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灌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小型灌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灌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1概述11.l项目概况11.2 项目单位概况11.3 编制依据11.4 主要结论和建议3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42.1 项目建设背景42.2 规划政策符合性5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3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113.1 需求分析113.2 建设内容和规模113.3 项目产出方案124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134.1 项目选址或选线134.2 项目建设条件154.3 要素保障分析505项目建设方案515.1 工程等别和设计安全标准515.2 工程总布置525.3 工程方案525.4 用地征收补偿方案1155.5 建设管理方案1176项目运营方案1276.1 运营模式选择1276.2 运营组织方案
2、1276.3 安全保障方案1296.4 绩效管理方案1327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1347.1 投资估算1347.2 盈利能力分析1387.3 资金筹措方案1398项目影响效果分析1408.1 经济影响分析1408.2 社会影响分析1438.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438.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1579项目风险管控方案1629.1 风险识别与评价1629.2 风险管控方案1659.3 风险分析结论16810研究结论及建议16910.1 主要研究结论16910.2 问题与建议16911附件、附表和附图1701概述1.l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法人: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内容和规模:工程主
3、要包含灌区调配水工程、取水设施改造工程、渠系改造工程、山坪塘整治工程等。(1)建设规模:设计包含28个小型灌区,总灌溉面积11.66万亩,其中单个灌区最大灌溉面积11804亩,工程等别为IV等,灌区建筑物级别为5级。(2)灌区调配水工程:新建提水管道长3.83km,新建输水管道长128.8km,配套阀井889座,新建流量监测站点4处,水位监测站点4处,灌区信息化1套。(3)取水设施改造工程:改造提水泵站1座和水库放水设施14处。(4)渠系改造工程:改造灌区配套管网和渠道长80km;(5)山坪塘整治工程:整治山坪塘10座。建设目标和任务:灌溉设计保证率大于75%及以上;输配水骨干工程设施配套完整
4、,骨干工程完好率达到9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8以上。本工程总投资18994.66万元,资金均来自于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自筹。建设工期:工程总工期为18个月,主体工程工期为16个月。建设模式:传统分包模式(平行发包)。1.2 项目单位概况1.3 编制依据1.3.1 文件(1)2022年重庆市泰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泰江区统计局,2023年3月;(2)重庆市第二三产业用水定额(2020年版)(渝水(2021)56号);(3)重庆市黎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泰江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泰江府办发(2021)52号)(4)重庆市恭江区
5、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黎江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黎江府办发(2022)55号)1.3.2 规程规范(1)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2)灌溉排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1.560-2012);(3)防洪标准(GB50201-2014);(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1.252-2017);(5)水利水电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及耐久性设计规范(S1.654-2014);(6)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20年版);(7)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
6、6-2015);(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1247-2018);(10)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三)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1.310-2019);(1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2018);(13)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S1.482-2011);(14)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50363-2018);(15)灌区改造技术标准(GB/T50599-2020);(16)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17);(17)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2022)(18)重庆市山坪塘整治质量管理技术手册(试行);(19)灌溉
7、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21303-2017);(20)水力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2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1.379-2007);(2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1.191-2008);(2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1.328-2005);(24)其他相关资料。1.4 主要结论和建议重庆市黎江区小型灌区项目位于重庆市黎江区郭扶镇、篆塘镇、三江街道、石角镇、中峰镇、永新镇、东溪镇、古南街道、三角镇、安稳镇的28个小型灌区,总控灌面积11.66万亩。本工程实施后,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和排涝标准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节水灌溉面积实现全覆盖,节水能力和高效节水灌溉面
8、积大大提高;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满足要求。灌区管理机构健全,经费足额落实建立健全高效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从国民经济评价计算成果看,该工程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投资、年效益在设定的浮动范围内,各项经济指标仍能满足要求,可见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并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产生良好的环境影响及社会影响,且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2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推进“藏粮
9、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着力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逐步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保障我区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得到有效供给。受紊江区水利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编制重庆市藜江区小型灌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受
10、委托后,设计人员开展了野外地块调查、典型调查及走访,走访了涉及片区内相关村、部分农户,充分了解各方的意愿,得到了泰江区水利局及各个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片区布设不同的工程措施。于2023年12月编制完成了重庆市秦江区小型灌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报告的编制工作中,得到了藜江区发改委、黎江区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泰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东邻湖北省巴东县,西接奉节县,南与湖北省建始县毗连,北与神农架林区接壤。重庆市藜江区小型灌区项目位于重庆市黎江区9个街镇共计28个小型灌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66万亩
11、,主要通过库库连通、提水串联等方案对灌区工程进行统一调度。工程实施后可恢复灌溉面积2.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58万亩,新增灌面1.75万亩。通过本工程的实施,为灌区内提供可靠的水源,可使灌区农田灌溉保证率达7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程供水区域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对供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是缓解供区未来用水的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重庆市秦江区小型灌区项目的主要任务为:通过对灌区现有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完善灌区现有工程体系,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水量利用率,从而提高灌区水资源保障程度,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体而言,主要包含工程体系建设
12、、管理体系建设以两个方面。2.2 规划政策符合性2.2.1 社会经济概况重庆市黎江区(不含万盛经开区)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南结合部、重庆市南部,地跨东经106。23,106。55,、北纬28。27,29。Ir之间,东邻南川区,南接贵州省习水、桐梓两区,西连江津区,北靠巴南区,境内东西宽48km,南北长82km,幅员面积2182.14km2.是西南出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素有“渝南门户”、“中国西部齿轮城”、“中国农民版画之乡”等称号,是重庆主城卫星城市。全区辖5个街道,16个镇,79个居,561个居民小组,302个村,2513个村民小组,区政府驻古南街道。图2.2”地理位置示意图初步核算,
13、聚江辖区内地区生产总值770.79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48.7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338.38亿元,增长1.3%。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78.25亿元,增长4.3%;林业5.55亿元,增长9.0%;牧业20.82亿元,下降2.7%;渔业2.35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1.57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年粮食作物植面积88.57万亩,比上年增长2.2%。其中,夏收粮食12.92万亩;秋收粮食75.65万亩。
14、蔬菜种植面积38.21万亩,增长4.0%。油菜种植面积9.75万亩,增长2.1%。全年粮食总产量34.73万吨,比上年减少2.4%。其中,小麦产量1209吨,增产0.3%;水稻产量15.51万吨,减产0.8%;玉米产量8.07万吨,增产0.02%;马铃薯产量3.27万吨,增产11.3%;甘薯产量5.76万吨,减产17.0%。蔬菜产量64.18万吨,增产41%;油菜产量1.15万吨,增产2.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39万吨,比上年下降0.6%。其中,猪肉产量4.39万吨,增长0.4%;牛肉产量0.11万吨,下降6.4%;羊肉产量0.18万吨,下降8.9%;禽肉产量071万吨,下降3.1%。禽蛋
15、产量1.30万吨,增长2.0%。牛奶产量0.13万吨,下降2.8%o年末生猪存栏34.08万头,下降1.5%;生猪出栏55.98万头,增长0.1%。2.2.2规划政策符合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16、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描绘好战略蓝图,强化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与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有关部署。重庆市黎江区小型灌区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与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的“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
17、提档升级”的有关部署,补齐灌区灌排工程基础设施短板、保隙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水利现代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项目建设是可行的。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加强农业基础产业地位,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需要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水的问题必须首先得到彻底解决。藜江区小型灌区项目处于重庆市南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灌区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历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少,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灌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低,无法保证灌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需要,影响了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不能满足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用水需求。藜
18、江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往往春夏秋旱连冬旱,而尤以“七上八下”的伏旱最为严重,是重庆市旱灾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危害损失大,极大地制约了灌区乃至整个紊江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秦江区小型灌区项目涉及的灌区是恭江区耕地相对集中、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土壤宜种性广。灌区耕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8%,而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产量的19.3%。因此,对灌区水利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和连通,是保证藜江区粮食安全的根本工程。小型灌区项目工程建成后,有效灌面将由现在的7.58万亩提高到11.66万亩,灌溉增产效益十分明显,对解决灌区粮食供应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对进一
19、步提高和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节水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新农业园区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为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效益发挥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对加速脱贫攻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纽带和示范作用。(2)是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泰江区小型灌区项目水资源利用率低,开发利用严重滞后,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其特点是以工程性缺水为主,污染性缺水并存。主要表现在:一是病险工程多,配套设施差;二是人畜饮水缺,投资额度大;三是洪旱灾害多发,水土流失重。特别是已成水利工程渠道“跑冒滴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5。水库有水放不出,渠道垮塌到处漏。农民收入少,
20、无力投入大量资金搞渠系配套和渠道防渗,水利问题成了灌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最大的“拦路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真正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好事,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做好水文章,解决水问题,是最受灌区干部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因此,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黎江区小型灌区项目势在必行。(3)是加强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了建设山清水秀美好家园,为灌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必须加强灌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方面,建设藜江区小型灌区项目,通过农业灌溉节水,合理配置生态用
21、水,并提高用水保证率,促进灌区生态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以增加蓄水和潜流,保护和改善水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灌区用水水平,促进水的高效利用,为灌区营造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既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秦江区小型灌区项目的建设,对恢复和建设良好的灌区农村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是强化水利行业监管、盘活灌区水利资产和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对灌区进行现代化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灌区已成水利工程由于渠系损毁严重配套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而灌区工程配套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量水设
22、施精良是实现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条件。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就是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有利于建立面向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各有关生产要素的时空配置,最大限度地挖掘灌区水利资产和自然资源地生产潜力,有利于持续增进灌区的生产力,保障农民增收。(5)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为贯
23、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等方面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擘画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党中央确立了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为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勾勒了美好的前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农业始终是重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在河南代表团讲话中又特别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这是在当前复杂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型 灌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4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