负矿井人员升降任务。新凿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利用原南峪一坑的主、副斜井作为矿井后期并列回风井。由于现有工业场地周边征地较困难,对初步设计进行了变更,取消原设计在二坑工业场地内打回风立井,直接利用原南峪煤矿一坑的工业场地内新开凿一回风斜井,山西中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围绕回风斜井位置的变动而调整开拓、采区巷道布置、通风、风井场地布置及其供电、新增工程量的经济投资等内容进行了设计变更。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于2011年9月以晋煤办基发
4、【2011】1289号“关于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文件对设计变更批复通过。根据批复的初步设计变更,确定移交生产时在1号煤层布置1个高档普采工作面、8号煤层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长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以一井两面满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根据该工程项目的特点及相关资料,结合目前单位的施工经验、技术和装备,为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施工,南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编制了该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希望在建设前组织有关专家、监理等单位进行预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更好的指
5、导矿井施工。由于资料有限,时间仓促,经验不足,本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确保矿井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矿井初步设计简介一、设计内容概述1、项目概况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位于某某煤田清交矿区清徐详查勘探区东部,行政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南峪村。2009年12月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113号文“关于某某煤业有限公司(暂定名)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同意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控股的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两个坑口中关闭一坑,保留二坑一套生产系统,生产规模由0.30Mt/a提升到1.20Mt
6、/a,整合后企业名称由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477号文核准企业更名为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28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50454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1.20Mt/a,批准开采19号煤层,井田由16个拐点坐标圈定,面积15.2766km2,开采标高990590m。2009年12月山西省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2010年5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10431号文批复该矿井地质报告,井田1、2、8号煤层达到了勘探。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水文地质条件靠近清交断裂带
7、附近属复杂类型,其余地带属中等类型,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较为优越。1号煤层属低灰高灰、特低硫低硫的高热值贫煤;2号煤层属低灰高灰、特低硫高硫的低热值贫煤;4号煤层属中灰高灰、特低硫中高硫的高热值贫煤及无烟煤;5号煤层属中灰高灰、特低硫高硫的高热值贫煤;8号煤层属低灰高灰、特低硫中高硫的高热值无烟煤;9号煤层属低灰高灰、低硫中高硫的高热值无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1号煤层井田南部和北部为古空区,中东部为高灰区和采空区, 2号煤层井田南部和北部为古空区和采空区,中部为高灰区,6号煤资源量92.2%为高硫煤。井田内1、2、4、5、6、8、9号煤现保有煤炭资源/储量kt,1、2、4、5、8、9号工业
8、资源/储量.6kt ,设计资源/储量83654.6kt,设计可采储量51408.34kt,计算矿井服务年限30.6a。2、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利用南峪二坑工业场地作为主副井生产工业场地,利用南峪一坑工业场地作为回风井工业场地。3、井田开拓在确定的矿井工业场地内,利用现有二坑主斜井作为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主斜井,延深至8号煤层底板以下28m,井筒净宽4.0m,净断面12.28m2,倾角16,斜长645.37m,装备带宽1000mm的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设人行台阶、扶手,兼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利用现有副斜井作为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副斜井,延深至8号煤层底板,井筒净宽3.6m,净断面10.4
9、9m2,倾角20,斜长560.908m,装备单钩串车、铺设综合管线,担负矿井除人员升降外的其他辅助提升任务,设人行台阶、扶手,兼进风井和安全出口。新凿进风行人斜井,井筒净宽5.0m,净断面17.31m2,倾角18,斜长580.940m,装备架空乘人器,担负矿井人员升降任务,设人行台阶、扶手,做为矿井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利用南峪一坑工业场地作为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回风井工业场地,。新凿回风斜井井筒,为8+9号煤层回风井,倾角926,净宽5.5m,净断面积21.7m2,斜长1109m;回风斜井落底至8+9号煤层,内设扶手,兼作8+9号煤层安全出口。井筒内敷设瓦斯抽放管路。2号回风立井井筒:新掘,为1
10、、2号煤层回风井,净直径4.0m,净断面积12.57m2,垂深249m,装备梯子间,兼作1、2号煤层安全出口。4、水平设置根据井田内可采煤层赋存情况,设计将井田划分为1个主水平和2个辅助水平。井田范围内大部分区域8、9号煤层合为一层,仅局部区域分叉且间距平均0.95m,故设计8、9号煤联合开采,采用一个主水平完成矿井8、9号煤层的开采,水平标高+640m,即副斜井落底水平。一辅助水平标高+705m,开采井田内4、5号煤层;另一辅助水平标高+741m,开采井田内1、2号煤层。副斜井采用甩车场进入辅助水平,主斜井在辅助水平建立独立煤仓,以解决辅助水平煤炭的储装问题。5、井底车场及硐室 主水平:副斜
11、井落底8号煤层,在井底设平车场,车场铺设轨型30kg/m、轨距600mm的轨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方式运行。副斜井井底布置有主排水泵房、主变电所、管子道、水仓、信号室、急救室、避难硐室、消防材料库等硐室。井底主、副水仓有效容积2100m3。在主斜井主水平设上抬式圆形煤仓,主水平煤仓直径5m,垂深30m,有效容量550t。辅助水平:在1号煤层设置甩车场,车场铺设轨型22kg/m、轨距600mm的轨道,采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方式运行。其他硐室包括1号煤层采区变电所、消防材料库、避难硐室、采区水泵房、采区水仓。1号煤层采区主、副水仓的有效容积为140m3, 1号煤层煤仓。直径5m,垂
12、深20m,有效容量300t。6、井下运输井下煤炭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连续运输。设计1号煤层胶带大巷选用DTL80/80/90型带式输送机,带宽800mm,带速2.5m/s,输送量80t/h,配套电机90kW。8号煤层胶带大巷选用DTL100/80/160型带式输送机,带宽1000mm,带速2.5m/s,输送量800t/h,配套电机160kW。井下辅助运输巷选用SQ-11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配套电机为110kW。7、井下开采根据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设计确定移交生产时在1号煤层布置1个高档普采工作面、8号煤层布置1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长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以一井两面满足矿井设计生产能
13、力。1号煤层投产采区平均厚度1.08m,工作面支护选用DZ25型单体液压支柱和型钢梁组成棚架支护顶板,选用MG100-T型采煤机,SGB630/60型刮板输送机,SZB730/40型转载机,PCM-110型破碎机,DSJ800/9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回采工作面长度120m,采高1.07m,配2个炮掘工作面。8号煤层投产采区平均厚度6.58m,工作面支护选用ZF5600/17/35型放顶煤液压支架,选用MG250/600-WD型采煤机,SGZ730/320型前、后刮板输送机,SZZ730/132型转载机,PCM-110型破碎机,DSJ1000/20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回采工作面长度120m,
14、机采高度3.20m,放顶煤高度3.38m,配3个综掘工作面,采掘比2:3。矿井新增井巷工程量28080m,建设总工期35.9个月,移交生产后第一年产量即为1.20Mt/a。8、矿井通风根据2010年8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编制的某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矿井产量达1.20Mt/a时, 8号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8.36m3/min,属高瓦斯矿井,需进行瓦斯抽放。根据煤层煤样检验报告,1、2、6号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推断4、5号煤尘有爆炸危险性;8、9号煤尘均无爆炸危险性。1、6、9号煤层自燃倾向为类,属不易自燃煤层,2、8号煤层自燃倾向为类,属自燃煤层,推断4、5号
15、煤层自燃倾向为类,属自燃煤层。矿井地温、地压为正常区。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斜井、副斜井、进风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分列回风的通风系统。8+9号煤层通风容易、困难时期为2176Pa、2318Pa,等积孔调整为3.11m2和3.02m2,通风难易程度属容易。9、矿井主要设备主斜井提升利用已有DTL100/26.14/280型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1部,带宽1000mm,带速3.15m/s,运量261.4t/h,配套电机280kW。副斜井提升选用1台JK-2.5/31.5型单滚筒提升绞车,配套电机280kW。选用1套RLDY型架空乘人器,配套电机37kW。矿井通风选用2台FBC
16、DZ54-8-No27型对旋式轴流风机,配套电机功率2450KW。1台工作,1台备用。主排水泵房选用3台MD280-43(SL)型水泵,配套电机315kW,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采区排水泵房选用3台MD85-67(SL)型水泵,配套电机160kW,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地面压缩空气设备选用3台AED160-27.6/8.5型,配套电机160kW,2台工作,1台备用。10、地面生产系统矿井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将原煤运出井口转至选矸楼,经双层圆振动筛筛分为025mm、2550mm、+50mm三级,+50mm大块经人工手选矸带式输送机拣矸后经上仓带式输送机运至块煤仓储存,设1个块煤仓,直
17、径15m,容量3kt。2550mm中煤块直接通过带式输送机转载进入中块煤仓,设1个中块煤仓,025mm末煤进入末煤仓,设2个末煤仓,中块及末煤仓直径18m,容量均为5kt。副斜井井口设平车场,车场设有阻车器、挡车器等操车设备,并设置轻轨与机修间、综采设备库、坑木加工房等辅助设施相连。井筒设防跑车装置。井下掘进矸石出井后,由高位翻车机房卸载,装汽车运往矸石场填埋。11、地面运输与总图布置矿井改造原有2km长的场外公路,等级为二级,路面宽7.0m,路基宽9.0m。工业场地与地面爆炸材料库联系道路等级为四级,长2.8km,路面宽3.5m,路基宽4.5m。工业场地与排矸场地联系道路等级为四级,长2.8
18、km,路面宽3.5m,路基宽4.5m。根据井田开拓方式及地面生产系统布置,设计将矿井工业场地划分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福利区和风井场地。主要生产区位于二坑工业场地西部,布置有主井井口房、入筛带式输送机走廊、筛分车间、转载带式输送机走廊、块煤仓、中煤仓、末煤仓、空气加热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等。辅助生产区位于二坑工业场地北部,布置有副井井口房、绞车房、空气加热室、机修间、消防材料库、综采设备库、器材库、坑木加工房、35kV变电所、联合建筑、锅炉房、空压机房、黄泥灌浆站、井下污水处理站等。行政福利区位于工业场地东部,布置有矿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等。回风井场地位于一坑工业场地,布置有风机房、值
19、班室、配电室、瓦斯抽放泵站等。矿井总占地面积13.55ha,其中工业场地占地面积10.15ha,排矸场地占地面积1.00ha,地面爆炸材料库占地面积0.40ha,排矸场及地面爆炸材料库公路占地面积0.85ha。工业场地采用台阶式和平坡式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各井口及建构筑物标高均高于进风斜井附近的最高洪水位标高+811.50m,不受当地洪水威胁。工业场地绿化系数20%。12、供电及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在工业场地建1座35kV变电所,双回路电源,一回引自索村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距离12km,导线型号为LGJ-150mm2;另一回引自西谷22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距离15km,导线型号为
20、LGJ-150mm2。任一回路电源故障时,另一回电源能满足矿井全部负荷用电。35kV变电所安装2台SZ9-8000/35/kVA型变压器,1用1备。35kV变电所另安装2台S11-1000/10/0.4 1000kVA型变压器,供地面低压负荷用电。10kV下井电缆选用MYJV22-8.7/10 3185两回,沿副斜井铺设至井下主变电所,任一回故障时,另一回能满足井下全部负荷用电。在回风斜井场地设置1个10KV变电所,电源均引自矿井工业场地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设计利用已有1套KJ95N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选用1套BH-WTA型产量监控系统、1套KJ139型井下人员定位考勤系统。
21、选用1套HJD-256型256门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选用1套MHYA-0.4型矿用光纤工业电视系统。13、地面建筑本次兼并重组主要建(构)筑物全部为新建,设计对工业建(构)筑物和行政公共建筑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与基础埋深。矿井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12494.6m2,总体积93790.5m3,栈桥长225.9m。行政、公共建筑面积11166.0m2 。14、水源采用打深井取奥灰水和利用井下排水作为矿井供水水源。矿井最大日用水量为4865.975m3,深井日供水量为1000m3/d,供生活用水。井下正常涌水量为210m3/h,供地面生产、井下生产和消防洒水等用水。井下排水经4台FXZ-70型一体化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 6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5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