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方案9497129795(最新整理阿拉蕾).doc
《强夯施工方案9497129795(最新整理阿拉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施工方案9497129795(最新整理阿拉蕾).doc(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概述2第一节、工程概况2第二节、场地地质条件2第三节、编制依据3第四节、本工程的特点及重点与难点3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4第一节、施工准备4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制5第三节、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7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8第三章、强夯设计参数9第一节、地基处理技术要求9第二节、施工技术要求10第四章、强夯施工方案12第一节、强夯试夯区12第二节、强夯施工工艺13第三节、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18第五章、地基检测21第六章、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措施21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21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23第七章、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25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26第一节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6第二节、环境保护措施29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3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某某市某某县某某镇亚婆角旅游区东侧,南面临海,北侧依山,风景秀丽,依山傍海之间有一土路,滩涂所见多为砂,偶见礁石位于之东南角,山地之间有养虾池数座。北部山体为地山丘陵,山体最大高差在120m左右,山体之间多位冲沟,冲沟内有淤泥质土层,该层土为地基处理的不利土层,场地欲开发为住宅,有小高层、联体别墅、独栋花园别墅等,应“户户看海”的设计效果,需对场地进行平整,有挖有填,填方最厚达25m30,本次地基处理应甲方要求,场地采用两次强夯处理方式,初次强夯的处理深度在1215m之间,本次设计为红
3、线范围内初次地基处理设计(不含临海道路区域)。第二节、场地地质条件场地地层可划分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m)、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残积层(Qel)、燕山期花岗岩(r53)和石炭系下统粉砂岩(C1)。影响本次地基处理的不利土层为冲洪积层淤泥质粘土,该层土主要分布在山体之间的冲沟内(详见淤泥质土分布图),其主要特征描述如下:淤泥质粘土:灰、灰黑色,流软塑,粘性较强,含少量有机质,不均匀含少量砂及砾碎石,层厚0.86.2m。第三节、编制依据1、某某合正尚湾新城岩土工程-第一次地基处理分册施工图,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7.24;
4、2、合正尚湾新城(一期第一次)软基处理(强夯)工程招标文件,某某兴汇城建有限公司;3、某某尚湾新城一期地基处理(强夯)工程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会议记录。4、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5、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四节、本工程的特点及重点与难点一、特点:场区为山丘陵,高差较大,山体之间有多位冲沟。需要进行开山、填沟、处理深厚填土地基。二、重点与难点:本地基处理的重点在于:1、深沟部位的建筑地基处理;2、陡坡部位的建筑地基处理。本工程的难点在于:1、土方施工与地基强夯交叉且为两家单位,施工矛盾明显,须加强协调;2、深沟部位地基处理方法对今后建
5、筑物沉降的影响,近些年到处发生高填土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物破坏的案例;3、台阶状地基强夯须处理好强夯与边坡挡墙的关系。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施工准备一、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设施(厨房、卫生间)、办公设施等。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布置按总包单位要求执行。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以以下原则进行择地布置:1、避免不同施工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2、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临时用地表:用途面积(平方米)位置需用时间办公区20现场2个月宿舍220现场2个月临时仓库30现场2个月合计270二、施工控制点建立场地测量控制基准点:设置在场地内和周边,为施工期间半永久性测量固定基准点,做为施工
6、放点、放线和监测之用。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位于场地外的坐标控制点引入场地建立,每点必须建筑固定台座(混凝土)上。三、场地高程测量 为了解施工场地目前的实际地貌,同时也为日后计算总夯沉量及回填土方量提供基本计算参数,强夯施工前要进行场地高程测量。测量精度:40m40m网格;各作业区分别测量;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四、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根据设计要求,业主将施工场地平坦至夯前高程,场区施工道路由业主按施工要求修设成可通行路面,以保证强夯机械能正常行走,确保爬行安全。五、场地排水现场及四周设立临时排水通道,确保雨后场地无积水。六、土方、石料供应土方石料等材料供应,就地解决已落实。七
7、、机械设备进场本施工机械主要有强夯机(含夯锤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钻机,专用吊车以及运输车辆等。强夯机械及辅助设备,必须经过解体分部运进,一部80T履带式起重机需要用20T以上牵引拖车三辆,10T以上拖车或载重汽车两辆,9T载重汽车三辆,将各部运抵现场时,汽车吊、载重汽车也随之跟进,到达施工现场,卸车后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需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制为确保该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我公司拟组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该项目部人员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和施工条件熟悉,历经多个类似大型施工工程管理组织,具有较高的技术、组织、施工管理水准,且责任心
8、极强。本项目部将以先进的施工工艺、周密的施工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期完成本项工程。本项目部将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密切配合总承包方,在指挥部、监理、质检、设计各方的监督下,保质按期完成本项工程。公司对该项目分为四个层次进行管理,即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部、施工作业层和后勤保障层,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执行。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各,施工负责各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的有效运行。地基处理施工项目经理部定编人员计划(一)项目经理部1.1职务姓名职称职责资格
9、证书编号1.2项目经理王荣发工程师项目总负责0086191.3项目副经理潘 江工程师施工现场负责西安I 30871.4技术负责郑建昌高级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51022106901.5项目工程师吴威、袁伟助理工程师施工质量进度控制08100050018931.6施工员康黎民工程师现场施工管理0812AA001921.7质检员杨小伟工程师工程质量管理0811B001021.8安全员李诚工程师施工安全管理0812B00328(二)施工作业组2.1强夯施工一队6强夯施工、记录2.2强夯施工二队6强夯施工、记录2.3强夯施工三队6强夯施工、记录2.4强夯施工四队6强夯施工、记录2.5强夯施工五队6强夯施工
10、、记录2.6测量组3控制地形测量2.7地基检测组3地基处理质量检测(三)后勤保障组3.1办公室2办公室的日常管理、接待3.2机械维修组4施工机械的保养、修理3.3材料、设备管理2施工机械设备、材料调配等3.4水电、膳食组3施工现场的供水、电、膳食第三节、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安排一、施工机具计划施工机具的规格、性能、配套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拟进场的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所示。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计划数量用途(一)施工主要机械1强夯机履带式起重机30100T5-6强夯施工2夯 锤铸钢12-26T10强夯施工3推土机上海-120D601-2平整场地4挖掘机小松1.0m31挖沟装土等5压路机振动式12-14
11、T1-2碾压(二)施工辅助机械640T拖车NISSAN40T6设备运输740T汽车吊KATO40T2-3设备组装815T自卸车15T5运土9载重卡车CWL50PHL14.5T3设备运输10轻卡日产1.5T1交通(三)测量设备11全站仪RTS6321测量12水准仪DS33测量夯沉量注:以上施工机具的数量须根据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作必要调整。二、材料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及时合理地调配施工材料,使得施工现场施工作料流动有序,不积压,不短缺,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本工程为比较单纯的强夯项目,施工中所需的主要材料为柴油和28钢丝绳,两者的计划用量分别为5t 和1000m。第四节、施工
12、进度计划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有效工期60天内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施工现场组织项目经理部配合业主及监理等进行项目管理,并按施工网络技术进行统一指挥,内外协调,支态控制。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分区段场地清理及平整:接通水、电管线;施工范围内清理、铺设施工便道;抓紧时间建临时生活、生产设施;测量定位及复核,组织人员机械进场等。计划在7天内完成。第二阶段为强夯及碾压施工:强夯及碾压基本同时进行,安排56台强夯机施工,可在60天内完成本次强夯任务。本工程按上述计划有序进行,工期按60天安排(不含施工准备及验收工期),根据我公司的实力和经验,采取
13、有效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达到优、安全、高效地提前完成任务的目的。第三章、强夯设计参数根据总图及甲方相关要求,同时对地形、总图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场地分为两次为进行地基处理,第一次处理范围按相应控制标高分为51个区,其他区域应结合建筑、景观、边坡统一考虑,为第二次处理范围。本次设计为第一次地基处理,对于有淤泥质土的区域应先对淤泥质土进行换填,其中高层区换填素土,其他区域换填块石,淤泥质土换填完成后再按第一次填筑平面图进行填筑,最后按强夯平面进行强夯地基处理,而临近临海道路区域按对应部位临海道路的地基处理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处理。第一节、地基处理技术要求(1)高层区域考虑桩基施工,不得回
14、填影响桩基施工的块石;(2)强夯处理后地基要求:Es=5.56.0 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60KPa。第二节、施工技术要求一、 换填1、高层区域换填素土,其他区域换填块石。2、换填块石区域采用开山石料,要求为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粒径不大于50cm,含泥量不大于10。 3、换填素土区域采用砾质土或土石混合料(土石比为7:3),土石混合料中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土中不得含有淤泥、淤泥质土、植物等杂 质。 4、对于淤泥质土厚度3.0m区域应全部挖除淤泥质土换填,对于淤泥质土厚度3.0m区域应挖除3.0m厚淤泥质土换填。 5、挖出的淤泥质土应放置在不影响施工的空地处,结合景观设计,作为绿化
15、栽培用土。 6、现场部分山谷位置,已填筑土石方,无法进行换填。待强夯后钻探取样,对淤泥层做常规试验及压缩固结试验,验算地基残余沉降是否满足场地设计要求。其他未填筑土石方区域。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二、 强夯1、强夯能级分区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地质资料的填土厚度确定场地处理厚度,划分强夯区域。在施工阶段应根据现场实际适当调整强夯分区边界(必要时可补充勘探)。夯击能-填方厚度4.0m采用2500 kNm,填方厚度6.0m采用3000kNm,填方厚度8.0m采用4000 kNm,填方厚度10.0m采用5000 kNm,填方厚度12.0m采用6000 kNm; 2、强夯施工参数 (1)点夯夯锤采用直径
16、为2.02.2m直径的铸钢锤,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3.5x3.0m(2500 kNm),3.5x3.5m(3000 kNm),4.0x4.0m(4000 kNm),4.0x4.5m(5000 kNm),5.0x5.5m(6000 kNm);收锤标准:同时满足总击数15击(4000 kNm以下),总击数20击(4000 kNm以上)或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10cm; 遍数:2遍; (2)满夯 夯锤采用1520T铸钢锤,锤径2.02.5m,夯击能-1500 kNm或1000 kNm; 夯点布置: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击数:23击;点夯1遍。 强夯施工前应选2020m区域进行试夯,通过试夯
17、对强夯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指导施工。第四章、强夯施工方案第一节、强夯试夯区一、试夯区选择及试夯目的在强夯范围内不同区域各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区域(20m20m)作为试夯区,由各方现场共同确定,采用夯锤直径D=2.02.2m,夯锤重15-26T,夯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数暂按设计要求执行,通过试夯验证,然后最终确定。本次试夯区和主要目的是:检验土的加固效果:施工设备性能和考核;确定和调整正式强夯施工参数,根据试夯结果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试夯区收锤标准如下:1、总击数15击(4000 kNm以下),总击数20击(4000 kNm以上)或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10cm;二、试夯区检测试夯区强夯效果检验包括现
18、场22m2承载板试、动探、土工试验检测。夯实后地基进行承载板试验,要求地基承载力达到160kPa。三、确定和调整强夯施工主要参数1、夯击能量单击夯击能量强夯最佳击数理论上,能使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覆盖压力时的夯击能的击数为最佳击数。可用土的有效压缩率与夯击数关系来确定强夯最佳击数。从夯沉量击数曲线来看,随着击数增加,曲线趋于平缓,点夯满足收锤标准,表时此时击数为强夯最佳击数。2、夯点布置3、夯点间距4、加固范围根据规范规定,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于3m。5、间歇时间第二节、强夯施工工艺一、 施工顺序土方回填平整场地测量
19、高程设点定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场地重新放点第二遍点夯修整场地交工面测量检测验收。二、 工艺流程框图施工准备确定强夯参数点夯第一遍监 测场地平整监 测点夯第二遍夯中检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夯后检测工程验收施工工艺流程框图三、施工步骤1、按甲方移交的场地,场地整平;2、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用装土的红色塑料袋标出每一个夯点点位,且偏差不大于5cm;3、夯点布置:点夯间距分别为3.5m3.0m、3.5m3.0m、4.0m4.0m、4.0m4.5m和5.0m5.5m(如图所示); 注: 第一遍点夯; 第二遍点夯。 4、夯机就位,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形成夯坑,直至满足设计所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方案 9497129795 最新 整理 阿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