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主观题(解析版).docx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主观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主观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主观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月3日,牛先生在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支付13万多购买一辆A品牌家用轿车,合同约定2024年1月17日提车。到约定时间,商家称无法为其提供A品牌车辆,但可以提供其他牌子的价格相同的轿车。牛先生不同意,认为不合理,要求汽车销售公司退款。汽车销售公司不肯退款,多次与其协商无果后,牛先生无奈将汽车销售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退还车款并赔偿损失。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应支持牛先生的诉求。【答案】法院应支持牛先生的诉求。理由:牛先生与汽车销售公司的协议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有效,汽车销售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
2、义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汽车销售公司更换轿车,未经牛先生同意,原合同并未发生变更。汽车销售公司违背了全面履行原则,构成了实质上的违约。除应退还生先生车款外,还应当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分析】背景素材:牛先生在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纠纷考点考查: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责任能力考查:描述与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角度。本题设问指向要求分析法庭是否会支持牛先生的诉求,属于原因类试题,需要运用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责任等知识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
3、知识。关键词:2024年1月3日,牛先生在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支付13万多购买一辆A品牌家用轿车,合同约定2024年1月17口提车一可联系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成立且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都应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关键词:到约定时间,商家称无法为其提供A品牌车辆,但可以提供其他牌子的价格相同的轿车,牛先生不同意,要求汽车销售公司退款,汽车销售公司不肯退款,多次与其协商无果T可联系合同的履行,因为牛先生未同意,原合同并未发生变更,汽车销售公司违背了全面履行原则,构成违约,除应退还生先生车款外,还应当承担相应违约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2 .阅读
4、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7月,河北省献县某塑料编织袋厂与李某、洪某等批发商签订了塑料编织袋定做合同,约定献县某塑料编织袋厂为李某洪某等生产一批塑料编织袋,定做费用十万余元。献县某塑料编织袋厂坐落于献县洪泛区某村庄内,固洪灾停工停产,导致定做合同不能按期履行。枇发商李某洪某比较急切,表示订单延误给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并声称将起诉维权。献县某塑料编织袋厂负责人向河北省献县人民法院洪泛区“司法服务专班”工作人员反映,该厂底佣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为配合转移避险工作,工人全部转移安置,不能正常上班,导致停工停产,害怕对方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担心因此造成客户流失影响生产经营。因此,要求延后交
5、货,继续履行合同。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纠纷双方的请求并说明理由。【答案】批发商认为,塑料编织袋厂合同不能按期履行,订单延误给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塑料编织袋厂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可以要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塑料编织袋厂认为,为配合转移避险工作,工人全部转移安置,不能正常上班,导致停工停产,害怕客户流失、影响生产经营。因此,要求延后交货,继续履行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不可抗力,即不
6、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洪水灾害便是不可抗力。当客观上已经发生不可抗力,而且合同的当事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是由这一不可抗力所导致时,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以免责。【分析】背景素材:合同纠纷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批发商认为,塑料编织袋厂合同不能按期履行,订单延误给其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可联系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
7、义务不符合约定,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可以要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关键词:塑料编织袋厂认为,为配合转移避险工作,工人全部转移安置,不能正常上班,导致停工停产,害怕客户流失、影响生产经营因此,要求延后交货,继续履行合同T可联系不可抗力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当客观上已经发生不可抗力,而且合同的当事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是由这一不可抗力所导致时,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以免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5日,话题“30万元买编制未果起诉要求退款被驳回冲上热搜,引网友关注。案情:在某次交谈中,张某
8、称能帮李某办理某公司正式编制工作。随后,李某便向张某转账30万元,委托其办理某公司正式编制工作。收到汇款后,张某向李某出具收条,并强调如未办好,全额退款。后因一些原因并未办理成功,张某陆续退还李某16万元,但余下的14万元却一直不予退还。随后,李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请求张某退还剩余费用并支付利息以及诉讼费,共计15余万元。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原告李某的全部诉讼请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本案中法院判决的依据以及案件给我们的启示。【答案】依据: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本案的原、被告关于办理相关工作的约定严重违背了我国法律所确立的平等
9、选拔用人制度,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行为目的和手段非法不应受到法律保护,故双方的承诺(合同)无效。综上,法院对李某的诉求不予支持。启示: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分析】背景素材:合同纠纷案例考点考查:订立合同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命题,要求说明本案中法院判决的依据以及案件给我们的启示。需要调用订立合同的相关知识,从原因、启示角度分析作答。第二
10、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法院判决的依据:关键词:李某向张某转账30万元,委托其办理某公司正式编制工作一可联系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齐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本案的原、被告关于办理相关工作的约定严重违背了我国法律所确立的平等选拔用人制度,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行为目的和手段非法不应受到法律保护,故双方的承诺(合同)无效。综上,法院对李某的诉求不予支持。启示:关键词: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原告李某的全部诉讼请求T可联系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三步:整合信
11、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7月的一天,被告王某驾驶二轮电动车在丹枫路由东向西逆向行驶遇范某驾驶电动三轮车由西向东行驶至此,范某在避让王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时,向南转向撞到路沿石上发生侧翻,又与停放在路沿石上面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造成范某受伤及其所崎行的三轮车、路沿石上面的小型轿车受损。祁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经过勘查,根据现场监控视频、询问当事人及医院的诊断书等证据,经分析认为王某未满十六周岁驾驶电动车在道路上逆向行驶影响正常行驶的车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范某驾驶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未减速慢行,未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
12、行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依法作出王某承担主要责任、范某承担次要责任的事故认定书。事故发生后,范某被送往医院治疗,造成医疗费等各项损失2万余元,后因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范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某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被告王某的法律责任。【答案】本案中,王某未年满16周岁驾驶电动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车必须年满16周罗,的规定,其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存在主要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
13、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王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依法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由王某的法定代理人赔偿各项损失。因范某驾驶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未减速慢行,未在确保安全的情况卜通行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因此范某自身也应承担部分费用。【分析】背景素材:民事纠纷案例考点考查:侵权责任、民事权利和义务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命题,要求分析分析被告王某的法律责任,要调动
14、教材中侵权责任、民事权利和义务等有关知识,结合案例信息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王某未满十六周岁驾驶电动车在道路上逆向行驶影响正常行驶的车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T可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车必须年满16周岁的规定,说明王某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口逆向行驶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存在主要过错。关键信息:范某在避让王某驾驶的二轮电动车时,发生侧翻,又与停放在路沿石上面的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造成范某受伤及其所骑行的三轮车、路沿石上面的小型轿车受损一可调用的法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
15、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王某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依法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因此应由王某的法定代理人赔偿各项损失。关键信息:范某驾驶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未减选慢行,未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行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T可联系不应由王某承担全部费用,范某自身也应承担部分费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在分析法院判决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明法院公正判决的意义。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杭州某公司是一家提供硬笔书法等素质教育的在线教育公司,在A平台上销售适合不同水平的书法课程视频
16、,售价在2080元到3280元不等。王某通过A平台购买了书法课程视频后,在某闲置交易社区平台以10元的价格出售上述课程的讲义和视频,视频销售数量达300余个。杭州某公司认为王某的价格远低于其销售价格,该行为已经影响其产品的销售,导致其产生重大损失,故该公司请求法院判令王某赔偿经济损失4万元及相应的公证费、律师费。王某解释称,该书法课程视频是在某平台上花费2080元购买的,自己学习完不需要了,就想在某闲置交易社区平台上一键转卖,并没有实际获利,而且他已经下架了相关商品,希望取得原告公司的谅解。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本案的法律责任问题予以分析说明。【答案】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
17、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原告公司享有涉案书法课程视频的著作权。被告通过A平台购买了原告公司享有著作权的书法课程视频后,又将该视频进行出售,出售的视频系盗版视频,并无合法来源,侵害了原告公司对涉案书法课程视频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分析】背景素材:著作权纠纷案例考点考查:尊重知识产权、侵权与侵权责任等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说明材料中案例的法律责任问题,要调动教材中相关知识,结合案例信息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杭
18、州某公司是一家提供硬笔书法等素质教育的在线教育公司,在A平台上销售适合不同水平的书法课程视频,王某通过A平台购买了书法课程视频后,在某闲置交易社区平台以10元的价格出售上述课程的讲义和视频T可联系著作权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王某以远低于其销售价格的价格转卖自己购买的书法课程视频,该行为已经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导致其产生重大损失,故该公司请求法院判令王某赔偿经济损失4万元及相应的公证费、律师费T可联系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侵权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与案例有机结合。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老太与老伴育有一子一女。三年前,老伴离世,李老太改嫁他人,并与新婚老伴相
19、互扶持照顾。再婚后的生活让李老太感觉十分安定,反倒是与亲生儿女之间的关系寒了她的心。近年来,李老太疾病缠身,生病住院期间都是由再婚老伴照料,儿女对此不管不问。一气之下,李老太便一纸诉状将儿女诉至法院,要求儿女为其分担医疗费和赡券费。本着“调解优先的理念,承办法官联系了李老太的儿女。儿女也是一肚子委屈:“我妈的脾气性格有些跋扈,改嫁这样的事也不经我们同意,弄得我们很没面子”听到李老太子女言词中对母亲改嫁的不满,承办法官似乎摸到了矛盾的症结,心里有了数。假如你是承办法官,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给李老太的儿女写一封劝诫书。要求:针对问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
20、数在150字左右。【答案】首先,我作为承办法官,理解你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困惑和不满。然而,作为子女,你们有义务关心和照顾你们的母亲,无论她的决定是否符合你们的期望。在法律上,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包括提供生活必需品、医疗照顾和精神慰藉。无论你们的母亲是否再婚,这些义务都不会改变。如果你们在她生病期间没有履行这些义务,那么你们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此外,我要提醒你们,作为成年人,你们应该尊重母亲的决定,包括她的婚姻选择。虽然她的决定可能让你们感到不舒服,但这是她个人的权利。作为子女,你们应该尊重她的权利,而不是试图干涉她的生活。在这个问题上,我建议你们与母亲坦诚沟通,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并尝试找到
21、一种解决方案,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如果你们感到无法与母亲沟通,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如家庭咨询或心理治疗等。最后,我希望你们能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共同体。作为子女,你们应该关心、照顾和尊重你们的母亲,让她在晚年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分析】背景素材:因母亲改嫁引发的家庭矛盾考点考查: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解析】本题是道限制性开放式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考生可根据案例内容调动教材知识,紧扣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主题,从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尊重婚姻自由的权利、合理沟通、家和万事兴等角度给李老太的儿女写一封
22、劝诫书,做到针对问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150字左右。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母亲去世后,28岁的小李不愿意贱养有抚养关系的继父王某。经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小李、小李堂妹李小妹与王某达成书面人民调解协议书。协议书约定:小李放弃继承权;李小妹负责王某的生活、生病及死后安葬事宜,王某所有的2套旧房由李小妹继承;在王某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李小妹履行监护职责。达成调解协议书后,王某与李小妹一家共同生活,直至2023年9月去世。同年11月由于附近初中扩建,区政府欲对王某原居住的旧房实施征收补偿。小李得知后,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将原属王某
23、房产1/2份额归其所有。最后,区人民法院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法律条文驳回了小李的诉求。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王某将李小妹作为自己的监护人的理由,并说明区人民法院判决的依据。【答案】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本案中,王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其亲属李小妹签订了书面协议,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符合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规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法院驳回了小李的诉求,是因为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过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方式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的意愿,本案中,李小妹与王某达成供养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小李出尔反尔提出的诉讼主张,违背了合同
24、履行的诚信原则。【分析】背景素材:扶养赡养法律纠纷考点考查: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订约履约诚信为本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第一问要求是分析王某将李小妹作为自己的监护人的理由,需要调用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问要求是说明区人民法院判决的依据,需要调用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李、小李堂妹李小妹与王某达成书面人民调解协议书及约定T可联系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本案中,王某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主观题解析版 选择性 必修 法律 生活 主观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