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计算#钢筋砼筏板基础.doc
《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计算#钢筋砼筏板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计算#钢筋砼筏板基础.doc(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广场G7工程基础底板砼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某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某某广场项目部 编 制 人:审 核 人:审 批 人:编制时间: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4三、施工部署-5四、施工准备-6五、施工方法-10六、大体积混凝土的计算-17七、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26八、安全文明施工-30九、成品保护-31十、环保措施-32一、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承包合同;3、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JGJ52-2006);5、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6、预拌混凝土(GB14
2、902-2003);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有关程序文件。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基础底板为钢筋砼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5,抗渗等级S6。基础底板厚2000mm、2500mm,裙房基础底板厚600mm、根据规范规定,断面的任何一方向大于1m以上混凝土结构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总量为2500m3。本工程基础底板砼浇筑及施
3、工质量控制,将是影响整个基础底板施工质量的关键,本项目将制定严密、科学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确保砼施工质量。三、施工部署3.1施工总部署由于本工程工期相当紧张,而混凝土工程又是结构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工序。而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是混凝土工程中关键分项。3.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以沉降后浇带为界限,本G7楼基础底板不分施工流水段,整个底板一次性浇筑成型。3.3施工组织3.3.1混凝土浇注安排:砼浇筑应连续进行,采用分层浇筑,一次成活,从标高最低处开始逐步浇筑,即从-9.4m-8.15m-7.4m-6.9m-6.25m-6.15m-5.65m。3.3.2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产生冷缝,用
4、汽车泵浇筑,并组织两班施工人员,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施工。3.3.3每小时浇筑量安排:每台泵每小时浇筑36m3。3.3.4施工机械配备设置:基础底板砼浇筑过程中,塔吊配合施工。施工机械配备设置依据:本工程基础底板砼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案。分层浇筑每层厚度250mm,砼初凝时间取6小时,共需6-8辆混凝土罐车。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标准,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4.1.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开交底会,进行上岗前培训,对方案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工序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并对操作者进行书面交底。4.1.3做好施工后浇带的分隔阻挡工作,后浇带处模板要
5、求用竹胶板支设。4.2施工准备4.2.1测量准备测量仪器: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米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等(以上仪器应进行检验并合格)。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平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内侧护坡混凝土表面,以便砼浇筑时控制标高。预先弹出轴线和墙柱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线等,并用蓝色油漆标识暗柱位置、红色油漆标识门洞口位置。墙柱插筋前将其边线用红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以保证其位置正确。4.2.2搅拌站的准备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搅拌站应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1)混凝土配合比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对于混凝土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6、,确定配合比时应考虑当时施工的气候条件,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选用P.S42.5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和级粉煤灰,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选用540连续级配的石子,其片状颗粒状含量不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1%;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防水剂,以满足底板砼抗渗等级的要求。(2)对砼初凝时间及砼运输车辆的要求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混凝土浇筑,根据混凝土浇筑需要量、混凝土输送泵实际输送能力、砼搅拌站距离、砼搅拌运输车的平均车速等因素,通过计算,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及混凝土运输车数量提出要求。4.3材料准备4.3.1混凝土由预拌混凝土公司提供,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为S6,混凝
7、土总需量为2500多m3。4.3.2模板:见模板施工方案。4.3.3其他:水桶、垫块、扫帚、木抹子、胶皮水管、串桶、架子管、脚手板、铁锹、薄铁板、编织布、塑料薄膜、混凝土养护剂等。4.4材料要求4.4.1水泥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同时掺加适量粉煤灰降低砼水化热。4.4.2粗骨料最大粒径0.52.5,含泥量不大于1%,针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4.4.3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5-3.2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含泥量不大于3%,同时具有良好的级配。4.4.4外加剂和掺和料应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建委备案等,同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4.5
8、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宜在160-180mm。4.4.6砼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必须出具由市技术监督局核定的法定单位出具的(碱含量和集料活性)的检测报告。4.4.7浇筑的混凝土水灰比为0.4-0.5,砂率为38%-45%,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加入的引气型减水剂的含量不应大于3%。4.4.8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向罐车内加水。4.5机具准备机具准备 表4-1机 具数 量机 具数量混凝土汽车泵1-2台振捣棒20套混凝土罐车6-8辆平板振捣器2套低压灯2个4.6 劳动力安排 劳动力准备计划 表4-2工 种人 数工 种人 数砼 工30测 量3木 工4信号工2钢筋工4试验工2电 工1架子
9、工54.7人员准备为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项目部组成专门管理小组(见表4-3),并从人员分工及劳动力做出提前安排。 底板混凝土施工管理小组 表4-3序号管理职责值班时间(白班)值班时间(夜班)1施工总指挥陈金生2现场协调周成荣景步东3质量负责谢加兵4施工负责高维龙韩海军5试验员李海洋李海洋6测温记录陈静陈静7标高、轴线测量晏春城晏春城8现场临电杨庆杨庆4.8作业条件4.8.1底板钢筋经过甲方、设计、监理验收合格,墙体插筋预留到位。4.8.2汽车泵就位,泵管架设到位,现场砼罐车周转场地通畅。4.8.3基底清理干净,无积水、木屑、铅丝等杂物。4.8.4混凝土搅拌站必须根据工程的需要,
10、配备足够的运力,保证供应的连续性。混凝土运输应控制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运输车应随车带有减水剂。对于到达现场而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已超过初凝时间、和易性太差的混凝土应拒绝使用,予以退回。4.8.5现场临电、临水、机械维修组织人力,保证施工正常、顺利进行五、施工方法5.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浇筑振捣保温蓄水养护5.2混凝土的运输及输送5.2.1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商品混凝土场外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汽车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
11、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60min。5.2.2商品混凝土的输送采用汽车泵浇筑,当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5.3混凝土的浇筑筏板基础四周剪力墙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上口350mm。5.3.1浇筑前的准备工长提前向施工班组做详细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况。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5.3.2泵车布置及浇筑路线根据现场情况在大门口布置1-2台汽车泵,每段砼的浇筑由一头向另一头进行。5.3
12、.3混凝土的浇筑5.3.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压面成型混凝土测温和养护5.3.3.2混凝土浇筑(1)浇筑方法砼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案,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砼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泵送砼时,按1:61:10坡度浇筑,每层浇筑厚度250mm,且上层砼应超前覆盖下层砼500mm以上。有专人负责避免冷缝的产生,施工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避免形成冷缝,浇筑层高度控制在400mm。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2)混凝土的振捣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
13、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对地下室底板及反梁处采用HZ-50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Z6X-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内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在砼下料口配1-2个振捣棒,在砼流淌端头配1-2个振捣棒,在中间配置1-2个振捣棒,在两侧各配3个振捣棒,负责在两侧较宽区域的振捣
14、,振捣手要认真负责,仔细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 “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100mm,严防漏振。振动倾斜砼表面时,
15、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3)其它情况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因就餐或其他原因,应做好交接班,浇筑不得中断。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如发生堵泵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5.3.3.3标高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在插筋上做500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时,在标记点拉小线控制板面标高。5.3.3.4泌水处理大流动性砼在浇筑过程中的振捣过程中,必然会有游离水析出并顺砼坡面下流至坑底,为此,在基坑边设置集水坑,通过垫层找坡使泌水流至集水坑内,用小型潜水泵将过滤出的泌水排出坑外。
16、同时在混凝土下料时,保持中间的混凝土高于四周边缘的混凝土,这样振捣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得到克服。当表面泌水消失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下沉时出现的沿钢筋的表面裂纹。5.3.3.5表面处理由于是冬季施工,且泵送砼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及时在砼初凝前及受冻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可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控制砼表面裂缝,也可减少砼表面水分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砼养护。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表面搓平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及草帘保温。 特别注意在墙体两侧200mm范围内,严格按标高将板面找平,以便墙体大模板的
17、下口接缝严密,防止墙体产生烂根现象。5.3.3.6施工缝的处理底板砼浇筑时,在地下室外墙处留置施工缝。待浇筑混凝土墙体时,在施工缝处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或钢板止水。5.4后浇带的处理后浇带处采用竹胶板支模封堵。底板后浇带处做法见图。5.5质量控制底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运输过程中不出现离析、分层的坍落度不稳定的情况,其次防止因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而使前层混凝土凝结后再次浇筑首层混凝土造成的施工冷缝;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的密实性。5.5.1混凝土进场检验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后要对其进行检验同时检测其坍落度并记录,要求坍落度在16-18cm,项目部专门成立
18、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检查小组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抽查,坍落度严重不合格的混凝土强制退场。如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现象,应视严重程度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或作退场处理。5.5.2浇筑控制 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厚度。控制指标: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降温速度不大于1.5-2/d;测温安排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拇指用力按无指痕)以前,不许上人堆物。工长随时观察混凝土有无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5.5.3混凝土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和养护工艺的实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需要更充分的水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注意防止升温和降温的影响,
19、防止过大的内部及表面与大气的温差。在初凝前用木抹搓面两遍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阻燃保温草帘,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保温保湿。混凝土养护期不得少于14d。5.5.4测温措施为掌握大体积砼温升和温降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规律,保证对砼养护和砼裂缝的控制,需对砼表面及砼内部温度进行监测。5.5.4.1测温采用电子测温法,即在砼中预埋测温探头,每个测点分上、中、下三点埋设,测温时用测温仪分别测上中下三点温度。由于表面温度的数值不易准确测量,可以取上下点与中点的差值来近世地反映表面与中心点的温度差值。三个温度感应头位置分别在底板的上中下位置,间距不小于500mm,
20、深度分别为表面下200mm,砼中部和砼底部上200mm。5.5.4.3测温应在每块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即开始,测温时间不应小于14天。其时间间隔如下:从测点砼浇筑完10小时后开始,72小时内每2小时测温一次,72小时后每4小时测温一次,7-14天每6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C 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小于25C时,可停止测温。如测温结果与标准偏差较大,应继续测温、监控。测温成果应及时报监理。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砼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5.5.4.2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砼施工和质量的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基础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方案 计算 钢筋 砼筏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12795.html