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doc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组织设计.doc(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第二章 编制说明5第三章 工程概况6一、工程简述6二、主要工作量6第四章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7一、工程规划及要求7二、施工前期准备8三、主要安装设备及材料的供应计划9第五章 施工方案11一、电缆施工技术要求11二、设备安装12三、箱变基础及电缆沟施工16四、电杆及架空线路施工19五、雨季施工21第六章 施工期间质量保证措施22一、质量保证措施22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22三、质量管理的措施24四、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4五、设备材料质量控制27第七章 施工期间安全保证措施31一、安全保证措施31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32三、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33四、安全组织技术措
2、施34五、应急预案43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49一、环境影响因素49二、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49三、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50四、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57五、本工程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58第九章 成品保护61一、加强成品保护意识61二、土方工程成品保护61三、地下防水工程成品保护61四、模板工程成品保护61五、钢筋工程成品保护62六、混凝土工程成品保护62七、砌筑工程成品保护63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本工程设计图纸二、本工程招标文件三、电力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本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能力及技术装备五、国家标准的施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
3、T50326-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建筑内部
4、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50222-95)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6/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5、91)第二章 编制说明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为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使施工工艺达到一流水平,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力求具体、实用、针对性强,同时积极慎重地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向科技要质量、要工期、要效益。本施工组织设计是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围绕质量、工期和安全这三大目标,在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和工期的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各个方面,做了统筹考虑,突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工程名称: 招标内容: 招标代理: 工程地点: 二
6、、主要工作量 1.新建电缆沟和电缆保护管 2.新建箱变基础 3.新敷设电力电缆 4.箱变安装 5.电杆组立和杆上电气安装6.其他图纸上的工作量第四章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一、工程规划及要求1、施工工期本工程计划并承诺总施工工期为 日历天。开工: 完工: 2、影响工期的因素影响工期的因素和预防措施序号影响工期的因素预防措施1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及时调整施工力量配置,调整施工计划,并与相关单位协商进度安排。2不可预见因素必要时增加施工力量配置3、工期保证措施3.1、从公司领导到项目经理部各级负责人,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采取具体措施,积极配合业主方工程师工作,共同协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3.2、实行设
7、备分期分批运输,避免作业面交叉,采取工序搭接施工,合理利用工日,缩短工期。3.3、项目经理部各级负责人,都要对设备运输、到货吊装重视起来,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落实厂家、设备、材料和备品备件的到货日期。对不能落实计划的因素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并制定具体对策,以保证整体进度如期完成。3.4、严格执行各项质量规程,按照 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开展施工,认真执行监视和测量工作制度,杜绝施工现场的质量事故和返工现象,从而保证工程的按期达标投产。3.5、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到组织、技术、资金、材料、机械器具供应“五落实”,从各方面保证工程的顺
8、利进行。3.6、运用系统管理技术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随工程进度做到合理、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指导施工作业。3.7、克服因气候条件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合理调整利用工日。3.8、发挥全体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缩短实际工期,为业主方及时使用正式电源创造有利条件。3.9、加强施工中主要阶段的考核工作,如发现未按计划完成,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弥补方法。3.10、开展达标竞赛,双革活动,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增强成品保护意识,工艺保证,提高施工效率。 二、施工前期准备认真做好施工图审查、技术交底和其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措施、备料计划、采购文件的编制,并完成材料的
9、采购,施工机械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工作,满足项目法人在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其他相关文件条款中规定的施工准备要求。1技术准备1.1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图的审核工作,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和审批工作,重大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在整体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在关键工序开工前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1.2在接收到甲方或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文本提供的全部(或部分)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质量、安全部门的人员对施工图等设计文件结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认真审阅。审阅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及时汇总整理称书面材料报项目法人和监理工程师,并主动同设计联系解决方案,落实设计交底时间
10、。1.3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学习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部颁有关规程和制订的安装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中监督执行情况。1.4正式施工前,征求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标准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有关运行单位的反事故措施,进一步增强安装设备运行的可靠性。1.5在开工前,由工程项目经理部按照ISO9001标准的培训程序对该工程特殊工艺做好人员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1.6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由项目总工组织针对设备运输临近带电设备进行安全措施制定及交底工作。2材料准备2.1本工程所用的材料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材料证明和有关试验报告。2.2材料按计
11、划采购、供应、运输,并派专人负责检查其质量。2.3当可直接清点数量和观察到外观的产品运至施工现场时,现场施工人员应验证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保存随产品发来的有关资料,并填写相应的开箱检验记录和进货检验记录。2.4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人员对到场的设备材料要认真进行开箱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同时要及时清点入库,妥善保管。贵重设备材料要有防盗措施。现场材料员应按照计划对设备材料进行发放领用,并定期向工地负责人提供核算信息。3通讯设备准备计划配置对讲机4部,用于指挥敷设电缆施工。4施工场地准备 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班组、材料站、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的情况,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对现场进
12、行调查后,选择最佳施工场地与运输道路。三、主要安装设备及材料的供应计划1.材料供应方式1.1本工程设备由发包方定货,厂家负责运到现场,项目经理部负责配合甲方验收、清点、保管,并对所运物资建立台帐。1.2全部材料由公司供应处负责采购供应。2.主要材料供应程序招标文件要求承包方供应全部材料,由我公司材料供应部门负责采购、加工并发运到现场,现场接收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接收、保管,所供应材料的资料应齐全,符合相关标准、规程、规范要求,并建立管理台帐。3.设备材料供应管理3.1本工程原材料的供应管理,包括采购、运输、半成品加工、保管、质量检查的控制等,按照北京电力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3、中的相关要求执行。材料到达现场后,用表格制作台帐,并按下列程序进行科学管理:录入订货情况(如规格、数量等)打印出订货单和空白表验收、核对到场设备、材料入库在空白表中登记数量和规格等材料发放使用,登记使用情况并入机制表整理数据,核对型号查看进货、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通知相关人员,解决问题。3.2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按施工进度安排制定工程原材料及器材的供应计划,由项目经理审批。施工中随施工进度及时调整供应计划,以满足施工要求。第五章 施工方案一、电缆施工技术要求1.电缆准备工作1.1施工前应对新、旧电缆进行校潮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1.2施工前要核实路径实长,在拐弯处要注意弯曲半径是
14、否符合电缆规程要求;1.3依照设计要求,在夹层内和引上部分标明每条电缆的位置;1.4根据敷设电缆长度及现场情况选定放线点;1.5电缆盘支架要放在地势平坦处,支架在上电缆盘前应找水平;1.6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线盘外观有无破损,及电缆有无破损,发现破损要保护现场,立即将破损情况报告有关部门解决;核对盘号、盘长;1.7电缆沟道、夹层内等所有拐点必须安装特制的电缆拐弯滑车,要求滑轮齐全;不得有尖锐棱角,不得刮伤电缆外护套;电缆小滑车间距不得大于5米;1.8运输电缆盘时,要将电缆盘固定牢固;2.电缆敷设2.1电缆盘要安装有效刹车装置;2.2电缆敷设过程中,要保持联系畅通,放线指挥要由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15、;2.3支好放线架,上好电缆盘,刹车装置要可靠有效,当线盘上剩约二圈时,应暂停,在电缆尾端捆好绳,用人牵引缓慢放入,禁止电缆自由下落,防止摔坏电缆和弯曲半径过小;2.4电缆的弯曲半径,按设计要求执行(或15D,D为电缆外径);2.5电缆余度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程执行;2.6敷设过程中,如果电缆出现余度,将余度拉直后方可继续敷设,防止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撞坏电缆;2.7对有电源运行的电缆地方应做好保护,复杂地段、拐弯处要配备一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巡查,检查电缆有无刮伤和余度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2.8电缆就位要轻放,严禁磕碰支架端部和其它尖锐硬物;2.9电缆就位后,应按设计要求码放整齐,无特殊
16、要求时,按电缆规程执行;2.10低压电缆与10kV电缆间距不得小于0.1m;2.11敷设工作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扫。3.电缆接头及准备工作3.1在电缆接头工作开始前,应清点接头料,发现与接头工艺不相符时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3.2接头工作开始前,应校潮电缆。3.3如果湿度75%时,应进行去湿处理。3.4所有接头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按电缆规程要求挂路名牌。4.电缆试验根据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和设备特性做好设备试验方案,并及时征得业主方、监理、运行验收单位的同意,充分考虑其要求,明确试验项目和标准,准备好各种试验仪器、仪表。试验时应仔细核对接线并设置隔离网、警示牌、接地线等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17、,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拆除试验连接线,做好试验记录和填写试验报告。二、设备安装1.开箱检查安装单位、供货单位或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资料,核对设备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产品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齐全。配电柜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柜内部检查: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2.箱变安装。2.1一般要求2.1.1箱式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有出厂试验记录;(2)外观检查:有铭牌,附件齐全,绝缘件无缺损、裂纹,充油部分不渗漏,充气高压设备气压指示正常
18、,涂层完整。2.1.2箱式变电所安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箱式变电所的基础验收合格,且对埋入基础的线、缆导管和进、出线预留孔及相关预埋件进行检查,才能安装箱式变。(2)箱式变及接地装置交接试验合格,才能通电。2.1.3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1)产品合格证。(2)产品出厂技术文件,包括出厂试验报告单、安装使用说明书。(3)设备、材料进货检查记录。(4)交接试验报告单。(5)安装自互检记录。6)设计变更洽商记录2.2施工流程及说明2.2.1施工流程 基础型钢敷设接地网敷设箱变搬运箱变安装线缆端接。2.2.2流程说明2.2.2.1.基础型钢敷设(1)电缆室内壁及基础平台用1:25混凝土砂
19、浆抹面,厚度为20mm,表面需平整。(2)基础型钢应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敷设,并作防腐处理。(3)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全部采用镀锌制品(除地脚螺栓外)。(4)设备基础型钢安装其允许偏差见表格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mmm/全长不直度15水平度15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5(5)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基础型钢应有不少于2处的可靠接地。(6)箱变底座与基础之间要用水泥砂浆抹封,以免雨水进入箱变;电缆进箱变后,电缆与穿管间的缝隙需密封防水;箱变底面需向外围略倾斜,避免积水。(7)进出线电缆管的数量及管径,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进出线位置来确定,管排间距不小于30mm。
20、2.2.2.2.接地网敷设接地装置应符合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的要求。2.2.2.3.箱变搬运箱变上有6个吊耳,吊装箱变时,要同时使用箱体上的四个全重吊耳,钢丝绳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30度。2.2.2.4.箱变安装(1)转运到位后,要求对箱变所有连接螺栓进行全面紧固;在安装过程中,应覆盖塑料膜,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箱变。(2)安装完毕后,要对箱变各柜室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内容如下:核对图纸,查看设备元件、接线等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相序是否正确。调整五防机械闭锁装置,要求灵活、可靠。调整开关、接地刀闸,要求快速、可靠、接触良好。2.2.2.5.线缆端接箱变的一、二次接线、
21、控制线均应接线正确,连接时应符合线缆端接章节有关规定。2.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3.1主控项目2.3.1.1.位置正确,附件齐全。2.3.1.2.箱变接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接地装置引出的接地干线与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直接连接;接地干线与箱式变电所的N母线和PE母线直接连接;变压器箱体、干式变压器的支架或外壳应接地(PE);所有连接应可靠,紧固件及防松零件齐全。 (2)箱变接地端子应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铜质螺栓连接,接地端子数量不得少于三个,高压室、低压室、变压器室至少要各有1个;箱变高压室、低压室、变压器室的专用接地导体应相互联接。 (3)箱变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可靠接地;门或可抽出部
22、分的接地应保证其在打开或抽出时仍然可靠。(4)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的基础应高于室外地坪,周围排水通畅。用地脚螺栓固定的螺帽齐全,拧紧牢固;自由安放的应垫平放正。金属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箱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有标识。2.3.1.3.箱式变电所的交接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由高压成套开关柜、低压成套开关柜和变压器三个独立单元组合成的箱式变电所高压电气设备部分,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的规定交接试验合格。 (2)高压开关、熔断器等与变压器组合在同一个密闭油箱内的箱式变电所,交接试验按产品提供的技术文件要求执行。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